中国大陆大学生学术阅读载体偏好与行为研究基于全球调查数据的比较研究

时间:2018-04-21 编辑整理:肖鹏 潘燕桃 张久珍 来源:早发表网


摘要“学术阅读载体国际研究”计划是一项由全球36个国家或地区参与的大型研究项目.目的在于探讨大学生学术阅读过程中对纸质与数字文本的载体偏好及相应的信息行为。中国研究团队除了利用通用的“学术阅读调查问卷”获取来自于16个省市/直辖区的l165份调研样本,还对5个学校的4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深度访谈,以构建解释路径。研究发现:中国大学生群体进行学术相关阅读活动时,多数偏好使用纸质载体;中国大学生群体正在逐步培育起独特的数字学术阅读行为与习惯,这与中国独特的互联网环境有密切关系。由此,研究团队对学术型图书馆提出行动建议:保证纸质书刊的基本购置;在信息素养教育中,强化大学生的数字学术素养;密切关注服务群体的阅读载体偏好变化,通过充分的数据来辅助决策管理。

关键词 学术阅读载体,阅读载体偏好,阅读行为,大学生

0引言

十数年来,数字阅读的浪潮已波及全球,中国亦卷入其中。2017年4月发布的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中,我国数字化阅读(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Pad阅读等)的接触率已经从2009年的24.6%一路上扬至68.2%,各项数字阅读的指标如阅读时长、阅读量等也大幅攀升。然而,我们很难就此断言纸质阅读已然过气。大量研究表明。比起数字化载体,纸质文献在长期记忆、沉浸式阅读、标注与摘录等方面仍拥有优势。问题也由此而生:假若读者拥有选择权,面对同一文本时。他们会做出何种选择?倘若这种“选择”在一定时期内是固定的、可解释的,我们可将之称为一种“偏好”(Preference),那么进一步来讲,读者对于阅读载体的偏好从何而来。又因何而变?对这些提问的回答,绝非只是在“数字vS纸质”的选择中站队,而是与战略布局调整、采访经费分配、信息素养体系重构等诸多图书馆转型时期的关键议题密切相关。

在阅读载体的一系列研究之中,与高校图书馆、学术社群息息相关的学术阅读载体偏好(AcaderIlicReadingFoHIlatPreference)是最受关注的子课题之一。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世界各地的研究者围绕这一议题完成了诸多实证调研.2009年Mizrachi博士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实施的本科生阅读载体偏好调查也是其中之一。2014年。Mizrachi博士在该校又展开了一次更大规模的调查,涉及约400名本科生,这一工作从研究方法到分析视角都是对2009年调查的继承和深化。但更重要的是。此项研究在当年的欧洲信息素养大会(Europe粕conferenceonInfo珊ationUteracy,下称ECIL)上宣读后,其问题意识与研究思路引起与会学者的广泛共鸣,Mi珊chi博士顺势发起了“学术阅读载体国际研究”(neAcademicReadingFo珊atIntema。tionalStudy,ARFlS)计划r“,将原本个案性的调查拓展为一个多国团队共同参与的大型研究课题.现已成为全球这一领域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研究项目。

为了得出更具深度的研究结果.ARns计划从一开始就有意识地控制其研究范围.将问题意识聚焦于“大学生在学术阅读过程中对纸质与数字/电子文本的基本态度及相应的信息行为”。具体来说,该计划关注的中心问题包括:大学生群体进行学术阅读时.更倾向于纸质载体抑或数字载体。此类偏好在不同的文化、国家、机构中有何差异.是什么因素影响了大学生的载体偏好与选择

2014年底正式启动以来.ARFIS计划获得了巨大成功。2016年底,Mizrachi、Boust帅y等联合发布的第一阶段调研结果显示.其样本已涵盖19个国家和地区。截至2017年5月.共有36个国家或地区参与到该项调研之中。中国大陆是最早参与ARFIS计划的国家或地区之一.计划发起之初.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潘燕桃教授与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张久珍教授就领衔组建了研究团队。2017年,团队在EcIL2017大会上提交并展示了来自中国大陆的研究简报。本文将在简报的基础上,详尽地论述中国ARFIs项目的研究过程与最终结果.将中国大陆与世界调查的平均数据进行比较.并向中国的学术型图书馆提出初步的行动建议。

1研究综述

学术阅读载体偏好的研究属于图书馆学、文学、阅读学、出版学、教育学、信息行为等诸多领域的交叉地带。尽管这一研究往往牵涉纸质载体与数字载体之间的替代与转换等命题。但真正的关怀常常超乎“载体”之外,而落眼于“阅读”与“学习”的本质。因此。以Mizmchi博士为代表,不少学者将Adler对阅读目标、阅读层次与阅读指导的论述视为阅读载体偏好研究的先声,而包括Richards,Hanm明等关于文本、文字在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视域下的经典讨论。乃至来自语言学、生物学、认知心理学等方面的新近研究.对本课题的深化也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作为理论地基,这些研究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实证性调研的基本框架与解释路径,倘若忽略这些交叉领域的进展,此类课题很容易沦为纯粹的描述性研究。

当然.严格来讲.日渐深化的数字化转型才是学术阅读载体偏好研究兴起的主要动因。刘子明是最早关注到数字环境下阅读行为变的学者之一.早在2006年便对纸本与数字资源的用户使用偏好进行了比较研究。但对于ARFIS计划而言.更具参考价值的可能是他和黄晓斌在2008年前后发表的一系列针对中美大学生阅读行为的论文。在ARFIS计划成型之前,基于跨国数据的比较分析已成为此类研究的一种基本范式.如Fortunaci、vincent等学者在欧洲若干国家开展的针对书写和阅读载体偏好的社会分析.亦秉持相似的理路。尽管这些研究覆盖的样本和国影地区数量相对有限,但学术界已然意识到,由于社交网络、数据网络与出版业网络的泛化.我们需要将这一议题放置在全球化的视角之下进行考察.从宏观层面把握整体情况。

RFIs计划继承了跨国比较分析的思路,为了便于大范围的问卷投放和多国比较分析,该计划采纳统一的“学术阅读调查问卷”(AcademicReadingQuestionnaire,下称ARQ问卷)。先由各国研究团队展开本土调查,其后进行汇总比对,各国家或地区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施相应的解释性探索。通过简化研究内容.聚焦研究课题.ARFIS计划突破了跨国比较研究中的区域限制,其涵盖的国家和地区之广在图情领域是十分罕见的,随着参与计划的国家和地区不断增加.日渐丰富的基础数据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关于大学生学术阅读载体偏好的世界基准。这一基准的树立,有望帮助各个国家或地区确认其大学生社群在学术阅读行为方面的一般性与独特性。目前,独立发布报告结果的国家和地区只有英国、冰岛、克罗地亚、爱沙尼亚等,但随着ARFIS计划第一阶段总体报告和后续计划的推出,未来l一2年有望迎来相关调研报告的发布高峰。


职称
论文

期刊
发表

加急
见刊

写作
咨询

课题
专答

编辑
顾问

关注
我们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