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我国内部审计面临的挑战

时间:2018-06-20 编辑整理:冯均科 来源:早发表网

我国内部审计转型之后,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内部审计人员面临种种挑战与机遇。内部审计业 务向基于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进一步深入,使内部审计在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过程中担当了更为重 要的角色;职业协会自律机制的进一步完善,使内部审计获得新的生机。

第一,组织体系复杂化。随着集团化公司的不断涌现,组织层级增加,集团管理层对组织底层风险 的管控鞭长莫及;加上相互担保或者反担保的经济依存关系,交叉持股以及复杂的股权控制关系,企业 兼并重组导致新的债权债务关系等等,使审计的难度显著增大。底层机构的风险极有可能引起多米诺骨 牌效应,导致集团公司出现重大危机。内部审计机构在人力资源和其他资源极为有限的情况下,经营风 险识别、评估和应对的能力不足,可能导致公司经营失败;而内部审计的无效,则可能损害社会对内部 审计的整体评价。

第二,信息技术普及化。内部审计面临大量的财务数据,而在财务数据嵌入企业信息系统的环境下, 内部审计人员可能面对繁复而庞杂的经营业务数据。特别是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将可能搜集更多的数据, 如何从浩如烟海的数据中寻找有用的审计线索,是内部审计人员面临的一大难题。大数据分析技术,可 以整合各种来源的信息,梳理其关联性,获得意想不到的审计发现。从某种意义上看,未来内部审计人 员履职能力的核心就是数据的分析与利用能力。

第三,社会责任明晰化。在社会催生企业并维系其健康发展的环境下,企业的社会责任将越来越重。 企业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成为企业获取社会认可的重要途径,也是企 业获得成功的主要基础。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企业稍有不慎,将可能受到社会各界的强烈谴责,进而 损害企业形象,影响企业盈利能力。内部审计的新课题,就是监督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在可能的 情况下,内部审计应当评价企业在污染治理、慈善事业、公平待遇、招工政策、信用管理和诚信交易等 方面的行为,保障和推动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

第四,危机管理常态化。在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情况下,对于非垄断企业而言,随时有破产倒闭的 风险。这意味着,企业应当建立日常性的危机管理制度,将风险管理升级到防范危机的高度。移动支付、 云计算等技术创新或革命,使传统的管理流程发生了显著变化,新的风险点难以被察觉,有时防不胜防。 2017 年 9 月 6 日,COSO 将 2004 年发布的《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修改为《企业风险管理——通 过策略与绩效调整风险》,更进一步强调了策略调整与绩效调整对于防范风险的重要性,甚至要求企业 在国际化中充分考虑本地化的要求,要考虑新的复杂商业环境对风险的影响,要考虑透明市场影响信息 披露所带来的风险,要考虑企业文化对风险的影响等等。基于战略视角的风险管理意义重大,也表明过 去注重细节式的风险管理体系存在比较大的缺陷。实际上,重大的突发性危机可能是最大的风险,当风 险管理基础性工作完成后,风险管理的重心应当向危机管理转移。

第五,职业自律自觉化。我国内部审计职业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在“去行政化”的背景下, 原来依附行政权力开展相关业务的各级内部审计协会,有效运行的原有核心动能消失,意味着内部审计 职业管理的实质性转型才刚刚开始。未来的内部审计协会,将主要体现其应有的职业服务职能,作为经 验交流的平台、业务培训的中心、维护权益的保障、获取知识的良师和给予激励的益友,不断焕发活力。 国家审计对内部审计职业的指导,更多地发生在现场审计过程,或者是这种过程的延伸,而不是过多依 赖职业协会发生作用。这表明,内部审计职业自律的“内因”强于国家审计指导的“外因”。

无论是内部审计业务,还是内部审计机构或人员,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将接受各种挑战,迎接新的 发展机遇。



职称
论文

期刊
发表

加急
见刊

写作
咨询

课题
专答

编辑
顾问

关注
我们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