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推进与城市协同发展的战略思考大学推进与城市协同发展的战略思考

时间:2018-07-04 编辑整理:郑孟状 来源:早发表网

要:“城市因大学而兴,大学因城市而盛。”城市不仅孕育了大学,而且是大学生存发展的载体,为其 提供发展动力;大学不仅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城市的人才聚集地、 知识创新地和文化创新策源地, 自身发展的同时也滋养着城市。 随着城市发展的日益现代化,大学应在更大格局上理解自身与城市的关系, 充分发挥大学职能,积极推进科技创新 、文化创新、平台创新、教育创新和咨政创新,深度参与到城市的经济产 业、社会文化现代化建设中,从而获得更大的发展机会和更多的办学资源。

关键词:大学, 城市,协同发展,教育创新

“城市因大学而兴,大学因城市而盛。” 在现 代教育史上,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两者和谐互动 ,既 提升大学综合实力,又带动城市发展、产业创新的 案例。 如美国的芝加哥大学与芝加哥市、英国的 伦敦大学与伦敦市、日本的筑波大学和筑波科技 城、加拿大的麦吉尔大学与蒙特利尔等,这些都是 城市与大学协同发展的典范。  大学强化与城市 协同发展,对于推动地方经济与高等教育发展,提 升区域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与城市协同发展的必要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高等教育 由精英化向大众化演变,大学与城市的联系愈发 紧密。 大学已成为城市独特的景观和对外名片, 而城市则为大学建设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 经济和文化保障。 美国历史学家托马斯· 班德 (Thomas Bender)认为 :“一个没有一所重要大学 的城市是一个不完整的城市。

(一)城市孕育了大学

1. 城市是孕育大学的“胎盘”,为大学发展奠 定基础

城市是大学存在的基础,为大学的产生提供 物质保障和发展空间。 科米特· 帕森斯(Kermit C.Parsons)曾说:“城市可能是为大学提供安全、 稳定、并不昂贵的房子、食物和啤酒的唯一可能场 所 。” 城市是大学成长的土壤,为大学的生长发 育提供最必需 、联系最紧密的能量、物资和信息。 而大学被城市细心呵护、拥抱养育 ,不间断地从城 市中吸取养分。 在此意义上,可以说是城市孕育了大学。

从城市和大学的演变历史可见,城市社会经 济的繁荣和工商业的蓬勃发展为大学的兴起提供 了现实物质基础和广阔发展空间。 为什么现代大 学最早出现在中世纪的意大利? 这与当时意大利 博洛尼亚城经济的繁荣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博洛 尼亚属于意大利北部比较富饶的地区,那里丰富 的商品、便利的交通、 快节奏的生活、流动的信息、 多元的文化为大学的产生提供了丰厚土壤。 同时,该区雄厚的财力、充裕的物资、规模性的人口、 灵活的管理制度等也保证了大学在校舍、教学设 施、图书(馆)等方面的需求能得到充分满足。 显 然, 这些都成为了孕育大学的“胎盘”。

 

2. 城市是大学成长的摇篮,为大学发展提供 动力

大学成长与城市支持紧密结合,且不可分割。 城市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着大学的发展。世界各 大高校对于学校层次的定位、 人才培养类型的规 定、教学模式的形成以及学科专业的设置,很大程 度上都取决于其所在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 文化现状和产业结构构成。 城市发展规模越大, 大学数量就越集中。 城市的规模、级别往往和高 校的数量、声誉存在高度正相关。 北京、上海等国 际大都市同时也是拥有我国高水平大学数量最多 的城市。 根据艾瑞森中国校友会网发布的《2017 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中的排行榜显示,北京、 上海、武汉、南京、西安五大城市的大学竞争力处 于全国前 5 强,它们同时也是国内拥有一流高校 最多的城市。 此外,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 中,北京拥有 A 类高校8 所,上海拥有 A 类高校4 所,远超其他城市。

(二)大学滋养了城市

1.大学是城市人才的集聚地,为城市提供人 力资源

 

教育经济学理论提出,教育外部性具有门槛 效应, 即有一定的准入标准。 当教育刚开始发展 或在低水平时期,其私人和社会的收益效率是可 以低到忽略不计的,但是当教育发展超过准入标 准,或者说超过这个门槛时,其私人和社会收益率 便会大幅提高。 与城市的其他机构不同,大学具 有完整聚合的人才系列、自由激荡的学术环境、科 教结合的创新模式、多学科交叉的科研探索、知识 传播的外溢效应等特点,在创新上具有先天优 势。 高等学校教育为创新提供了许多有利条 件,而具有非常明显的正外部特性的创新,又可以 大大提高大学社会效益。 大学中专业人才的高度集中,既能够刺激区域企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又 可以为地方政府部门提供资政研究和专业咨询。

3. 大学是城市知识的创新地,为城市积累知 识资本

影响社会集群发展的一个非常关键的要素就 是知识的外溢范围,同时它也是各个大学城周边 产业慢慢形成集群的必要条件之一。 正如劳伦斯 布· 罗克利斯(Laurence Brockliss)所言:“对于每 一位锁定在自己研究领域象牙塔中的教授而言, 把他们的知识运用于社区是一种焦渴的智力冲 动。” 因此,在大学城的周边大多存在着大学教 师和学生运用知识创建的新公司,这种创业模式 为城市带来了新兴的、有活力的知识外溢。 拥有 专业化知识的科研学术机构和创业团体进行科学 技术的研发活动,从中发现新的知识,并与其他科 研机构和创业团体进行交流合作产生知识外溢, 最终形成知识资源。 以麻省理工学院对波士顿城 市高技术产业的影响为例,麻省理工学院师生发 挥了 128 公路地区发展人才主力军作用。 在 20 世纪60年代,麻省理工学院为 128 号公路科技园 至少衍生了175个新生代公司;发展至1975年,已 有超过 10 万名的 MIT 毕业生来到 128 号公路地 区工作。 数据统计显示,128 公路地区将近3 /4 的公司是由曾经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的毕业生主 导创办的,这个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区内有10个 顶尖的生物技术公司,其中8个与麻省理工学院的 师生有密切联系。  无独有偶,国内也存在类似 现象。 位于杭州滨江高新区中的浙江大学科技园 自2001年成立以来,其大学生创业率已跃居全国 第一。 园区内在2006年进行注册或成立的拥有独 立科技知识的公司中,近 20%的公司(数量上已 超过200家)与浙大师生有非常密切的联系。 它 们有的是由浙大的师生直接投资创办,有的是由 浙大的师生提供技术指导和知识支撑。 至2015 年,园区内 70%的创业团队都已具有浙大基 因。

4. 大学是城市文化创新的策源地,为城市提升文化品位

城市拥有的文化与大学产生的文化无时无刻 不发生着相互作用,具有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相 融相生、共存共荣的互动关系。  大学能拥有的 最具竞争力、最有价值的资源是自己的科学知识、 教育智慧、学术思想和人力资源。 大学的科学知 识、教育智慧、学术思想和人力资源共同聚合成一 种强大而独特的学术文化,从而赋予城市独特的 气质,进而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而一个高文化品 位的城市更容易吸引到大量优秀的人才。 大学对 城市的这种文化和思想的影响是无形的、不可量 化的,一个伟大的城市往往拥有一所或几所高水 平大学,这些大学也往往是城市的“金名片”。 大 学对城市的文化影响需要长时间的历史积淀,难 以通过急功近利的方式实现 ,这需要城市对大学 多点耐心,多从长远视角审视大学与城市之间的 关系。 但是,一旦大学与城市建立起了成熟的文 化纽带,这种文化影响便 会稳定下来,城市也将长期受益。

二、大学与城市协同发展的可能性

创新型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大学提供的创新支 撑,而大学的良性健康发展同样需要创新型城市 的支持。 在两者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大 学—社会 —政府” 的三螺旋关系, 而这个关系是 以创新作为主线、以市场要求作为连接纽带而形 成的。 而这恰恰体现出大学与城市协同发展的 诸多可能性。

(一 )大学推进与城市协同发展理念进一步 凸显

现代大学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具备与城市协 同发展的新意识,意识到对地区发展承担义务也 必将有利于自身的发展。 如青岛大学在《关于加 强服务青岛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青岛大学 是青岛市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青岛大学是青岛 的就是世界的,青岛大学服务青岛就是服务世界, 青岛大学是青岛靓丽的城市名片,青岛有多高青岛大学就应有多高。” 东南大学日前与南京市 举行工作会商,提出 “东南大学在南京建设中要 发挥人才集聚作用、科技辐射作用 、文化引领作 用,全力助推南京市创新名城建设”。

(三)城市寻求与大学合作发展意识进一步 凸显

国内外大学城的发展历程显示,城市发展规 划已充分考虑大学及其发展的综合影响。 在城市 的整体规划战略中要充分考虑到大学的发展,有 效融合大学的内在要求和城市的外在支持,从而 使大学由知识象牙塔转化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 源。 城市的良好硬件设施建设是其发展规划的一 部分,但更要注重的是其优良的人文社科环境、生 态环境和公共景观营造,着重展示创新城市的教 育、文化、生态和旅游风姿。 例如:无锡市人民政 府在“十三五”期间共安排2.5亿元左右的专项资 金,用于支持大学建设,其中每年安排1 000万元 用于支持江南大学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培养 与引进、科研平台载体建设、学科建设等项目,以 扶持江南大学的建设和发展。

(四)大学与城市双方功能互补性进一步凸显

大学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科学研究和传承 创新文化的每个方面功能的释放都有助于城市相 应功能的拓展。 更进一步来说,会对城市的相应 功能产生同频共振和倍增效应,最终形成两者之 间功能的连接和配合。 而这种“连接和配合”既 是大学和城市互相帮助、互相合作的成果,又是在 另一层次上强化两者之间的同向共进。 城市为大 学的繁荣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制度政策、文化氛围 等支持的同时,也充分享受到了大学在人才智力、 科技创新服务等方面提供的便利,以及由此带来 的社会经济发展效益。 大学作为人才、知识、文化 集聚地,能为城市各产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 人力、技术支持。 从城市和大学发展历史来看,尽 管发展过程中两者也有过隔阂、冲突,但更多呈现 的是合作、互动与共赢。 这是由于城市与大学共 进存在一种内在的必然性,使两者携手共进成为

三、大学推进与城市协同发展的 路径思考: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

牛津大学校长约翰· 胡德曾说:“在过去的 一千多年当中,全球各地的大学创造了很多不同 的大学与城市之间互动的模式。”纵观 100 多 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史,我们也可发现各式 各样的大学与城市互动的模式。 因此,在推进两 者协同发展过程中,必须找准路径,促进两者共荣 共赢。 面对金华着力打造浙江第四大都市区、浙 江省中西部中心城市和全省发展新的重要增长极 的机遇,作为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浙江师范 大学将坚持扎根金华、融入金华、服务金华 ,全面 深化与金华的战略合作,积极搭建产业、企业、人 才、资本深度对接的大平台,不断提高对地方发展 的契合度和贡献度,奋勇走出一条合作共赢的发 展之路 。

(一 )推进科技创新,融入现代产业体系培育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当前国与国、地区与地 区、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多地体现为科 技实力的竞争。 浙江师范大学在加强与金华协同 发展过程中,要牢牢抓住科技这个纽带不, 断将校 地合作向纵深推进 。 一是深化产教融合合作。 紧 扣国家、区域产教融合发展工程,立足学校应用型 专业群优势,推进现代制药、大健康等新兴学科、 交叉学科发展,与金华制造业及信息化企业开展 深度产教融合,进一步对接生物制药、新能源、智 能装备制造、 智慧物流、电子商务、信息制造、网络 文艺、新一代通信服务等战略性产业,将“培养 链、产业链和创新链”三链融合,打造全集“轨道 交通、智能制造及现代物流技术创新、技能实训、 师资培训、岗位培训、职业技能鉴定” 于一体的产 教融合实训基地,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换代。 二是 深化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合作。 围绕高效 生态农业和大健康产业的社会需求,建设涵盖现 代农业高新技术研发中心 、高效农业生产示范区、生物科技科普展示区、现代农业休闲体验中心四 大区块,集新产品新技术研发与生产经营示范于 一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展示 窗口和转移中心,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着力提高 农业产品质量,提升产业效益和竞争力。

(二)推进文化创新,融入文化精品城市打造

一个城市所散发的魅力和吸引力,在很大程 度上取决于这个城市的文化。 不同城市的社会风 尚和价值品味也通过其文化来体现。 先进的社会 文化就像一面旗帜,能鼓舞人爱祖国,激励人爱城 市,鞭策人爱家园,激励人竭尽所能地为它们贡献 自己的力量。 浙江师范大学应充分发挥浙学研究 的优势,依托各级各类研究平台,深入对城市建设 发展、城市核心精神、历史文化思想、传统文化名 人、地区文献整理等方面的层次性、系统性研究, 充分挖掘金华丰厚的文化资源,打造具有金华记 忆、彰显八婺韵味、凸显文化内涵的精品城市,进 一步巩固金华市区的文化首位度地位。 与此同 时,通过塑造正面形象、促进招商引资、培养人才 等服务于金华的各行各业,提升金华的城市软 实力。

 



职称
论文

期刊
发表

加急
见刊

写作
咨询

课题
专答

编辑
顾问

关注
我们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