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中药方剂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模型大鼠的行为学影响

时间:2018-07-20 编辑整理:方锦颖 陈光耀 何亚林 俞燕薇 施晓军 毛 萌 来源:早发表网

摘要目的:通过单次延长应激建立创伤后应激障碍模型,观察温胆汤、柴胡疏肝散、归脾汤、天王补心丹、丹栀逍遥散、阿普唑仑对SPS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方法:9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温胆汤组、柴胡疏肝散组、归脾汤组、天王补心丹组、丹栀逍遥散组、阿普唑仑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给予SPS造模。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每天灌胃生理盐水,其余各组灌胃相应的药物。造模7d后检测大鼠体重增长数,旷场实验中运动总距离、穿格次数、单次最大运动距离、修饰时间及次数,僵立行为测试中僵立行为次数及时间。结果:大鼠体重增长数:模型组较之于正常组,体重增长数减少(P<0.05);温胆汤组较之于模型组体重增长数明显增加(P<0.01)。旷场实验:模型组较之于正常组运动总距离、穿格次数以及单次最大运动距离减少(P<0.05);温胆汤组较之于模型组运动总距离、穿格次数、修饰次数及时间增加(P<0.05),单次最大运动距离明显增加(P<0.01);归脾汤组较之于模型组运动总距离、穿格次数增加(P<0.05),单次最大运动距离明显增加(P<0.01);天王补心丹组较之于模型组单次最大运动距离增加(P<0.05);阿普唑仑组较之于模型组运动总距离、穿格次数以及单次最大运动距离增加(P<0.05)。僵立行为测试:模型组、温胆汤组、柴胡疏肝散组、归脾汤组、天王补心丹组、丹栀逍遥散组、阿普唑仑组大鼠僵立次数较之于正常组明显增加(P<0.01);模型组、柴胡疏肝散组、归脾汤组、丹栀逍遥散组、阿普唑仑组大鼠僵立时间较之于正常组明显增加(P<0.01),温胆汤组、天王补心丹组僵立时间较之于正常组增加(P<0.05)。结论:本实验成功复制了PTSD模型,温胆汤、归脾汤、阿普唑仑对SPS建立PTSD模型旷场实验焦虑样行为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天王补心丹的效果尚需进一步验证。

主题词应激障碍,创伤后生物行为学单次延长应激方剂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PTSD)指在经历或目睹异常威胁性或灾难性心理创伤事件后延迟出现并长期存在的一种精神疾病。造成PTSD的创伤事件包括地震、洪水、战争、恐怖袭击、严重车祸、罹患癌症等自然灾害和人为灾难。PTSD的核心症状包括:创伤事件相关事件的反复再体验,长期持续对创伤事件回避及对一般事物的麻木,警觉性的高度提高以及一系列其他的心理的消极变化。单次延长应激(SingleprolongedstressSPS)作为敏感化动物模型的一种,通过在造模过程中单次给予强烈的应激(束缚、强迫游泳及乙醚麻醉),较好的模拟了PTSD临床患者应激过程及发病后的症状。且SPS模型重复性较好且够被抗抑郁及抗焦虑药物改善症状,逐渐成为当今研究PTSD最为常用的国际公认动物模型之一。

目前治疗PTSD的药物如5‐HT再摄取抑制剂类、苯二氮卓类等药物,仅能针对PTSD部分临床症状,且具有较为明显的副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中医药在治疗PTSD方面,体现出整体调节及多靶点起效的优势,且副作用较西药明显减少,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在2005年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版《中医临床心理学》中,将PTSD分为肝气郁结型、气郁化火型、心脾两虚型、心阴亏虚型,分别对应推荐方剂柴胡疏肝散、丹栀逍遥散、归脾汤、天王补心丹,但这些方剂对PTSD模型大鼠作用效果尚不明确。本文拟通过将这些方剂与确定有良好治疗效果的西药阿普唑仑和中药方剂温胆汤进行对比,通过行为学实验以检测这些方剂对SPS建立的PTSD大鼠模型的有效性。

材料与方法

1材料

1.1实验动物:雄性Wistar大鼠96只,体重(195.9±7.6)g,实验动物购自斯贝福(北京)实验动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证号:SCXK(京)2011‐0004。饲养环境:温度(23±2)℃,自由饮水及进食,实验前前一周购入并进行适应性饲养。

1.2实验药品:实验方剂药物组成及比例依据《方剂学》第二版,各方剂组成如下。温胆汤:法半夏、竹茹、炒枳实各6g,陈皮9g,炙甘草3g,茯苓4.5g。柴胡疏肝散:炒陈皮、柴胡各6g,川芎、制香附、炒枳壳、白芍各5g,炙甘草3g。归脾汤:人参、炒白术、当归、白茯苓、黄芪、龙眼肉、远志、炒酸枣仁各3g,木香1.5g,炙甘草1g。天王补心丹:生地黄120g,人参、丹参、玄参、白茯苓、远志、五味子、桔梗、当归、天门冬、麦门冬、炒柏子仁、酸枣仁各60g。丹栀逍遥散:当归、白芍、茯苓、炒白术、柴胡各3g,丹皮、炒栀子、炙甘草各2g。药品浓缩颗粒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提供并由医院制剂室按临床要求进行调配成方,颗粒剂用蒸馏水配制成悬浊液,每毫升悬浊液相当于含生药(温胆汤0.756g、柴胡疏肝散1.97g、归脾汤1.84g、天王补心丹2.06g、丹栀逍遥散1.43g);西药阳性对照药物阿普唑仑,研钵研碎后用蒸馏水配置成0.0126mgml的悬浊液。配置后药物放在4℃冰箱中备用,使用时将药物摇匀。

1.3仪器设备:桶状塑料透明大鼠固定器:长25cm,筒口外经7cm,内径5cm,由北京中医药大学方剂学教研室提供。旷场箱:立方形灰色木质旷场箱底部(100cm×100cm)、高45cm,箱底部用黑线划分出25个正方形格(20cm×20cm),摄像头置于旷场箱正上方;造模及强迫游泳使用水箱:底部(65cm×100cm)、高80cm的立方形红色塑料水箱。行为学自动观察分析系统:Nodule公司行为学研究设备,含计算机、摄像监控以及observiorethevision分析软件。旷场箱、水箱及行为学自动观察分析系统由北京中医药大学神经免疫实验室提供。

1.4实验分组:将大鼠适应性饲养1周后,随机分为8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温胆汤组、柴胡疏肝散组、归脾汤组、天王补心丹组、丹栀逍遥散组、阿普唑仑组,每组12只。经检测各组大鼠体重在同一基线水平上。

2方法

2.1造模:采用SPS法建立PTSD大鼠模型,包括首先将大鼠进行2h束缚,随后将大鼠置于水箱中进行20min的强迫游泳,并将大鼠吹干,游泳结束15min后将大鼠置于密闭容器中进行乙醚麻醉,待大鼠昏迷后放在通风处,待意识恢复后再放回鼠笼静养。

2.2给药:造模后每天早8:00对大鼠进行灌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按体重给予1ml/100g生理盐水;温胆汤、柴胡疏肝散、归脾汤、天王补心丹、丹栀逍遥散、阿普唑仑分别给予1ml/100g的相对应药物。连续灌胃7d后进行行为学检测。

2.3实验过程

2.3.1大鼠体重增长数:在造模前及行为学实验结束后分别使用电子秤测量大鼠体重,后一次体重减去前一次体重即为大鼠体重增长数。

2.3.2旷场实验:采用底部(100cm×100cm)、高45cm的立方形灰色木质旷场箱,旷场箱底部用黑线划分出25个正方形格(20cm×20cm),摄像头置于旷场箱正上方。实验时将动物放入箱内底面中心,开始进行录像5min,录像过程中实验人员离开旷场箱避免造成干扰,并观察记录大鼠修饰次数及修饰时间。每次实验结束后用酒精清洗方箱内部,以免影响下次测试。录像结束后采用计算机软件对录像进行分析,测得每组大鼠5min内运动总距离、穿格次数、单次最大运动距离等指标。

2.3.3僵立行为测试:使用造模时水箱,将水注入箱中(水深45cm、水温25℃),将大鼠小心放置于水箱中。大鼠在水中静止不动,可以有轻度摇摆,但除保持必要的呼吸运动外其他肌肉活动均消失为僵立时间。记录5min内大鼠时间僵立时间及次数。

2.4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22.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在各项指标中,计量资料中正态分布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进行统计学描述,并且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检验;如果为偏态分布,使用四分位数进行描述采用非参数检验‐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大鼠体重增长数模型组较正常组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温胆汤组较之于模型组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旷场实验各指标运动总距离模型组较之于正常组减少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温胆汤组、归脾汤组、阿普唑仑组较之于模型组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穿格次数模型组较之于正常组减少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温胆汤组、归脾汤组、阿普唑仑组较之于模型组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次最大运动距离模型组较正常组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天王补心丹、阿普唑仑组较之于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温胆汤、归脾汤较之于正常组明显提升(P<0.01);修饰次数与时间温胆汤组较之于模型组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各组大鼠僵立行为次数及时间情况比较见表3。较之于正常组的大鼠,模型组、温胆汤组、柴胡疏肝散组、归脾汤组、天王补心丹组、丹栀逍遥散组、阿普唑仑组的各组大鼠僵立的次数明显增加,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与正常组大鼠比较,模型组、柴胡疏肝散组、归脾汤组、丹栀逍遥散组、阿普唑仑组的各组大鼠僵立的时间均明显增加,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温胆汤组、天王补心丹组的大鼠僵立的时间均增加,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旷场实验是评价实验动物在新异环境中自主行为、探究行为与紧张度的一种常用方法,因其能够客观定量地反映动物运动自主活动能力,被广泛应用于焦虑相关的评估。前期研究表明,在经历SPS后动物出现体重增长减少、旷场实验自主行为及探究行为下降、僵立行为测试僵立时间及次数增加的现象,是大鼠生活质量下降及焦虑、恐惧行为增加的表现,而造模后7d是观察这些改变的最恰当时间点。本研究对经历了SPS应激7d后模型组大鼠与正常组大鼠进行对比发现,模型组大鼠出现体重增长数减少,旷场实验运动总距离、穿格次数、单次最大运动距离下降,僵立行为测试僵立次数及时间增加,提示SPS模型已成功复制。

在临床中温胆汤被证实在治疗PTSD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同时之前多个动物实验表明温胆汤对SPS大鼠从行为学到分子水平均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因而本实验选取温胆汤作为中药对照药物。结果表明较之于模型组温胆汤不仅能有效改善旷场实验运动总距离、穿格次数、单次最大运动距离指标,其修饰次数、时间以及体重增长数亦增加,这些现象在其他各组中并未得到体现,提示温胆汤在缓解SPS模型焦虑水平的同时亦有良好的整体调节作用。西药对照阿普唑仑组、归脾汤组较之于模型组旷场实验运动总距离、穿格次数、单次最大运动距离增加;天王补心丹组较之于模型组仅单次最大运动距离增加,提示阿普唑仑组、归脾汤组大鼠旷场实验自发活动度增加,焦虑水平降低,而天王补心丹组的效果尚需进一步验证。

在临床中,七情之中“惊”是PTSD发病的重要原因,猝然受惊后的病理变化,其描述的表现亦与PTSD的核心症状有诸多相似之处,故后世医家据此认为PTSD由惊而发,气机紊乱及痰气交结是其主要病机过程,而“痰”是其重要病理产物。温胆汤具有理气化痰功效,且清胆和胃兼行,理气化痰作用于气机紊乱、痰气交结的病机过程,胆主司勇怯,能防御惊恐,故《素问·经脉别论》“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着而为病也”,清胆之功使胆脏避免痰火上扰使胆能够正常行驶其生理功能,故应激之后给予温胆汤可有效改善PTSD相关症状。同时猝惊之后,气机逆乱,伤脾碍胃,运化失司,临床病人多出现不欲饮食体重下降或暴饮暴食体重猛增两种极端表现,而温胆汤和胃之功可有效对其进行调节。本研究亦表明,SPS应激后大鼠体重增长数下降,较之于本研究其他方剂,仅有温胆汤能够使其恢复,体现了温胆汤的整体调节功效。

归脾汤对心脾两虚型PTSD有良好的效果。在临床中,PTSD患者多出现易惊、失眠多噩梦、舌苔白厚腻等症状,更倾向于胆郁痰扰的温胆汤之证,但有部分患者亦心悸怔忡,失眠健忘,体倦乏力,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等典型心脾两虚之证。PTSD虽病因明确,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由于个体的差异最终呈现出不同症状,在临床治疗中应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特点,以症状为辨证要点选取该病有效的治疗方剂。



职称
论文

期刊
发表

加急
见刊

写作
咨询

课题
专答

编辑
顾问

关注
我们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