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居环境理论去求解历史古村的保护模式——以云南省迪庆州同乐傈僳大村为例

时间:2018-07-25 编辑整理:刘梅伊,杨毅 来源:早发表网

摘要:近年来,城乡建设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一个时代话题。在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第一次提出了要建设“美丽乡村”的奋斗目标,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工作。而在民族、资源和地域文化都十分丰富的云南,显然不能再用单一学科的思路去思考城乡建设问题。文章基于人居环境科学中关于聚居的基本原理,以云南省迪庆州同乐傈僳大村为例,探索对于少数民族据罗人居环境开展历史演变研究,寻求更好的保护和建设模式。

关键词:人居环境,古村保护,同乐村,民族聚落

前言:

云南是一个少数民族聚集的省份,有“彩云之南”的美称,民族、资源和地域文化的丰富多样性在这里得到了最大的体现,保留了较多的原真性和独特性。少数民族聚居形成的聚落,不仅有着丰富的当地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空间,也是民族文化与地域文化的突出表现,具备很高的研究价值。这些聚落就包括了古村落、古镇、古城等等,由于古镇的保护在世界学术界都是一个有着广泛争议的领域,如何才是真正有利于古镇保护的方法并未形成定论,所以现在该做的就是利用已有的理论去探求解决方法。本文基于人居环境科学中聚落定理以及生成整体论,探索了对于古聚落保护有效的可能方法。文章首先以道氏理论探究聚落的产生、发展及消亡的规律,其次由道氏的理论延展开来探索古村落保护的有效途径,最后得出结论,古村落的保护还是应当在持续的研究中进行。

1道氏聚落定理分析聚居

道氏关于聚居的定理,以及聚落“产生”的问题的6条定理,都离不开“需要”二字,当人们真正需要一个聚居时,他才会被建立并生存下来,并且他会满足内部居民所有的需求。所以在观察村落中种种现象时,就会发现与我们日常中相异的现象都是出于“需要”,比如迪庆州维西同乐村里的木楞房都没有窗户,并且连门洞也十分的狭窄矮小,似乎不满足人们一贯印象中十分重要的“采光通风”。事实上究其原因,由于维西地区海拔高差悬殊大,光、温、降水分布皆不均匀,平均气温较低,尤其在冬季比较寒冷,减少墙壁开窗保暖比通风采光更加重要。所以,我们在开展相关保护工作的时候,便不可陷入现代建筑的惯性思维,因地制宜才是应当遵守的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如图1、2)

道氏的定理中提到“人类聚居的发展和更新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而此过程一旦停止,导致聚居死亡的内因就产生了”。在这里,我们就不由得思考,贯穿于聚落空间历史、推动其不断演变的因素与动力又是什么?聚落的形成、演变有其自身规律,受到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从而不断改变以适应新的内、外部条件。村落的形成就是一种自发的,结合村落使用者的自身需求的建设,那时,并没有什么可以参考的经验或者范例,当然更不会有什么规划思想在其中作为指导。远古的人,以自己的身体作为标尺,使用是否便利作为依据,利用近处容易得到的材料,堆建起来,一座两座,日积月累便形成了村落。又在漫长的岁月里,随着当地的地理、气候、文化、经济的变化,这些自然村落不断地适应着环境,才最后演变成现在这个模样。而我们想要活化乡村,便是要改变原先的“稳定点”,而寻求下一个“稳定点”。而寻求下一个“稳定点”的方法,就是明白目前的“稳定点”的来龙去脉,追本溯源,然后才能顺流而下,维持住村落中各个方面的平衡。在这个过程中,任何因素的失衡,都可能导致整个保护工作向着背离我们原本目标的方向发展。好的保护工作,就是将保护工作化为聚落发展和更新的一部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这里不由得想起了丽江古镇,它的改变显然是另外一种方式。在笔者看来,关于丽江的建设工作更是像一把剪刀,将聚落的历史剪断,使“从前”与“今后”变得毫无瓜葛。虽然如今是享誉中外的“历史名城”,但是不光是专家学者会发现,不少普通游客都纷纷表示丽江似乎失去了某种“味道”。这是一种什么“味道”呢。如今的丽江和过去,共同的不过是“表皮”,内核已经完全换掉了。丽江古镇的原住民在发展中,都已慢慢离开,取而代之的是看中其中“商机”的商人们,他们为丽江带来了新的“需求”和新的“平衡”。不论从经济构架、社会关系、建造技术,还是文化传统,新的丽江和过去都是截然不同的,从道氏的角度看来,这就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聚落。不过这样的改变也并非没有益处,它使丽江的种种文化带向世界,让人民关注古镇,也为原住民带来了数倍甚至十几倍于以前的收入,特别是最后一条,无疑会引得其他的相似古镇的原住民去模仿。这样的改变是真的宣扬了聚落文化,还是让聚落消亡,还得时间来验证。

 

2对于古村保护未来道路的探索

村落的独特之处,是因为聚落本身保留了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一种经过岁月沉淀达到的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而我们的保护工作,无疑是以一种外力介入其中,推动其发展,但是这种外力要像一双温和的大手一样,在维护内部原有次序稳定的前提下,适应现代的经济体制和社会次序,而不是像手术刀一样更换掉内核。下面将以云南省迪庆州维西县叶枝乡同乐傈僳大村为例,来探讨村落保护及活化各方面的问题。

第一,制定保护整治原则。如上文所述,我们可以制定以下几个原则:

(1)基于现状,采取对于现状最小程度干预的措施,尽量地维持村落原本的风貌,凸显其特色;

(2)注重村落的历史性和传统特征的延续,仔细研究村落的发展脉络并延续下去;

(3)发掘人文历史和物质遗产,寻求新的产业可能,激发新的生命活力。

第二,制定整体保护与规划方向。首先要仔细考证村落的历史传统,并且因地制宜。每个村落的形成,都有它们自己的轨迹,这条轨迹离不开使用者的自身需求,和身处的地理气候条件。比如在同乐村,整个村寨呈阶梯状分布,一层层,一台台,错落有致,形式完整,这就是由于村落地处山腰,整个村子的房屋都依顺等高线一层一层的排布,这是出于对地形的适应。我们在规划之后,就要顺应整个村落的原始布局对整个村庄进行分区,划分出各种等级的保护区,制定不同的保护对策,在此基础上设置各种基础设施和旅游系统,遵循对原有布局尽量少干扰的原则,对原有风貌进行维护。这样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没有哪两个村落是完全相似的,所以我们做活化村落工作时一定要深入内部,为每个村落制定独特的改建方案,才能避免“千村一面”的景象。(如图3)

 

第三,特色建筑分类保护。一般传统村落中建筑大多都是具有本地特色的民居和公共建筑,它们大多特色鲜明、建设年代不一、质量参差不齐、私自加建扩建较多,若要加以有效保护,首先要对其进行分类。村里所有傈僳族民居全部用原木搭成,本地人称为“木楞子”,其特点是不上漆、不用铁钉,全靠木料之间互相牵制。每幢木楞房形状像一个大木匣,屋顶用木板覆盖,家家户户院落都用木栅栏相围。房屋一般侧面开门,门洞都非常小,门槛很高,平均净高度只有1.1m~1.4m,平均净宽度0.7m~0.9m,很少开窗。这些又是因为山中盛产木材,气候在冬天又十分的寒冷,所以会采用保暖较好的木楞房形式,并减小门洞和开窗面积;而当地人身材较小也是原因之一,这些就是使用者需求和气候、环境等方面的影响。理清这些因素的由来,有助于我们制定出适应本地特色的修缮方案。所以,结合同乐傈僳村的情况,我们做出了如下的分类:

一类建筑:保存质量较好,结构完好,表皮、屋顶等各种构件完好,特色鲜明具有代表性的建筑;

二类建筑:保存质量一般,结构完好,但表皮、屋顶等各种构件等破损严重,需要修整的建筑;

三类建筑:保存质量较差,结构、表皮、屋顶等有严重破损的建筑,或由于扩建改建,整体风貌改动较大的建筑。

第三,整改模式。传统村落为什么会有其独特的魅力,总显得与自然特别的和谐,仿佛房子是从地里长出来的似的。这是因为在建造村落时,总会使用当地的材料,比如木头、泥土、卵石,所以房屋的色彩都是自然中已有的色彩。房屋的尺寸因为使用的木材长度的限制,并不会比原本的树高出太多,所以这些建筑在方方面面都无比的贴近自然。在改造时,自然也是要遵守这些规则,尽量使用本地原有的建筑材料,或者形状颜色相似的。比如在加设太阳能电池板的时候,要让电池板的颜色和形状接近房顶,或者在附近不加建二层以上的建筑。所以在调查分析历史建筑价值与保存现状的基础上,切实保护传统村落建筑的传统格局与原真性貌,应整治模式进行保护。

(1)保护:对于整体保护较好的建筑,保护应尽量少地改变原有建筑,对于原有建筑结构与形象严格保护。参照不改变原状的原则进行维修或重建,可适当调整建筑内部功能。

(2)改善:对于建筑主体结构和整体风貌保存较好、但局部破损严重或原有功能布局不能适应现代要求的建筑,要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估,在保存其原有特色不改的基础上,按原有特征进行修缮,改善内部空间品质。

(3)整饬:对于整体保存较差的建筑,或者由于扩建改建使得整体风貌变化较大的建筑,要根据实物和同时期建筑风格进行修复,调整外观色彩,采用原始材料对其外观进行修复,修旧如旧。

(4)拆除:对外观风貌影响大的扩建、改建、私自搭棚和破坏原建筑格局、风貌、空间形态的建筑必须拆除,恢复原空间格局。

(5)新建:在传统村落中新建建筑,如游客中心或民宿等,一定要遵循原有的风貌要求,控制高度、体量和色彩,使其融入原有建筑群中,延续原有风貌特色。

第五,在居住者原有的生产方式基础上,寻找新的产业模式。虽然我们活化村庄是希望村庄能够完成现代化的转变来适应现代化的社会,但是,一个村落形成它的面貌和独特魅力,都是和村庄内部的生产方式离不开的。就像古代游牧民族,他们的居室方式——帐篷就是因为它轻便又容易安装和拆卸,能够随着他们随时迁徙。同乐村也一样,他们自古以来的生产就是半农半牧,并且特别喜欢饲养山羊,他们居住的“上人下畜”模式的干栏式房屋就很好地显示出这一点。房子正屋住着主人一家,利用高差搭建的下层就是牲口棚。我们也经常见到这样的场景,主人一家在阳台上吃饭,一边吃就一边就把一旁的一筐筐稻草倾倒下去喂牛羊,十分和谐(如图4)。他们的传统服饰也反映出经常耕种人的特点,还有他们最具民族特色的歌舞“阿尺目刮”也是与山羊有关,会模仿山羊的叫声和动作。如果我们完全改变了他们的生产方式,不再种田,不养牲畜,像如今许多其他的古城一样,开酒吧开旅游纪念品商店,那必然会带来生活方式的转变。那时,现存的原本非常富有特色的民居、服饰、歌舞等等都会变成一种表演,而失去实际的意义,成为一种没有内涵的形式。如同一种“死了”的文化,死去的文化是没有办法继续发展和演变的。但是,维持现状一成不变,不仅不利于历史村落继续发展,也会因为落后的生产方式失去凝聚力,村民为谋生路而离开村庄。所以,我们的保护也要注意让村里的居民也能享受现代化的生活带来的便利,利用特色优势创收。所以在原有产业的基础上寻求新的可能就是迫切需要的,原本的生产方式,转换个思路就可能出现适应现代社会的新方式。在同乐村,我们通过设置“传承人”的方式来将过去“自给自足”的模式转化为“市场经济”。通过访谈,得知养蜂、酿酒、纺织和编制竹筐是村里大多数人都会的技艺,找出其中手艺最为精炼的人作为“传承人”。由传承人带领其他擅长此类的村民,开设作坊,用于制作产品,作为本地特色进行销售,并设置参观路线,让游客得以参观整个制作流程,游客在付费后还可以得到“传承人”手把手的教授技艺,亲自体会制作并带走自己的作品。这样的模式不仅保留当地特色,还能有效地做到文化输出。

 

第六,发掘民族特色,并和旅游业结合。一个民族的文化、风貌、节日、歌舞、服饰等都是一个民族的标志和瑰宝,而我们将之与旅游业相结合,不仅能够让更多的人意识到这里的独特魅力,也更有利于传统的保留,并为原是居住者创收。比如在同乐村,流传着他们民族的传统的歌舞——“阿尺目刮”,这一舞蹈的起源又与他们与山羊的渊源有关,所以又名为山羊的歌舞。“阿尺目刮”是来自远古的歌,曲调深沉悠远,如山羊长鸣,音色婉转舞步多变。它的歌词内容丰富,涉及日常生活中的婚、丧、嫁、娶,节日喜庆,欢庆丰收,迎送宾客等方方面面;舞步古朴、多变,至今还保持着原汁原味的跳法。那震撼山谷的歌声,粗犷雄健的舞姿使人回味无穷。“阿尺目刮”以其独特的舞蹈形式和唱腔吸引游人前来参观,游人在参观的同时,便可以了解到有关于傈僳族的节日和历史,欣赏富有特色的服装和舞姿,甚至可以参与其中来亲身感受。

第七,提高村民的文化水平和思想觉悟。由前文提到的合掌村,我们可以了解到,合掌村能够达到今天的状况,与村民对于自己文化传统的热爱和觉悟是分不开的。因为居住者才是最了解村落的人,也是最能保护好它的人。而我们在同乐村几天挨家挨户的走访中发现,由于地处深山,进出村子只有一条长长的山路,通讯都比较闭塞,许多村民只会讲本族方言而不会讲汉语,甚至有些家里反而是长辈由于在毛泽东时代受到普通话普及的影响而会讲普通话,而年轻人却听都听不懂。不仅如此,他们的年轻人对本族的历史和传说都知之甚少,甚至不了解,对自己本族的独特的建筑形式、风貌也不甚了解。甚至会表示如果能够有更好的居住条件,并不愿意居住在这里,村中生活比较宽裕的家庭,有的已经搬去县城居住,将老屋闲置,只在逢年过节才回来住几天,有的已经拆除了老屋,在原来的地皮上建起了钢筋混凝土的现代式房屋。所以这些无疑都很不利于村落的保护,我们很有必要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自我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力,让居住者意识到保护本族文化和历史传统的重要性,这些都是他们身上鲜明的烙印,决不可轻易丢失。这样,对于我们保护工作的展开会有非常大的帮助,甚至他们会自发地制定政策和措施来保护村落。

3小结

目前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加快给古村落景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破坏。农村的耕地面积在不断减少,水土流失日趋严重,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一些农村,丢弃了原有的对家乡的认同感和价值观、审美观,他们盲目模仿城市,对老村落进行了彻头彻尾的城市化改造。现代材料的胡乱堆积、建筑色彩的任意涂刷拼凑,使村落固有的田园风光和乡土文化在我们眼前悄然离去。古村落的保护亟待我们去发挥人居环境等学科的理论,回归原本自然美丽的田园风光。保护传统老村落、维护生态资源、保持村落原有的生产安全格局、传承地域文化和自然相和谐,才是古村落保护可持续发展之道。此外,我们还必须在研究过程中视情况结合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综合考虑聚落中社会组织、经济发展阶段等对聚落空间的影响,不断地完善整个古村保护的体系。

参考文献:

[1]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吴良镛.广义建筑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

[3]余英.东南传统聚落研究——人类聚落学的架构[J].华中建筑,1996(04):42-47.

[4]罗琳.西方乡土建筑研究的方法论[J].建筑学报,1998(11):57-59.

[5]常青.建筑的人类学视野[J].建筑师,2008(12):95-101.

[6]王昀著.向世界聚落学习[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职称
论文

期刊
发表

加急
见刊

写作
咨询

课题
专答

编辑
顾问

关注
我们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