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职业教育中工作场所学习环境建设探究

时间:2018-07-31 编辑整理:李凯 来源:早发表网

摘要:构建校企合作关系,实施产教融合,推行工作场所学习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在学校职业教育中开展工作场所学习对人才培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物理环境、生产环境、组织环境及文化环境是分析工作场所学习的重要维度。拓展社会服务范围,构建“学习共同体”,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是建设工作场所学习环境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学校职业教育工作场所学习学习环境建设

在工作场所中学习曾经是职业学习的主要途径。学徒制就是在工作场所学习的环境中萌芽发展的,对工作场所学习的理论研究来源于对学徒制教育价值的分析。“工作场所学习”强调的是一种“学习范式”,是学习者在工作场所中主动习得岗位技能、发展工作能力、培养职业素质的学习方式,是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有利于促进个体的可持续发展,提升组织绩效,也有利于学习型社会的建设。研究如何在现代职业教育中实施工作场所学习,对“工作场所学习”理念的推广,对“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推进,均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价值。

一、工作场所学习的内涵与特点

工作场所学习workplace learning是学习者以个体或团体的方式,在真实工作情境中直接或间接获得知识、技能,引起思想和行动的持续改变,逐渐建构起职业身份的过程。学习形式包括正式学习、非正式学习和自我指导学习。工作场所学习习得的知识类型比较广泛,包括系统化、程序化的岗位知识与技能;在技术、思维、人际关系等维度组合下产生的职业性知识;在复杂情形下做出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相关经验以及对组织结构和环境的理解等。

工作场所学习注重环境和工作情景对人的影响和教化。学习是在活动参与、情境体验和环境熏陶下产生的,是一种多维度立体化的学习模式,其学习内容更丰富,方式更灵活多样,成效较高。工作场所学习途径不局限于正规教育的学习方式,其学习方式多是伴随工作过程自然产生的,如学徒制、训练、团体与讨论、执行训练、顾问指导、专业监管、反思性实践、自我学习、行业展览等。

二、工作场所学习在学校职业教育中的价值

信息技术带来了社会的快速发展,知识、技术的快速更新给学校人才培养和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带来巨大的挑战,传统的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模式成本高、效率低、成效慢,已无法满足现代工作世界的需求。工作场所学习是在工作环境中自然发生的,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能使之成为人力资源开发中实用有效的培训方式,其真实的工作情景、学习的非结构化、典型的社会性特征也是学校职业教育中欠缺的。工作场所学习模式逐渐成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新途径,这一理念在职业教育界得到广泛关注,与“学徒制”成为国际职业教育领域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促进学生身份到职业人身份的转换

《就业蓝皮书: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5届大学毕业生总体离职率为34%,其中高职学生毕业半年内离职率为43%。究其原因,现实工作和理想工作之间差距太大,导致不适应职场环境,是普遍的原因之一。虽然学校在教育教学中尽量重现或模拟真实的工作情景,但现实工作环境中组织内部的群体结构及其关系是无法真实呈现的。融入组织内部,适应群体关系成为大学生就业初期面临的主要困难之一。为学生提供工作场所学习机会,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知真实工作环境,增强心理感受,为学生步入职场提供一个缓冲地带,减少就业盲目性,提高择业的人职匹配度,帮助学生较快适应职场环境。促进学生身份到职业人身份的平稳过渡,顺利进入工作状态。

(二)使学校职业教育更趋系统性和完整性

学徒制是工作场所学习模式的具体体现,学校职业教育的出现,批量式速成式的人才培养方式代替了传统的学徒制。然而在现代经济社会,这种教育方式却面临着与真实的工作世界脱节,所培养人才不能满足社会高技能人才短缺的困境。如今,现代学徒制和工作场所学习理念回归职业教育领域,将有助于解决学校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将学习内容、学习过程与工作情境相结合,构建起纯粹的知识技术与工作世界之间的联系,传授给学生富有意义的岗位知识与技能,给予学生职业身份,弥补学校职业教育中对职业伦理、职业道德培养的欠缺,使学校职业教育更趋系统性和完整性。

(三)促进产教融合,构建跨界“大职业教育体系”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和要求,但生产和教育如何融合需要不断探索与实践。开展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培养模式,推行现代学徒制,都需要以构建工作场所学习环境为基础,在实训教育中开展工作场所学习是进行产教融合的切入口。通过与企业共建兼具生产与教学功能的公共实训基地、共同开发课程和教材等教育资源、邀请企业参与组织教学活动、设立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岗位、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等举措加深校企合作,使企业逐步加入学校的育人工作中,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三、工作场所学习环境建设要素分析

学习环境是促进学习者发展的各种支持性条件的统合,包括各种资源、工具、人、活动、师生关系等条件,学习环境强调以学习为中心,注重对学习者和学习活动的给予、服务和支持。学校实训基地实现工作场所学习,受物理环境、生产环境、组织环境及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这四个影响因素组成的学习生态系统囊括了开展学习活动所需要的条件和资源。这些因素不局限于地理、物理范畴,更强调学习发生的“场域”,更注重学习与实际工作的关联性和职业知识的系统性。

(一)以工学结合实训基地为基础的物理环境

工学结合的实训基地是实施工作场所学习的环境基础,也是提供学习资源的保障,通常是由学校与企业合作,以引企入校或进企设校等方式共建共管共用,以整合资源、合作共赢为原则。兼具生产和教学功能的实训基地需要有固定的场地,符合生产标准且可以用于正常生产的配套设备、仪器,按照企业真实生产环境进行布局和安置,配备相应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同时还要调节光线、温湿度和噪音等影响个体情绪和行为的因素。良好的物理学习环境,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感知岗位职能,逐渐产生岗位认同感和职业情感。教室到生产一线的转变与衔接,可以将工作过程与教学过程、学习过程融为一体,使学生在具体的岗位操作中习得知识与技能,逐步掌握岗位技能;学生身临其境,在真实的生产场景和社会化场域下,有助于将课堂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建立起知识与工作之间的联结。

(二)“产学研用”合作机制下的生产环境

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工作任务是实现工作场所学习的必要条件。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中小型企业面临着重大的生存挑战,缺乏核心技术和创新人才是需要突破的困境。因此,高校与中小型企业对接,开展多方面合作,是整合资源、共谋发展的明智之举。建立“产学研用”合作关系,将生产服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实践运用系统结合,学校与企业共同参与技术创新、工艺革新和新产品的设计研发。学校为企业提供场地、人力资源和技术支持,组建科研团队帮助企业开展创新工作和攻克技术难题。企业可以安排项目和产品在实训基地生产,对产品的设计、选材、工艺、成本控制、质量验收等方面遵循企业生产要求,产品质量既要通过企业的商品检测,也要达到学校的教学标准。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通过执行有意义的工作项目体验完整的工作过程,有助于实现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与职业素养的整合,融“教、学、做”为一体,融技能、态度和情感为一体。

(三)结构化和社会化的组织环境

组织环境是影响组织生存和发展的潜在因素,也是工作场所学习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会影响工作场所学习的发生和成效,特别是组织内部环境中的文化氛围和心理环境。约根森Jorgensen与瓦林Warrin在工作场所学习“环境与过程互动”模型中强调,工作场所学习发生在学习共同体、学习过程、组织学习环境、社会文化学习环境等要素的互动过程中。因此,开展工作场所学习需引进企业化的组织管理模式,包括组织结构、生产管理、绩效考核、文化建设等方面,构建结构化和社会化的组织环境。如工科专业开展工作场所学习时,要设置班组长、质检员、车间主任;制定人员、安全、生产、质量、物料、设备等相应的管理制度;按照企业对产品的验收标准检验学员的产品或技术服务质量等。增强学生对工作环境的感知,让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提高应变能力、处理关系的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四)协同育人的文化环境

文化环境具有一定的育人功能,其会影响到个体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选择。在学校职业教育中实施工作场所学习是在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大背景下进行的,是进行产教融合的途径。文化环境建设方面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倡导尊重技术技能人才的价值观,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引导师生重新认识技术技能人才的价值,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和学生的成才理念;二是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培养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的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注重提升学生的知识更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三是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视培育工匠精神和职业素质,为此丰富教育教学方式;四是建立职业教育的多元格局,营造开放办学,与企业、行业协同育人的育人环境,提倡多元主体办学,多种形式育人,多种来源的教师队伍等,为实施工作场所学习提供资源和平台。文化环境建设有助于工作场所学习的实施和推进,有助于教师和学生更好地参与和投入到工作场所学习中。

四、工作场所学习环境建设实施路径

(一)拓展为政府、行业服务的范围,获取资源与支持

社会服务是现代大学的基本功能,其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文化传承创新是相辅相成的。社会服务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落脚点,也是获取校外资源和能量的途径。高校发展需要地方政府、行业和企业的大力支持,经济社会发展要求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不能再局限于课堂上和校园内,要了解产业发展状况,衔接行业需求。首先,高校要加强与地方政府部门的沟通,了解区域发展规划与工作重点,在此基础上制定学校发展计划与目标。引导教师积极参与区域经济、文化等重大问题的研究,统筹校内科研、技术资源为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文化传承创新等工作服务。高校为地区发展出谋划策,逐步拓展服务范围,提升服务能力与水平。其次,高校应组织教师积极参与行业活动,鼓励教师在行业协会等组织中任职,加强与行业相关组织的沟通与协作,把行业需求作为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的依据和支撑。将学校专业团队引进行业领域,发挥教师的专业技能优势和科学研究能力,为行业的管理与发展提供资源与服务,获取行业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支持。在与政府、行业互动的过程中,获取教育教学资源,丰富人才培养内容和方式,为工作场所学习的实施提供资源。

(二)从校企“实践共同体”中构建“学习共同体”

学习共同体是个体建构知识和掌握技能的资源整合体,包括学习任务、学习工具、学习者、助学者及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关系等。校企“实践共同体”是构建工作场所“学习共同体”的基础,是提供各类学习资源的保障。校企“实践共同体”应建立在“产学研用”合作关系上,依托政府支持,以学校为基地,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实现学校、企业共同开发新产品新工艺,在共享资源的基础上,既满足企业盈利,也保障学校教育教学。学校是人才培养的主要责任方,应主动联系企业,与企业建立起合作关系。通过“企业科技指导员”、“课程下企业”等措施,鼓励教师深入企业开展产学研工作,搭建起学校和企业沟通的桥梁。将高校资源带进企业,为企业创新发展服务,将行业需求、企业项目和实际案例等引入课堂教学和学术科研工作中,为开展工作场所学习提供机会。

(三)树立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

在学校教育中开展工作场所学习是改善职业教育现状,促进学校职业教育逐步“落地”的有效途径,学校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从课程设置、师资配置、育人环境等方面人手,营造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专业教育环境。一是创建工作导向课程体系。目前的学校职业教育教学中,仍以学科知识教学为主,教师习惯于讲授书本上的知识,工作导向的课程体系是一个实践体系,是由不同的工作任务构成的完整的工作过程,相关的知识与技能融人工作的各个环节中。二是培养一批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兼备、教学能力与生产能力兼备的优秀教师。鼓励教师深入企业学习锻炼,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研发能力参与企业的产品研发、工艺革新,市场拓展、售后服务等工作环节,提高自身的专业应用能力和生产实践能力,完善原有知识、能力结构。同时,引进企业的优秀技术人员来校任教或指导教学,完善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三是打通“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即由“企业元”与“学校元”共同参与育人工作,让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具有更大的决定权和参与度,逐步实现“学校学生+企业员工”、“学历证书+职业证书”、“工学交替,校企融合”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校企合作关系,实施产教融合,推行工作场所学习是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途径,是改善学校职业教育成效、助力学生实现“专业成才”的有效途径。高校应多为学生提供机会,实训教育和顶岗实习是最易开展工作场所学习的阶段,如何在实训教学中实施工作场所学习,如何通过学业管理措施引导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进行工作场所学习,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职称
论文

期刊
发表

加急
见刊

写作
咨询

课题
专答

编辑
顾问

关注
我们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