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问题和对策———以安徽省安庆市为例

时间:2018-09-27 编辑整理:李青 来源:早发表网

摘要安庆市近年来有序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村综合改革,农民增收形势呈现稳中向好态势,但仍然面临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亟待提高、农业经营服务主体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农业农村发展的生态环境约束越来越大、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存在困难等问题,同时提出必须要推进农业提质增效,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主体,全面深化改革,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等对策。

关键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安庆市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主线,这为加快农业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

安庆是农业大市,农业资源丰富,农产品产量多年位居全省前列,是国家优质粮棉油、水产品和畜禽生产基地。近年来,全市在农业调结构、转方式、促改革、稳增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为推进农业转型升级打下了坚实基础,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当前,根据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安庆市“三农”工作还存在一些短板和薄弱环节。笔者将深入分析安庆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更好地推进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安庆市乡村振兴的现代化建设新蓝图。

1安庆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的成效

1.1有序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1.1.1生产结构。稳定水稻生产,压缩小麦种植面积,扩大油菜、蔬菜、茶树、果树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加快建设优质粮油、高效园艺、特色水产、有机畜禽、生态林业等“五个百万”基地,在全市7个县(市)实施粮食专用品牌建设项目。

1.1.2产业结构。种植业占比下降,牧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占比上升,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业态发展迅速。2016年,全市乡村休闲旅游农业共接待游客63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42亿元,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达6个,全年农产品网上销售额14.2亿元。

1.1.3经营结构。在稳定家庭经营的基础上积极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主体。全市农业产业化规上企业已达62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469家,家庭农场2269家。

1.2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1.2.1推广新型农作制度。各地发展“稻虾共养”“稻鳖共养”“粮菌间作”“粮菜共生”“林下放养”等间作套种、种养结合的绿色高效种植养殖模式,全市稻田综合种养面积达2666.67hm2。

1.2.2推行农业清洁生产。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推行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推进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扩大测土配方施肥范围,加大水域生态保护。全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达52万hm2,全市共创建省级绿色防控核心示范区4个、市县级示范区8个。

1.2.3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充分挖掘农业废弃物和副产品的利用价值,以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食用菌废料等为重点,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完成全市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工作,全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8.6%,田间地头焚烧秸秆现象基本杜绝。

1.3促进农村综合改革

1.3.1加快承包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积极推进耕地流转。全市实际完成确权面积29.17万hm2;对103.6万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调查、登记、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土地承包经营权数据库系统基本建成。全市耕地流转面积14.49万hm2,流转率49.8%。

1.3.2创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和金融服务改革工作。以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为重点,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积极探索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三权分置”的有效形式和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试点。开展“劝耕贷”农业信贷担保贷款和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

1.4农民增收形势呈现稳中向好态势

1.4.1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较快。2011—2016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增速达12.9%,高于全省平均增速0.3百分点,2016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814元,同比增长8.3%,高于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幅和GDP增幅0.3百分点。

1.4.2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2011—2016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城镇1.4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10年的2.64下降到2016年的2.45。

2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问题

2.1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亟待提高

2.1.1土地经营规模较小。安庆全市户均耕地面积只有0.22hm2。虽然近年来土地经营权流转面积不断扩大,但土地经营平均规模仍然较小。

2.1.2农业生产成本较高。茶、桑、菜等特色农业机械化程度低,科技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不够,化肥农药使用效率不高,农业劳动力减少,生产成本高、效益低。2014—2016年人均农业生产经营费用支出分别为1000、1780、2876元,呈现快速增长。

2.1.3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安庆市是多种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农田水利设施陈旧老化,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2016年夏季的洪涝灾害,使全市农业直接经济损失达33亿元,有1.2万户4、.1万人因灾致贫返贫,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还未根本改变。

2.1.4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全市虽有桐城大米等9个农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但主要农产品仍处于产业链中低端,精深加工不够,产品附加值低。绿色优质农产品品牌建设滞后、产业链不配套、数量少、规模小,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

2.2农业经营服务主体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

2.2.1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较低。2016年安庆市农村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全部农业人口的19.4%,人口老龄化程度深;安庆市又是劳务输出大市,农民工占农村劳动力的71%,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经商。农业从业人员年龄偏大,素质较低,生产能力较弱,农业兼业化现象突出。

2.2.2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能力有限。近年来全市虽然涌现出一批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但他们往往缺少资金技术、管理水平低,投入成本高,不少新型经营主体遇到困难,没有起到应有的带动作用。以全市数量最多的农民合作社为例,2016年全市平均每家统一销售农产品86.63万元,统一购买农业生产投入品23.39万元,拥有成员农户数46户,带动非成员农户数65户,相比平均1个行政村813户农户,其辐射带动能力非常有限。

2.2.3农业服务主体服务能力弱。一些服务主体存在分工不充分、规模小、实力弱的问题,其服务设备、手段和方式难以适应现代农业生产需要。大型农机少,针对特色品种专精特农机严重缺乏;农业技术研发和推广不够,优质高效生产资料供给不足;农产品的储藏、烘干、保鲜等领域发展滞后。

2.3农业农村发展的生态环境约束越来越大

2.3.1农业农村发展受生态环境制约大。安庆市总体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境内分布着大别山生态系统和沿江湿地生态系统两大功能区,是中部乃至长江下游地区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生态保护区,大多属于禁止开发和限制开发区域,农业农村发展受到很大程度的制约,适合生态环境保护的农业开发、生产项目少,规模小。

2.3.2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带来的生态环境压力大。长期高强度的农业生产造成地力下降,农业生产过度依赖化肥、农药使用的状况普遍存在,农村生活垃圾、污水、畜禽粪污随意排放现象没有彻底消除,秸秆综合利用带来的周期长、成本高、产业化水平低等问题难以解决。农业依靠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方式没有根本改变,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态退化的趋势尚未有效遏制。

2.4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存在困难

2.4.1农民收入水平仍然较低。近年来虽然在国家强农惠农政策下全市农民收入增速较快,但与发达地区和城市居民相比还有较大差距。2016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虽达10814元,但只有全省平均水平的92.3%,全市城乡居民收入比仍达2.45。

2.4.2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乏力。2016年全市农民收入中,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分别占可支配收入的43.1%、33.0%;家庭经营收入仅占可支配收入的22.7%,农民增收大多是在农业、农村之外,显示出农业的弱势地位。在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的新常态下,农民外出务工和工资水平增长受到影响,转移性收入增长缓慢,受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和生产资料、人工成本上涨影响,依靠农业经营增加收入越来越困难。

2.4.3精准扶贫任务繁重。安庆市地处国家扶贫开发连片特困地区之一的大别山片区,有5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3个省扶贫政策覆盖县,是全省贫困发生率最高的地区。经过多年的扶贫开发,还有248个贫困村,26.9万贫困人口,贫困人口数量居全省前列。贫困人口基数大、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贫困类型复杂,巩固脱贫成果和增强贫困户自身造血功能仍然是长期的任务。

3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对策建议

3.1立足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推进农业提质增效

3.1.1优化产品产业结构。稳定水稻、小麦生产,增加鲜食玉米、高蛋白大豆、高油油料、特色杂粮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大力发展茶叶、蔬菜、水果、蚕桑、瓜蒌籽、中药材等特色种植业和生态畜禽、湖泊生态渔业等优质养殖业。加大关键技术研发,培育、引进适应机械化生产养殖、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的系列新品种,推广形式多样的间作套种、种养结合的绿色高效种植养殖模式,发展特色高效农业。

3.1.2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制定、实施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的种养规范与质量安全标准,以标准化体系提升农业生产经营水平。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狠抓农产品品牌创建,打造一批在全省、全国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提高安庆市优质农产品市场占有率。

3.1.3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着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休闲旅游、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引进和培育一批大型农产品加工优势企业,引导加工企业向主产区、优势产区、产业园区集中,依托优势农产品产地打造加工产业集群。合理规划推动物流资源整合,做好市县乡村四级物流仓储规划建设,加大对冷链物流体系的建设支持力度。把美丽乡村与农村休闲观光旅游相结合,推进农业与电子商务、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创建一批电子商务、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特色乡镇、现代农业庄园和田园综合体。

3.2加强生态资源保护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3.2.1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支持政策体系。引进、建设一批保护生态环境的农业开发、生产大项目,加大对农业绿色生产的财政和信贷支持,增加财政补贴。建立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机制,完善耕地、森林、湿地、水生生物等生态补偿政策,提高经营服务主体运用绿色生态技术能力,使各类主体通过绿色生产获得更多收益。

3.2.2推行绿色循环低碳生产方式。加大农业资源保护力度,降低资源利用强度,逐步推行轮作、休耕、退耕、替代种植等用地、养地结合的种植模式,提升耕地质量。大力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退耕还林、湿地保护与恢复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有效保护渔业资源,全面落实河长制,实施增殖放流,完善长江休渔禁渔制度。推进农业清洁生产,继续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加快有机肥替代和新型肥料应用,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农药,全面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大力发展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创建一批生态有机农产品认证示范区。

3.2.3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三大革命”。做好禁养区养殖场、养殖专业户关闭或搬迁工作,重点支持规模养殖场标准化改造、农村沼气工程建设,推广畜禽粪便堆沤还田、沼渣沼液无害化处理还田、农膜回收利用等技术;大力推进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基料化、肥料化、原料化、能源化利用,建立秸秆收储运销网络,确保养殖粪污、秸秆综合利用率逐年提高。

3.3按照规范化要求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主体

3.3.1规范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扶持获得“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注册商标的专业大户。强化家庭农场的认定登记管理,发展规模适度、种养结合、集约生产的家庭农场。鼓励和引导多元主体创办合作社,扩大经营规模,积极推进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发展;加强对合作社的监管,完善管理制度,实现优胜劣汰,增强辐射带动作用。重点扶持一批起点高、带动力强、产业关联度大的龙头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通过建立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分享产业链的增值收益。

3.3.2促进各类新型农业服务主体发展。通过政策引导,扶持培育农机作业、农田灌排、统防统治、烘干仓储等服务组织,实现农业生产过程全覆盖。推广生产经营环节的服务外包、土地托管、代耕代种、联耕联种等综合服务模式,建设一批集收储、烘干、冷藏、加工配、送、销售等于一体的农业生产服务中心,积极组建集生产、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通过新型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把小农户和贫困户带入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实现共同发展、共享利益。

3.4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3.4.1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建立确权登记数据库,推进确权登记颁证成果运用。以放活土地经营权为重点,积极完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办法,加快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引导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实施“三变”改革试点,完善改革相关配套办法,增强集体经济发展活力和实力,拓宽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渠道。

3.4.2改革财政支农投入机制。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领域,确保每年投入适度增加。调整支农资金使用方式,加强涉农项目资金统筹整合,重点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综合开发、农民技能培训项目,通过规范程序,减少项目资金的流失和浪费。推广利用PPP创新农业投资模式,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向农业领域,做到政府投入与社会资本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财政投入的杠杆作用,提高投资效率。

3.4.3加快农村金融保险创新。优化村镇银行设立模式,提高县镇覆盖面。鼓励金融机构与企业和商业网点合作,设置简易网点、流动网点,填补物理网点的空白,提升服务质量。推广“银政担”“劝耕贷”等担保服务,加快构建全市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引导金融机构扩大对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和贫困农户的贷款。发展农村互助金融,完善免担保、免抵押的扶贫小额信用贷款。推进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开发满足广大农户和新型经营服务主体需求的保险产品,在大宗粮油棉作物保险之外,发展茶叶、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保险;提高农业保险的保障水平,提高财政对保费补贴比例,简化理赔程序,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

3.5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夯实农村共享发展基础

3.5.1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乡村公路和电力设施的升级改造,保障农村地区道路畅通、电力安全。加速推进宽带进村到组入户,实现第四代移动互联网络覆盖农村和“提速降费”。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江河湖库水系综合整治,实施中小河流及重要支流治理,大中型病险水闸和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提高农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3.5.2加大农村人力资源的培养。鼓励农民工、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吸引城市企业主、农业科技人员等各类人才下乡投资创业。依托高校、科研机构和社会专业化培训机构加强职业教育、技能培训,提高经营主体的管理水平,加快建设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3.5.3提升农业科技服务水平。开发推广农业生产新技的跟踪历时研究,比如就业层次、再次失业风险、再培训情况、生活水平变化情况、城镇落户情况等方面的研究。

3.2启示通过对以往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研究成果及实践的总结,可以总结在以后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实践中要把握的几个着力点:①立足于农村劳动力真实需求和市场需求。农村劳动力需要接受的培训不仅是他们真实需求的,而且必须是市场真正需要的。②正确定位政府职责。政府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中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主要做好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政策服务、资金投入、监督与激励、弥补市场不足等方面的工作,进行宏观指导。③注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内容的丰富性和形式的灵活性。一方面培训内容要丰富,不仅要培训职业技能,还要培训城镇生活常识、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等多个方面。另一方面,培训形式要灵活,根据他们的接受能力、培训时间、职业偏好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培训形式。④严格把控2个端口。要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主体和客体进行系统评估,并把市场上用工单位的反馈纳入考核体系,严格把控培训实施主体的进入端和接受培训客体的输出端。


职称
论文

期刊
发表

加急
见刊

写作
咨询

课题
专答

编辑
顾问

关注
我们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