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遗产视角下的新中国“四三方案”工业引进计划追溯

时间:2018-10-10 编辑整理:孟璠磊 来源:早发表网

要: 新中国现代工业基础与“156 项援建工程”密不可分,而工业等级的提高和丰富则离不开“四三 方案”计划。 中苏交恶后,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工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工业技术引进对象转向欧美日等资 本主义国家。 一项高达 43 亿美元的大规模工业引进计划(史称“四三方案”)在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集中展 开,不仅对我国现代工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而且为“改革开放思想”的确立起到了推动作用。 通过对这段 历史的追溯,尝试分析和探讨“四三方案”对我国现代工业门类、工业等级、工业布局以及工业建筑的影响,以 期进一步完善和丰富我国工业遗产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关键词: “四三方案”; 工业现代化; 技术引进; 自主设计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到 1978 年改革开放前的 三十年时间,是我国现代工业实现“从无到有”的关 键时期。 这一时期我国先后有过两次大规模引进计 划:一是建国初期面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苏联援建 “156 项工程”,另一项则是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面 向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国家的设备与技术引进计划, 即“四三方案”(图 1)。 从投资总额来看,“156 项工 程”总计金额 102.3 亿人民币,折合约 40 亿美元,而 “四三方案”则计划用 5 年时间投资 43 亿美元(实 际投资达 51 亿美元),其投资力度、重要程度均不 低于“156 项工程”,并且这一计划对健全我国现代 工业门类、提高现代工业等级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这是新中国第二次大规模工业引进计划,也是第一 次面向日本、法国、联邦德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展开的大规模成套设备进口活动。

 

1 历史条件

“四三方案”在国内国际两个层面都具有时代 的特殊性。 从国际形势来看,20 世纪 60 年代初期, “156 项援建工程”尚未全部实现,中苏两国关系发 生了转折,唯一的工业技术引进之路也随之中断。 进入 20 世纪 70 年代初期,新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合 法席位,先后同 18 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或升级外交机构,极大地改善了国际外交环境,这次建交高潮的 最大特点是与世界上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 外交关系,重获工业技术引进的机遇。 与此同时,西 方国家面临经济危机也急于寻找海外市场 。 1972 年根据国务院作出的“利用西方国家在经济危 机中急于寻找出口市场、商品价格较低的有利时机, 针对国内需要,进口成套化纤、化肥技术设备”的重 大战略部署,通过外交渠道找到了共同的基础,进而 促成“四三方案”的成型。 从国内方面来看,“156 项 工程”项目主要是基础工业和国防工业项目,增强 了我国重工业和国防军事能力,但涉及民用工业项 目则寥寥无几,民生问题日益突出,普通民众购买普 通涤纶材料制作衣服也十分困难。 当时,我国纺织 工业原材料主要是天然纤维,其核心原料是棉花,但 棉花产量长期停留在 4 000 多万担水平。 以 1971 年为例,扣除农民自用,以及军用物资需求外,能够 用于纺织的棉花仅 3 100 万担,而进一步扩大棉花 种植,还会带来粮棉争地的问题 。 与纺织行业相 反的是,同一时期我国石油开采量激增,年产突破 1 000 万 t,但利用石油进一步转化为更高级的工业 产品的设备和能力却严重不足。 因此,中央决定大 力加强对民用工业建设,着力解决国民经济中的民 生问题。

2 方案内容

20 世纪 70 年代开拓对外经济新局面时,证明 国际战争并非一触即发,投资少、成效快的沿海工业 急需加强。 于是,中央将此次工业建设选址在沿海 地区,指出“沿海工业基础较好,可以使进口设备尽 快投产,尽快仿制” 。 从 1972 年到 1977 年,共与 十余个国家签订了 222 项新技术和成套设备项目, 其中引进专利使用权和关键技术的占 216 项。

2.1 四份重要报告文件

2.1.1 1972 年 1 月 16 日《关于进口成套化纤、化 肥技术设备的报告》

这一报告确立在全国范围内设立“四大化纤基 地”,拟从法国和日本进口设略,约 2.7 亿美元,建成后“的确良(涤纶)” 民用布料能得到更好供应。 上述化纤基地的选择依据是:纺织工业发达,基础套 件较好,原料短缺但人口较多地区,最终确定上海金 山卫、辽宁辽阳、天津北大港以及四川长寿县作为四 大化纤基地,计划投资 4 亿美元。

2.1.2 1972 年 8 月 6 日《关于进口一米七连续轧 板机问题的报告》

这一报告是为提高我国高质量钢铁产量而进行 的专项报告,报告建议从德国、日本引进一米七轧板 机,建在武钢。 该工程由德国引进的连铸车间、冷轧 薄板厂和从日本引进的 1 700 mm 热轧薄板厂、硅钢 片厂组成,是当时全国最先进的大型化、高速化、连 续化和自动化炼钢设备,总计划投资 6 亿美元。

2.1.3 1972 年 11 月 7 日《关于进口成套化工设备 的请示报告》

该报告建议进口 23 套化工设备,煤炭、石油、化 工、机械、军工、水利、电力等其他工业部门,计划投 资 6 亿美元,经过出国考察后也相继提出从国外引 进技术项目设备,引进范围不断扩大。 为了避免零 碎铺开,国家指示“采取更大规模的引进方案”,最 终提出总额 43 亿美元的投资计划。

2.1.4 1973 年 3 月 22 日《关于增加设备进口、扩 大经济交流的请示报告》

在整合了上述三项报告的核心内容之后,国家计 委(今国家发改委)最终形成《关于增加设备进口、扩 大经济交流的请示报告》并得到中央批示 “由于我国 的对外关系迅速发展,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进一步 加深⋯⋯我们要积极利用这一大好时机。 拟在今后 三五年内,集中进口一批成套设备和单机设备⋯⋯初 步提出进口 43 亿美元的方案⋯⋯要像第一个五年计 划抓156 项工程那样,扎扎实实把建设任务抓紧抓 好,尽早投产见效。” 由此,第一次面向西方工业发 达国家的大规模成套工业设备进口计划正式展开 ,其 重要程度完全不低于“156 援助项目”。

2.2 六项基本原则

“四三方案”的重点在于提高国民经济生活水 平,因此,引进项目尤其注重其技术的先进性,以及其经济效果是否适合中国国情 ,具体来说,包括 以下六项具体要求 :1) 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的方针;2)学习与独创相结合;3)有进有出、进出平 衡;4) 新旧结合,节约外汇;5) 当前与长远兼顾; 6)进口设备大部分放在沿海沿江,小部分放在内 地。 与“156 援助项目” 引进所不同的是,“四三方 案”的工业引进突出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突出“进 出平衡”的国际贸易思想,即利用引进的工业设备, 生产的工业产品再出口到国外,实现外汇的收支平 衡;二是突出全国范围内工业布局集中在东部沿海、沿江地区,使工业企业分布在靠近水路、铁路和公路 条件较好的地区,这对后来改革开放和国家东部沿 海地区城市经济的快速提升奠定了基础。

2.3 26 项大型工程

“四三方案”在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共兴建了 26 个大型工业项目(表1),至1982 年全部投产。 26 项工程分别从化纤、石化、化肥以及钢铁等工业门类 展开,具体包括 4 大化纤基地、3 套石化设备、13 套 化肥项目、1 套烷基苯项目、3 套大型电站项目以及 2 套钢铁项目:武钢一米七轧机、南京氯化球团。上述 26 个项目都是投资额在亿元人民币以上的 特大型项目(图2),其中投资在 10 亿元以上的就有 5 个,而单项工程平均投资额最大的项目是化纤和钢 铁类,其中“四大化纤基地”的建设均为新建,投资额 最高,而武钢一米七轧机项目则属扩建工程,是武钢 最重要的核心设备之一,投资数额之大前所未有。

 

 

3 技术引入路径

1953 到 1959 年间,由于西方阵营对华贸易禁 运以及中苏同盟关系,中国对西方工业技术的引进 几乎全部来自苏东等社会主义国家 。 “四三方案”中 26 项大型工程引进国集中在日本、德国、法 国、美国以及荷兰等,其中日本占比最高,26 项进口 项目的四十余项具体合同中,日本参与 12 项,德国 参与 8 项,美国参与 8 项,荷兰 8 项,法国参与 4 项, 意大利参与 3 项,瑞士参与 1 项(图 3)。 其中,以从 日本引进的技术合同数量和总额均为最大,法国合 同总额次之。

 

3.1 日—中工业技术转移

“四三方案”启动前,中日之间的经贸往来已 在民间展开 。 1952 年莫斯科国际经济会议提出 “开展国际贸易、反对封锁禁运”,与日本成功的 接触便是会议的一个重要成果(图 4)。 1952 年 6 月第一份“中日贸易新备忘录”签订,但这只是名义 的合同,却没有任何具体贸易往来。 值得一提的是, 日本可乐丽公司(Kuraray)20 世纪 50 年代在世界上 首次实现了自主合成纤维维尼纶的工业化生产, 1963 年3 月,第一次向中国出口 PVA 维尼纶生产成 套设备,可乐丽公司也因此成为第一家向中国出口 成套现代工业设备的日本企业。 随着友好贸易的急 速增长,个别行业如钢铁、化学、机械、食品等大企业 开始间接通过一些友好商社代办业务的方式,成立 于中国开战贸易的“替身公司” ,如主要的替身 公司包括“明和產業(三菱公司)”、“啟名交易(三 井公司)”等等。

 

1971 年尼克松总统访华之后,日本经济界对开 展中日邦交正常化持积极态度。 日本新日铁公司社 长稻山嘉宽表示决定退出“日台”合作委员会,并接 受中国“贸易四原则” 。 1972 年新日铁访问团抵 达北京,此行还有富士银行董事长沿佐凯实、日立公 司董事长驹井健一郎、三井物产顾问水上达三等经 济界首脑人物。 此次访问,探讨了很多切实的项目, 包括武汉钢铁厂引进一米七轧机等项目。 同年,受 日本可乐丽公司(原仓敷人绢织株式会社)和三菱 油化等合成纤维和石油化学企业的邀请,中国化纤 工业访日考察团(工业部副部长李正光为团长)访 问日本,此行参观了 14 家公司的 22 个工厂,签订了 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年产 45 000 t 设备的合同,即四 川维尼纶厂。 据不完全统计,从 1972 年到 1978 年, 日本通过建立贸易业务的商社约 600 余家,其外贸 营业额,约占日本进出口总额的一半(表 2)。 中日贸易额从 10.38 亿美元迅速增加至 48.23 亿美 元,从技术贸易领域来看,这一时期我国从日本引进 了 37 项成套设备,其中 35 项成套设备价值总额达 10.29 亿美元,较大的项目是 1974 年 6 月引进到武 钢的一米七轧板连续热轧项目,价值 2.29 亿美 元 。

3.2 法—中工业技术转移

与中日技术转移从民间开始所不同,法国是第 一个同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西方资本主义大 国,为新中国扩大同西欧的贸易往来和开展经济技 术交流打开了官方通道。 1964 年,中法正式建交, 长期与中国市场保持密切关系的两家法国大企业贝 利埃(Berliet) 和阿尔斯通(Alsthom)建议法国总统 访华期间,开展大规模对华贸易进口的谈判。

“四三方案”中,我国最先从法国引进的是斯贝 西姆(Speichim)和德西尼布(Technip) 两家公司的化工项目 。 斯贝西姆作为承包商之一,参与了四 川维尼纶厂的设计建造,法方承担该工厂大部分项 目,主要包括利用天然气生产乙炔和氧气的车间,以 及用氧气和乙炔生产维尼纶和甲醛的两个车间。 与 此同时,1972 年 6 月,又开始了辽阳石油化纤厂项 目的谈判,分别从法国、意大利和德国引进设备与技 术,其中从法国引进的部分达 2.7 亿美元,该项目规 模较大,共有 21 个生产车间,以石脑油为原料,生产 乙烯、聚酯等。

四川维尼纶厂中,法方斯贝西姆公司负责设备 的生产、运输、安装以及技术专家派遣和人员培训, 而规模更大的辽阳石油化纤厂项目则采用混合信贷 的方式,最终由德西尼布公司进行承包。 至此,中法 工业引进项目谈判不仅签署了四川维尼纶厂和辽阳 石油化纤厂两个大合同,也为后续两国的合作项目 谈判铺平了道路,并由此确定了一整套“交钥匙工 程”的谈判程序,包括双方企业如何接洽、如何进行 技术论证,正是谈判中先谈技术问题再谈价格问题, 法国企业也逐渐明晰了中方对大规模工业引进项目 的具体要求(包括设计、生产、安装、试车和培训 等),并得到法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3 价值特色

“四三方案” 是新中国第一次面向资本主义工 业强国展开的大规模进口计划,其投资和引进时间 持续五年时间 (1972—1977 年)。 截至 1979 年, 26 项合同全部履行完毕,总共花了 39.6 亿美元,比 “四三方案” 的原计划少了 3 亿多,实现程度约90?,26 个项目中有 20 个已经完全建成并投产。 平均每个项目的建设工期为 3 年 8 个月,其中最长 为 5 年,而国内处于文革时期同期安排的大中型项 目,建设工业则长达 11 年。 从遗产的角度来看, “四三方案”期间的大规模成套工业设备的引进,在 工业产品、工业选址布局以及工业建筑三个层面,形 成了自身特点。

3.1 工业产品———提升民用工业等级

“四三方案”的主体项目,体现了 20 世纪 60 年 代以来国际上技术革新的主要发展方向,如大力发 展石油化工和合成材料、设备的大型化、自动化和使 用计算机对生产进行动态控制等,从而使有关行业 在原料路线和生产领域、生产单系列能力和效率、以 及生产、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的精确度等方面都出 现了结构性与技术性的变化。 同时,引进项目的投 产,对上、下游的相关行业、生产配套企业以及设计、 施工、科研、设备制造等工作也起到了一定的技术推 动作用;对同类产品企业也起到了一定的示范效应。 其中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这次面向西方资本主义 国家的工业技术引进,突出民用工业为主,强调工业 产品对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家外汇创收等方面 的作用,其中用于解决吃、穿、用问题的化肥、化纤和 烷基苯项目,就占了全部引进项目 26 个中的 18 个; 总投资 136.8 亿元, 占 “ 四三方案” 全部投资的 63.84?。

虽然“四三方案”的最终实际执行情况和早期 计划存在着一定偏差,但总体来说,这次计划,有效 地提升了我国现代工业的等级,使现代工业的门类 从聚焦军工、重工,转向民用、轻工业,并由此生产了 一系列改善民生的实质性工业产品:包括农业化肥、 “的确良”布料、以及其他石油化工产品等。

3.2 工业布局———探索大规模厂区选址

“四三方案”中重点投资的“四大化纤基地”占 地面积平均近 600 hm2 ,其中上海石油化工厂和辽 阳石油化工厂占地面积分别达到了 940 hm2 和 840 hm2 ,前者至今仍为全国最大的石油化工厂,后 者也因为石油化工厂的建造而成为一座新型的工业 城市。 这些大规模的化学工业企业,多涉及河流及 大气污染、消防安全等问题,厂房的选址更加注重安 全性和排污便捷性。 从全国的范围来看,“四三方 案”中所确立的“四大化纤基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及 沿海地区,特别是靠近长江流域。

而从城市视角来看,新建厂区主要分布在远郊 区的下风向,避免与城区产生污染或干扰。 以上海 石油化工厂为例:最初 5 个拟选地段备选,最终确定金山卫,这是由于金山卫距市中心 70 km 以上,与城 区保持一定隔离距离,使工业区的建设可以相对独 立,而不必受限于市区的发展,二是杭州湾水深条件 较好,建港可以充分扩大其吞吐能力,不增加黄浦江 航运负担,三是可以围海筑堤,从而避免对 3 000 多 亩高产农田的侵占。 从 1972 年筹建到 1974 年动 工,再到 1976 年一期工程,共围堤 8 376 m,围地 706.07 hm2 ,投资1 572.5 万元,用时7 个月,由上海 化工设计院和上海规划建筑设计院负责规划与设计 工作,在 453 hm2 的鱼状滩涂地上,分成工艺、供应 和辅助三大系统规划布局, 生活区占地 60 hm2 (图 5)。

 

3.3 工业建筑与设施———自主设计与建造

“156 援建项目”多数工程由苏联专家提供全套 的建筑设计图纸和技术支持,而在“四三方案”中, 由于中国和西方的交往仍处于初期,加上意识形态 等方面的差异,西方国家基本不会提供具体的建筑 设计方案,因此,工业建筑多由国外技术公司根据生 产线的技术要求,提出厂房设计任务书和相关标准, 然后交由我国设计单位负责总图规划选址、厂房单 体的设计及施工。

由于有了“156 项援助项目”设计与建造基础, 我国设计单位对大型工业厂房的建造也逐渐娴 熟。 例如,辽阳石油化工厂的工程计划包括 61 个 单位工程,其中从法国、德国、意大利和日本 4 个 国家引进生产装置 17 项(25 个装置),国内配套 工程 44 项,共同组成石油炼制、化工、化纤等五大 核心生产区。 原纺织部设计院和东北工业建筑设 计院等国内28 家勘察设计单位承担了全国的配套 工程 。

再如,以武钢一米七轧机工程为例,在项目论证中要求主要设备和关键技术从国外引进,以保 证项目的先进性,其他凡国内能够设计和供货的, 尽量由国内设计和供货,以降低造价,节约外汇。 根据计算,从外国引进的大型薄板轧机,每吨单价 7 000 美元,是国内设备费的 3 倍,设计资料费 一般占引进费用的 5? ~8?,为国内的 2.5 ~ 4 倍。 引进的三个轧钢厂、一个连铸车间,工艺设 计和地坪以下土建设计均由国外承担,地坪以上 的主厂房土建设计和绝大部分公共辅助设施的工 程设计,均由国内承担 。 对于引进的连续冷轧厂厂房中,德国设计的冷 轧厂需 569 根钢筋混凝土基础,将多使用 1/3 的混 凝土和 1/2 的钢筋,即使按照德国规范,也存在浪费 现象,但对方以“从前为另几个国家做过的设计都 这样”为理由,拒绝接受修改意见,后来我国技术人 员出示详尽的计算数据,对方才不得不重新修改,节 约了投资 100 多万元人民币。 此类情况前后有 7 次 之多,共节省投资 2 200 多万元人民币。

4 结束语

“四三方案”是新中国第一次从西方资本主义 国家大规模引进现代工业技术,也掀起了第二次工 业引进高潮。 新中国对工业建设有了自己的理解和 思路,较多地掌握了主动权,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在 156 项目对苏联专家的过渡依赖,它不仅在我国外 交史和政治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我们探讨新中 国工业遗产的又一段重要历史周期。 “四三方案” 时期集中兴建的一批工业企业,在当时全国范围内 来说几乎都是顶尖水平,有些在当时的世界范围内 都属于一流水平,时至今日,多数至今仍在继续生 产,有的虽然生产任务发生了调整,技术引进的生产 线和设备可能已经被淘汰或更新,但生产企业依然 持续发展,其背后的工业发展历史脉络依然清晰可 见。 这是研究新中国现代工业建筑遗产的重要载 体,也是活态遗产的重要呈现,对完善和丰富我国工 业建筑遗产的历史脉络将具有重要意义。

 


职称
论文

期刊
发表

加急
见刊

写作
咨询

课题
专答

编辑
顾问

关注
我们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