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发生学视域下的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

时间:2018-11-07 编辑整理:林岩 来源:早发表网

[摘要]马克思主义历史发生学为研究和阐释社会历史现象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框架模式和分析工具。从历史发生学视角解读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对于全面、科学地认识和把握其内容体系和精神实质,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唯物史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从发生学来看,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是在批判继承前人精神生产思想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有其研究关切和问题聚焦。马克思在澄清了前人关于精神生产与生产性劳动,精神生产与人的本质的关系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其唯物史观。在方法论转换和新的框架建构基础上,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得以形成、丰富和完善。

[关键词]历史发生学;视域;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

精神生产理论在马克思唯物史观形成中具有重要地位,马克思通过精神生产理论阐明了其唯物史观,又通过唯物史观科学化其精神生产理论,对精神生产研究贯穿了马克思理论体系的始终。但是,长期以来,这一理论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以致影响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完整性、科学性的表达。究其原因,一是资料不够详尽,受写作宗旨和历史使命限定,马克思本人对精神生产并未详尽展开,在其思想中阐释的完整性不足。二是研究方法、思路的不足,无视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的历史发生性,割裂了其思想的连续性,缺乏一种整体性、系统性研究思路。作为一门科学理论,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有其生成发展逻辑,从历史发生学视角解读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澄清概念,理清思路,对于形成统一认识,科学把握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的内容体系及其实质,完整准确地理解唯物史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的发生学视域

发生学源自于自然科学的范畴,是主要探讨生物包括人的发生发育过程的一门学科。近代发生学方法形成于17世纪,是“探索自然界万物起源、发育、演化的阶段、形态和规律的方法”。后来研究逐渐从自然科学领域发展到人文社科领域,并形成了社会历史研究中实证主义和思辨哲学两种主要类型。马克思主义历史发生学方法论将上述两种类型发生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它建立于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基础之上,是一种对现实的历史性理解和说明的方法。它从现实的人及其社会实践出发,“把历史的过程与结构有机结合起来”,“把研究对象作为发展的过程进行动态的考察;有分析地注重考察历史过程中主要的、本质的、必然的因素”。它通过把握事物的历史前提、演变进程和内在规律,深入把握事物的本质,克服了实证主义及思辨哲学方法论长久以来形成的理性与实证、历史与逻辑的对立与矛盾,因而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的研究方法”。

“在唯物史观中,‘发生’这一范畴本身的内涵比形式逻辑所要求的要丰富得多、复杂得多。”跟以往的发生学不同,马克思主义历史发生学以其独有的丰富内涵和思路方法为研究和阐释社会历史现象和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框架模式和发生学的分析视角与工具。在思想研究方面,以往社会科学研究基本沿用“静态”方法,即把各派思想“作为一个结果,一种状态,一个抽象的点来研究”,历史发生学与这种方法不同,它通过“动态”地把握,将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及理论逻辑有机统一起来,为研究社会性、历史性、过程性的思想提供了新的思维方法。

在长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基于当下的需要来演绎哲学史的解读是一种常见方法,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通常都是以唯物史观和辩证法指向为理论支点,这无疑是正确的,但如果仅限于这样一种发展过程,就会把马克思复调式的哲学发生路径还原成某种同一性的线索,阻碍唯物史观丰富内涵的阐发。事实上,任何哲学思想的产生有其理论起点和发展过程,与哲学家本人及其历史环境及前人的精神遗产和同时代人的对话交流不无关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也不例外,在这个过程中,有对话,有超越,有阶段性发展,也有螺旋式上升。这里的对话,不仅包括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也包括亚当·斯密和李嘉图,还包括萨依和李斯特,是一个历史形成的过程,也是一个基于实践的发展过程。而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仅仅视为其指向科学社会主义需求的理论支点无疑会深陷“现代性条件下的历史预设观”批判的诟病中,陷入静态的、平面的同一化解读。只有以真实的思想史研究和科学的方法论为基础,才可能使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丰富内涵得以阐发,本质得以真实呈现并真正成为指导现实社会发展的精神财富。特别是在唯物史观遭遇挑战时,应对关于唯物史观的曲解、误解和诘难,发掘新的历史认识论和方法论,对重新认识和发展唯物史观具有特殊重要的价值。马克思主义历史发生学的方法论意义就在于此。

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产生发展于唯物史观形成进程,深化其理论研究对于全面科学理解唯物史观,还原二者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历史发生学在完成这种还原上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判断历史的功绩,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研究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也是如此。准确把握马克思的精神生产理论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有着怎样的贡献,首先要了解前人关于精神生产的认识,运用历史发生学方法,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提出了怎样的理论需求出发来认识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价值,结合马克思本人在理论发展过程中的个人转变,探寻其研究思路和逻辑理路,从思想的历史发展中以动态的、联系的观点科学地认识和把握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的丰富内涵,“从一定的社会形式”出发,而不是“从抽象的概念出发”,认识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的历史性、发展性特点,这不仅可以避免静态地、孤立地就概念而概念的研究,也有利于避免精神生产理论研究的零碎化、孤立化,科学还原精神生产理论在唯物史观中的原初面貌。

二、发生学起点: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的研究缘起和理论关切

从发生学来看,马克思走向社会时遇到的社会困惑及由此而来的理论信仰危机,生发了其立志要彻底批判改造社会,实现理想社会并设计通往理想社会之路。这构成马克思主义创立的直接动力源,决定了他理论研究的特殊起点和元意图。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就形成于为之终身探求的过程中,是在与前人思想交流交锋中,在吸取了同时代人的精神生产理论营养和新的实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并成为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

人类关于精神生产的思考与认识由来已久,它与人的意识活动紧密相关,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泰勒斯,经由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自觉研究,到亚里士多德时期达到了古代精神生产研究的最完备状态。近代以后,随着新的生产方式的建立与自然科学进步互动,近代科学思想的空前繁荣,精神生产的新课题应运而生,培根和笛卡尔从认识论和方法论角度为精神生产研究提供了认识工具和理论基石。培根强调“知识就是力量”,并确立了精神生产任务和价值判定标准、手段工具和方法。笛卡尔深入论证考察精神生产的能力问题,方法问题,他的“观念来源于心灵的直觉”,“我思故我在”开启了认识论中心和认知主体论哲学。“精神生产”作为一个范畴的正式提出最早始于经济学家李斯特,他提出“精神生产者的任务在于促进道德、宗教、文化和知识”。这些研究成为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的研究基础。马克思研究精神生产理论,其理论旨趣及研究思路主要聚焦于以下问题:

(一)关于精神生产是不是生产性劳动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带来了西方经济迅猛发展及社会的进步,也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研究财富的增长与社会劳动的关系为时人关注,并由此形成了重商学派(认为社会财富是从人们的商业活动和货币的流通中产生)和重农学派(认为农业劳动是创造财富的唯一活动)。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典型代表亚当·斯密把蕴含于具体活动中的劳动理解为财富的源泉,这里的劳动是从具体规定中抽象出来的劳动,这就超越了创造财富的具体活动,化解了重商与重农之争。斯密认为生产劳动是与交换价值结合在一起的,精神生产是非生产性劳动,它不能生产价值,也不能用于交换。萨依认为,精神生产因“精神产品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属于生产性劳动。李斯特认为斯密在精神劳动性质问题上的认识有局限性,他认为“财富的原因与财富本身完全不同”,财富起因于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精神资本),后者决定国家生产力发展。可以看出,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研究精神生产主要着眼于物质生产,探讨精神生产是不是生产性劳动,即是不是财富的来源。

马克思认为,对精神生产的性质认识不清是古典经济学家的主要错误,因此他批判前人精神生产理论是从“精神生产是不是生产性劳动”入手的。马克思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着手从物的角度来研究精神生产,不仅如此,马克思超越前人的地方在于,他不仅从物,更从人的角度探讨精神生产。他认为精神生产是人的“真正的生产”,就是从人与动物相区别的角度提出的。他批判斯密关于精神生产的非劳动性思想,指出考察精神生产不能脱离一定的历史形式,认为萨伊、李斯特等关于精神生产是生产性劳动的一般抽象的表述,其根本错误在于陷入了对生产性劳动及生产劳动者的不加分析和甄别的描述。在此基础上,马克思结合社会化大生产趋势对精神生产的功用、精神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及精神生产各要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释,形成了其全面、科学的精神生产理论。

(二)关于人的类本质是不是精神生产(活动)

17-18世纪,生产关系变革极大促进科技进步,社会思潮与科学技术相与为用,精神生产空前繁荣。在这样的背景下,德国古典哲学家开始把精神生产理解为人类能动的实践活动,无论是康德的“实践理性高于理论理性”,还是黑格尔的抽象的绝对心灵、绝对精神,归根结底,理念和实践都不过是人的“认识的理念”的本能。费尔巴哈认为,理论与实践是统一的,但他把人理解为生物学、生理学上的存在,由于没有发现人的社会活动,他的论述始终未能接触到作为人的生产劳动的实践活动。

古典哲学思想从人的角度考察了精神生产,从理性的角度来理解人,把理性等精神活动当做人的类本质是其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从“人是理性的动物”到“理性是人的本质”,再到“人为自然立法”,都是如此,黑格尔提出人的类本质就是人的劳动,但是他把一切劳动归结为精神劳动。在古典哲学家那里,人被凸显出来,但又片面强调人的精神生产,没有把握精神生产背后的更为本质的物质生产。他们也看到了实践,但仅限于道德实践或思维实践,陷入难以解说的矛盾中。马克思从已有的理论前提出发,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只有通过实践才可以实现。马克思确立了人的本质是体现在社会关系中的类本质,社会关系形成于人的社会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在类本质的实现中,共产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三、研究机理及运行:历史发生学视域下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内涵与特征

从发生学来看,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是在批判继承前人精神生产思想的基础上,在现实社会实践及个人世界观转向的背景下形成的。马克思所处的时代,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与社会矛盾的凸显并存,特别在后期尤为明显:经济危机发生频仍,社会贫富差距加大,社会矛盾日益突出,英国的宪章运动、法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是这一时期社会矛盾的持续激化和日益突出的集中体现。马克思认识到,哲学任务更重要的是在于改造世界。马克思积极投身国际工人运动的改造世界的实践,新的革命实践和社会运动需要新的更为科学的理论指导,这成为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最直接的现实动力。随着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形成,马克思对精神生产的认识日臻完善,逐步形成了科学的精神生产概念与范畴。

(一)发生学坐标:时空与思维交织中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内涵

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的形成经历了一个较长发展时段,早在其博士论文中马克思已有论及,但从现有的材料看,马克思最早明确提到精神生产是在《神圣家族》中,“在直接的物质生产领域,确定某物品是否应当生产,即确定这种物品的价值,这主要取决于生产该物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甚至精神生产也是如此。”马克思提出“精神生产”概念,首先是作为和物质生产相类比而提出的,因此一出场就将其置于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此前,亚当·斯密以“劳动时间”的科学尺度来把握物质生产并将之延伸到精神生产,马克思更进一步阐明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关系,为将剩余价值和精神生产理论相结合提供了基本理论前提。“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马克思认为,物质活动是人的精神活动的基础,精神生产是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才从物质生活中分离出来,是人的物质活动的反映与产物。可以看出,马克思是在探讨物质生产及其价值判定,物质生产与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的关系中引入精神生产概念的,用其说明物质生产和物质活动在物质与意识关系中的基础性地位,因而是在论证历史唯物主义中引入精神生产研究的,一开始就建构于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并在唯物史观的不断阐发中逐步完善丰富其精神生产理论。

“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各种观念形态”,这种历史观为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提供了方法建构和思维建构。精神生产是在马克思唯物史观形成进程中重要的概念和范畴,因此理解和把握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首先要从历史唯物主义视野来看其理论形成,它是在与唯物史观相辅相成中互动发展的,其理论有一个不断丰富完善的过程。其次,从唯物史观下的社会整体性视域出发来认识作为社会生产重要组成部分的精神生产,其是在与其他社会生产的互动共融中相互依存、相互发展的,离开了社会整体性,离开了社会生产的其他系统,精神生产研究便失去了基础、支撑和动力,难免陷入孤立的文本解读。

(二)发生学机理:新的框架建构和研究方法转化

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是伴随其唯物史观的形成历程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具有历史形成性中的变动性和复杂性特征,静态的、预设的历史还原法难以全面准确地把握其理论内涵,离开了其生成语境,无视马克思精神生产的方法论转换,断裂其生成的连续性,从中各取所需,就会陷入各种不同争论甚至悖论中。

1. 从系统论来看,社会整体性是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的一个重要研究框架

从唯物史观整体性出发,马克思提出了包括物质生活生产、社会关系生产、人的生产、精神生产等在内的社会生产系统。马克思认为,整个历史就是建立于统一于生产、劳动、实践物质基础之上的生产的运动,其中物质生产起决定作用。马克思发现了精神生产的社会基础,走向历史唯物主义。在社会大系统中,人类自身再生产是整个人类活动的基础和根本目的,物质生产是整个社会生产的基础,物质生产的过程形成社会关系,在一定物质生产基础和一定社会关系之上形成精神生产,在精神生产中人们以思想关系形式、以观念形态生产着自己的社会关系,推动着物质生产历史发展。可见,精神生产与其他社会生产系统的互动作用构成了社会有机体的生产运动。这一过程也是社会关系再生产的过程,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马克思提出了三大生产同时也就是社会关系再生产的过程。马克思用“四种生产”及其内在联系研究了社会系统的延续和运动,在唯物史观的社会建构中阐释精神生产运动,并对其做了唯物史观的科学阐释。

2. 从方法论来看,由人本主义向历史唯物主义转换,实现了由认识论向实践论的转化。

马克思在阐发唯物史观的过程中形成其精神生产理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给理论阐释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与动力。在认识论上,马克思以实践回答了人类认识的可能性,从而解答了认识论关于思维的核心问题。他在社会实践中理解人类社会,“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但这里所说的人们是现实的、从事活动的人们”。马克思继承了前人的主体性哲学及西方近代认识论的主观能动思想,以物质活动为基础,把唯心主义的抽象的能动性转化为现实的人类历史活动的能动性,完成了由认识论向实践论的转化,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在深刻剖析物质生产本身的基础上,马克思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法来说明社会历史的发展,他摒弃了人本主义的立场,对精神生产的认识,也建构于这个基础。首先,马克思从实践出发来说明社会历史,认为精神生产是具体的、现实的人的活动,生产力和交往形式制约其发展。其次,从生产力的发展立场阐发精神生产的产生。马克思阐明了生产力、分工和精神生产之间的关系,认为真正的精神劳动只是分工的结果。最后,用物质生产关系阐明精神生产的性质。这样,马克思通过唯物史观的确立,在批判继承前人精神成果的基础上对精神生产作了科学的阐释。

(三)发生学逻辑运行:贯穿于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的基本范畴设定

马克思关于精神生产基本范畴界定,更为集中凸显了历史发生学视域下基于问题研究的研究旨趣和方法论特征,体现了唯物史观的逻辑方法,具有建构于唯物史观基础及社会整体视域下的科学性、整体性特征。

1. 关于精神生产的主体与客体

在马克思那里,精神生产是作为与物质生产对应的范畴而存在,这种内在规定性决定了其必然表现为生产主体与生产客体的运动过程。首先,人是精神生产的主体。作为能动性的主体,其作用发挥取决于精神生产过程中人的基本状况和生产能力。一定的主体总是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人类社会早期的精神生产,由于物质条件和人的精神生产能力低下,作用极为有限。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分工的发达,精神生产在人类历史中的作用不断增长,特别在知识经济条件下,随着人的精神生产能力迅猛发展,精神生产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日益上升。其次,精神生产的客体或对象,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与人在内的客观世界。客体的范围取决于特定社会条件下主体的精神生产素养和能力。自然界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和“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和工具”而存在,这里的生命活动涉及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精神生产活动。人作为精神生产的客体是指外在于精神生产主体的客观存在。

2. 关于精神生产的形态与方式

作为一个历史范畴,精神生产在不同时代具有不同内容。一般地说,精神生产主要包括意识、宗教、政治、科学、艺术、科学技术(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等。在形式形态上体现为物质和精神,以出版社的书籍、艺术家的绘画等表现出来即是物质形式;以艺术家的演奏、演员的表演等无形地表现出来是其精神形式。精神生产形态受到物质实践制约并随着物质实践发展不断发展。马克思从与物质实践的关系入手探讨精神生产,他说“精神”一开始就很倒霉,受到物质的“纠缠”,这里的精神生产不仅包括内容和形式,还包括精神生产方式和手段。精神生产方式的革命性变革对人类精神生产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尤以科学技术最为突出。

3. 关于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

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是社会生产的不同表现形式。任何时候,作为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基础的物质生产,是社会的精神生产发展的基础。精神生产的历史与发展离不开物质生产的基础。马克思从物质生产来解释精神生产,认为精神生产状况、形式和性质是由社会的物质生产方式决定,并且会反作用于后者,人类社会就在这样的辩证运动中不断向前发展。随着社会文明进步,社会的精神生产在社会生产中地位不断上升,科学技术在现代条件下已成为直接的生产力,作用于社会的物质生产领域,精神生产对物质生产的巨大促进作用急剧增长。

总之,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奠基性理论,有其形成发展逻辑及演进过程,仅从文本学意蕴或历史还原法难以体现和反映其理论全貌。运用历史发生学方法综观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在纵向上呈现出其对前人及自身理论的辩证否定和扬弃过程,从横向上审视,其是在与唯物史观其他理论相互渗透、相互支撑、相互统一构成的有机整体中汲取养分,对于全面历史地还原马克思精神生产的理论内涵、特点,释放出马克思主义原生态理论的思想魅力与阐释力度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还原唯物史观原貌,彰显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同时深化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规律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


职称
论文

期刊
发表

加急
见刊

写作
咨询

课题
专答

编辑
顾问

关注
我们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