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科技园科技服务合作治理模式研究 ——— 以重庆北碚国家大学科技园为例

时间:2018-02-02 编辑整理:汪艳霞 来源:早发表网

0 引言

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明确要求提高科研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 。 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支撑和科技服务业的核心载体 ,科技园区亟需整合碎片化的科技资源 ,不断提升科技服务的“量”与“质” 。 2014 年 ,国务院《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 ,到 2020 年要基本形成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科技服务体系 。 2015 年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

院办公厅《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提出 ,要健全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和政府引导机制 ,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 ,最大限度地激发企业和市场活力 。 在此背景下 ,关注市场 、政府 、高校如何通过资本拉动组建新型科技服务组织 ,实现政策 、智力 、资本等核心科技服务耦合 ,是可行的探索方向 。

1 科技园科技服务模式演变

20 世纪 80 年代 ,天使基金 、风险投资家等专业化金融服务组织在科技园区内兴起 。 每次技术变迁都会引发新产业兴起 。 科技服务组织集聚进一步推动行业细化分工 ,专业人员的服务因业专而日进[1]。 21 世纪 ,新技术 、新行业不断涌现 ,产品生命周期日趋缩短 。 企业多元化 、个性化服务需求升级 ,科技服务分工细化 ,科技服务链不断延伸 。 为达到效益最大化 ,参与服务链分工的科技服务组织会对某个或几个服务链环节进行专业化 、模块化分解 ,并在联结基础上使其网络化 。科技服务组织间通过高效的竞争与合作 ,组合资源优势并形成高度灵活的专业化服务协作联盟[2 ]。 例如 ,企业孵化器主要由政府机构 、非营利性经济发展组织及学术机构构成 ,是政府推动下的非盈利组织[3]。 企业加速器是以具有盈利能力的企业实体和风险投资为主 ,由学术机构 、政府组织 、经济发展组织等多元服务主体构成的企业关系网络 。 政府在二者间发挥不同的作用 ,政府对加速器发展发挥协助作用 ,市场则发挥主导性作用 ;政府对孵化器发展发挥关键作用 ,市场则发挥协助作用[4 ,5 ]。科技服务分工加速知识和经验积累 ,在专业化基

础上实现规模报酬递增 ,但分工层次的增加也带来了交易成本的上升[6 ]。 Baldwin 与 Clark[7 ]认为 ,对具有可分解特性的科技服务系统各部分联系规则进行创造性分解和再整合 ,可以实现科技服务系统创新 。 科技服务组织作为科技服务业的一个模块 ,在进行动态联盟组合时 ,可以按需装配 ,实现多层次动态组合 ,提高组织应变能力和应变效率 。 同时 ,科技服务组织通过动态联盟价值模块整合 ,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费用 。 分工的外部性和报酬递增规律促使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聚 ,而集聚效应又进一步扩大市场范围 ,促进分工利益的实现 ,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市场交易率[8 ]。科技服务模块体系中各功能模块间的松散耦合为科技服务组合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9]。 人类所有进步都来源于合作[10 ]。 在科技服务多元治理主体并存的条件下 ,政府治理 、公众参与模式的替代模式应当是一种合作治理模式[11 ]。 科技服务合作治理是指政府 、市场 、社会等多元主体基于特定的互惠性目标[12 ],在自主 、平等的基础上 ,进行资源整合 、配置优化 、功能协同 、利益共享 ,形成覆盖创新服务链的优势生态格局 ,是一种基于能力和关系的合作治理结构[13 ]。 科技服务合作治理力求促进政府 、科研院所 、公众 、私营组织与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内生联结 ,形成完整的价值链图谱[14],激发各类科技服务主体的创新创业活力 。目前 ,科技服务合作治理仍处于探索阶段 。 重庆

市北碚国家大学科技园(以下简称“科技园”)位于重庆市北碚区 ,于 2004 年被正式批准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 。 该科技园在建设过程中不断探索 ,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和自身发展需要 ,引进民营企业作为园区运行的市场主体 ,形成由深圳东南集团 、重庆市北碚区政府 、西南大学三方(大学依托 、政府支持 、企业运作)共建办园模式 ,整合创新资源 ,建立发展平台 。 充分发挥校 、地 、企合作建园的优势 ,探索混合制经济在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发展中创新服务的新模式 。综上所述 ,本文以科技园为研究对象 ,采用扎根研究方法 ,剖析混合制模式下科技园科技服务的发展路径 、特色优势及发展趋势 ,以期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有所助益 ,为实践应用提供借鉴 。

2 科技服务合作治理模式探索

2 .1 资料来源

本文数据主要来源 :① 科技园网站 。 从网站搜集科技园的发展历程等相关资料 ;② 重庆市政府新闻发布会 ——— “北碚区首届科技人才活动周”中北碚区政府 、西南大学 、科技园等负责人的直播文字 ,从中获取相关资料 ;③ 从内部访谈中获取的相关信息 ,以及科技园的介绍册 、《重庆市北碚国家大学科技园通讯》等资料 。

2 .2 科技园发展历程

2002 年 5 月 ,科技园经科技部 、教育部批准建设 。2003 年 ,注册 3 000 万元成立重庆市北碚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技园公司”) ,其中原西南师范大学占股 85% ,北碚区政府占股 15% 。 2004 年 ,科技园公司进行第一次股权结构调整 ,其中原西南师范大学占股 65% ,原西南农业大学占股 20% ,北碚区政府占股15% 。 2008 年 9 月 ,教育部同意西南大学转让科技园公司 75% 的股权 ,按照法定程序 ,科技园公司进行了第二次股权结构调整 。 调整后 ,北碚区政府占股 90% ,西南大学占股 10% [15]。 2009 年 ,西南大学成立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中心 。 2010 年 3 月 ,深圳东南集团入驻科技园公司 ,科技园公司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了第三次股权结构调整 ,西南大学 、北碚区政府各占股 10% ,东南集团占股80% 。 科技园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 ,同年 4 月 ,科技园管理委员会进行了人事调整 。科技园公司坚持市场导向 ,独立管理和运行 ,结合大学的综合智力资源优势 、政府的政策资源优势及其它社会优势资源 ,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功能 ,促进技术创新研发与成果转化 ,打造科技企业孵化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综合服务平台 。 历经 10 年的发展 ,科技园被授予重庆市科技企业孵化器 、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 、重庆市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 、重庆市创业孵化基地等称号(见表 1) 。 同时 ,科技园公司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 ,积聚创新金融资源 、信息资源 、技术及人才资源 ,积极构建基于云计算应用的创新科技服务一体化 、线上线下协同的“易企”服务平台 。

2 .3 合作治理结构

科技园合作治理结构一方面表明正式决策权的归属 ,另一方面反映成本和收益分配情况[16 ]。 为确保科技园的建设发展符合科技部 、教育部对大学科技园的功能定位 ,科技园采取大学依托 、政府支持 、企业运作的建设发展模式 ,由西南大学 、北碚区人民政府和深圳东南集团三方联合组成科技园管理委员会(宏观指导层) ,负责科技园建设 、宏观指导 、管理监督工作 ,并对重大问题进行指导 、协调和咨询 ,明确三方各自职能与责任 。 其中 ,科技园公司(中间管理层)作为科技园的建设业主及市场化运作载体 ,在科技园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下对科技园进行整体规划和建设(见图 1) 。 科技园管理委员会作为管理决策机构 ,指导制定园区发展规划 ,负责管理运行和利益协调 ,研究重大事宜与督导落实 。 在管委会的协调与领导下 ,科技园公司负责基础设施建设 、基本公共孵化服务配套设施建设与能力建设 。 其经营范围包括规划整治 、招商引资 、科技投资 、科技企业培育 、高新技术产业中介服务 、技术开发 、技术转让 、技咨询 、技术培训 、科技孵化基金管理等 。在治理过程中 ,校 、地 、企三方相互渗透 ,跨越组织边界融为一体[17 ]。 从建设初期的各方磨合到各方互信融合 ,科技园管理黏合形成园区发展管理运行机制(组织决策制度 、重大事宜会商制度 、管委会主任例会制度等)和利益协调机制 ,承担了管委会研究重大事宜与督导落实的职责 。 西南大学在科技园设立西南大学科技

园管理中心 ,负责学校与科技园间的科研成果转化 、创新创业政策的无缝对接 。 区政府在科技园建立第二行政服务中心 ,工商 、税务 、质检等一站式服务在科技园落地 ,搭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 科技园公司作为园区市场化运营主体 ,负责园区的硬件环境建设 ,提供企业增值服务 ,并负责孵化器领域专业人才培养 。

2 .4 合作治理制度

科技园公司充分发挥科技园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作用 ,建立健全组织制度和重大事宜决策例会制度 。 在制度方面 ,每季度召开一次管委会主任办公例会 ,就科技园的重大发展问题进行协商 ,强化三方紧密合作 ,确保科技园规范运行 。 重大招商项目设定入园标准与入园管理办法 ,逐步建立健全公共服务管理制度 。 现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资金使用管理试行办法》 、《大学生创业基金管理暂行办法》 、《关于推进分园建设及产学研基地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制度 ,在规范管理工作的同时 ,可推动各项管理与服务工作顺利进行 。 当前 ,科技园已形成政策咨询 、公共服务平台 、专题培训 、创业辅导 、投融资 、信息宣传 、人力资源 、中介代理等 8 个服

务板块 ,以及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 、重庆市(示范)众创空间 、重庆市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等 15 个公共支撑平台 ,为科技成果转化 、创新创业 、科技孵化平台能力提升及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

2 .5 合作治理成果

在创新 、引领 、协作 、发展理念引导下 ,科技园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重点产业发展方向 ,依托西南大学的科研资源和人才资源 ,在政府政策引导支持下 ,实行市场化运营模式 ,服务管理能力不断提升 ,运作体系日趋合理完善 ,内生发展动力增强 。 科技园开启创业苗圃 + 孵化器 + 加速器的产业集聚创新创

业孵化模式 ,打造一条从孵企业技术创意 、产品实现到各个阶段产业化全覆盖的孵化服务链条(见图 2 ) 。在全链条孵化服务过程中 ,针对园区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各个阶段提供相应的配套服务 ,满足企业实际需求 。

(1)硬件服务 。 科技园规划面积为 1 266 667m2,分设科教核心区 、工业产业区 、人才引进区三大板块 。2002 年以来 ,所有地块达到了“五通一平” ,基础建设规模已基本形成 。 截至 2014 年 10 月 ,科技园已累计完成园区投资 6 亿多元 ,已有建筑体量为 40 多万 m2,其中科技教育研发区 16 万 m2,人才引进区约为 23 万 m2,工业产业区为 4 .2 万 m2。 其中总面积为 8 .5 万 m2的科技创业中心 、3 200m2的缙云山软件园公办楼已投入使用 。 微 型 、小 型 、中 大 型 企 业 孵 化 楼 面 积 共 计37 000m2。 基于云计算应用的“易企”平台硬件设备投资完成并已上线试用 。 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一园多区多基地的总体规划 ,以科技园主体范围为核心 ,创业+ 工作 + 学习 + 居住 + 社交 + 消费 6 维并举 ,布局 6 个功能区 :创新创业智慧区(科技创业中心) 、商务办公综合区 、人才引进交流区 、休闲娱乐配套区 、创意交流集聚区 、创业综合服务区 ,加速吸引科技创业企业集聚 ,优化创新创业生态体系 。

(2)投融资服务 。 科技园拥有投融资服务功能 。

2013 年 ,科技园颁发《重庆市北碚国家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基金管理使用试行办法》 ,扶持园区内学生创业 ,分为无偿资助和短期资金拆借两种方式 ,支持额度为 2 ~ 5 万元 。 目前 ,共 18 家企业获得资助 ,其中无偿资助 15 家企业共计 30 万元 ,短期资金拆借 3 家企业共计 14 万元 。 除了大学生创业基金以外 ,科技园还设有500 万元种子基金 。 科技园在建立创业基金 、种子基金的同时 ,引入天使基金 、科技投资基金 ,与中信银行等机构建立合作关系 。 科技园公司构建的基于云计算应

用的创新科技服务一体化 、线上线下协同的“易企”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形成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创新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 科技园定期举办投融资接洽会 ,帮助科技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题 ,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搭建融资平台 ,拓宽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 。(3)中介服务 。 科技园已初步搭建中介服务平台 ,引进信誉良好的中介机构 ,为企业提供法律 、知识产权 、财务咨询等方面的专业服务 。 进入科技园的重庆进鑫财务代理有限公司为中小微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代理记账 、纳税申报 、代办工商税务登记 、税务申报 、税收策划 、企业财税管理咨询等服务 。 园区的中介服务合作机构汉之光华 ,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专利数据资源检索 、分析 、预警等服务 ,并建立专利托管服务平台 ,提供线上专利咨询 、培训等配套服务 。 入住科技园的重庆火把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寻找投资方 、合作伙伴以及市场资源 ,为高校科研群体 、产业企业 、孵化企业提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 ,包括投资咨询 、企业管理咨询 、电子商务等 。科技园定期举行智库沙龙 ,让企业与专业机构进行交流 ,了解投资 、知识产权等相关知识 。

(4)其它服务 。 科技园具有健全的物业服务体系 ,从基础服务到商业服务 、人文服务 、物业水电等 。 基础

服务包括日常服务(办理客户场地租用手续等) 、安全服务(物品出入管理等) 、工程服务(室内公用设备的维修及维护) 、环境务(公共绿化区域维护等) ;商务服务包括会务 、速递 、餐饮 、保洁 、维护等 ;人文服务包括客户联谊活动 、组织客户 、消防演习 、节日装饰及拜访等 。 此外 ,科技园有国家政策支持 ,如税收政策 、财政政策等 。2015 年 3 月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正案》 ,对原来的转化法进行了修正 ,使其更利于科技成果转化 。 根据相关政策 ,科技园形成了自身政策支持体系 。


职称
论文

期刊
发表

加急
见刊

写作
咨询

课题
专答

编辑
顾问

关注
我们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