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集群建设的发展要素

时间:2018-02-06 编辑整理:早发表网 来源:早发表网

集群化是多个办刊模式相近、领域相关的期刊通过整合,以期刊之间要有关联性、互补性和带动性实现集群模式下分领域的集约化经营与集约化管理的刊群出版模式,从单刊到刊群,不仅是量的改变,更是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的变革.从期刊出版业的发展趋势看,集群化已成为期刊做大做强的重要策略.爱思唯尔(Elsevier)、施普林格(Springer)、约翰威利(JohnWiley)等国外刊群的运营模式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2].《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指出,要建设专业学科领域内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学术期刊群,推动我国学术期刊整体水平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3].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的《关于规范学术期刊出版秩序促进学术期刊健康发展的通知》也指出,依托优质学术资源或优势出版平台,组建具有学术品牌影响力和综合发展实力的学术出版集团[4].集群化是期刊在新形势下生存、竞争、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就期刊集群化运行的要素进行分析,以期对期刊集群化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

1期刊集群建设的必要性

第一,优化出版资源配置.期刊集群以专业为基础,采取纵向或横向的兼并、重组和联合方式,组成跨行业、部门、地区的期刊社(集团),打破了封闭、分散的办刊模式,有效破解期刊单打独斗、力量薄弱、资源分散的局面,消除期刊当前严重的同质化和人力、物力、财力浪费的现象.期刊集群整合期刊的过程就是期刊出版资源优化的过程.集约化、集团化、专业化办刊,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了学术、人力等出版资源的重组与共享.而集群化能使单刊的优势放大,为单刊提供更多的资源、更好的资源平台,各刊通过资源互补实现借力发展,形成了产业群内部的一种自强机制,形成“互助共生”的办刊生态,推动期刊出版的“多快好省”和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提高.第二,产生规模效应.众人拾柴火焰高,规模化经营的一个最大优势就在于产生规模效应.刊群规模化出版所聚集的人才、技术、管理优势必将放大整体效益,产生期刊的积聚效应、增值效应、放大效应和品牌效应.易于在行业内形成巨大的影响力.知识资本只有在形成专业强势和适度垄断之后,才能充分发挥效应.集聚的期刊比孤立的期刊有更好的知识外溢渠道,形成专业化的知识供应网络,从而形成更大的专业强势、传播效应和更深的影响力.在美国,时代期刊群的《时代》《财富》《人物周刊》期刊对美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力完全可以和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相匹敌.反过来,规模效应又进一步吸引人才与学术等出版资源的聚集,有助于期刊出版质量的提升,期刊学术品牌的影响力更强.第三,数字化时代期刊生存和发展的要求.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品牌”的含义不仅是高质量的内容,更囊括了丰富多样的终端介质.数字出版具有不可比拟的信息推广力和影响力.数字技术为数字出版平台、数据处理流程和数字营销的打造提供了技术支持.数字化的出版方式需要期刊出版业的高度聚集,以及“全球化、规模化”的运行机制与之匹配,在出版资源共享、销售渠道开拓、集团品牌塑造、专业平台打造、知识价值深挖、对外合作交流等方面产生规模效应.出版业被认为是受新媒体冲击最大的行业,却也是受益最大的行业之一[5].传统期刊的出版方式已远远跟不上时代的节奏.期刊的发展必须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依托数字化、网络化的技术平台,以资源高度集中的集群出版方式,以专业,密集、个性化的服务内容,扩大知识信息传播的渠道与范围.因此,期刊的集群化是应对信息数字化时代的战略要求,是期刊是一种生态.

2期刊集群建设与发展的要素

期刊集群的建设与发展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而政策的导向、合理的规划、出版资源的整合、技术平台的打造,以及学术质量的把控是影响期刊集群建设与发展的关键.

2.1导向:政策支持

当前我国期刊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瓶颈,建设期刊集群是优化期刊产业结构、升级改造、提升期刊国际影响力的有效举措.期刊集群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政策的引导与支持.集群发展得越深入,需要政府介入的力量就越多.在期刊集群发展的初期,由于期刊市场发展不完善,中介组织缺位的情况下,宜采取“政府调控下”的集群模式,引导期刊进行区位转移、重组、转型,有意识地培育专业集群的建设与成长.一是要给牵头方以更多的权力.创新期刊运行体制机制,打破主管、主办、地区、部门、行业,法人等传统要素对期刊发展的藩篱,支持期刊集群建设主体开展跨地区、行业、学科重组,以及资源的整合集约,并及时推进集群的自发松散联盟向有法人资格的实体转变.二是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给集约化刊群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在期刊集群建设与发展的初期,资金是促使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保障,期刊尤其是学术类期刊的盈利能力非常弱,常常要长期依靠持续性的财经支持才能很好地生存与发展.三是完善期刊评价机制,建立合理退出机制.目前,期刊中大量质量低劣的期刊想方设法地生存,不仅浪费了出版资源,还助长了学术腐败.要通过评价体制改革使这部分期刊退出市场,为新生期刊和集群的发展期刊释放空间.

2.2关键:合理规划

①期刊规模适度.期刊适度经营规模的实质是期刊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和有效运行,形成机制灵活、运行高效、规模适度的期刊集群,取得最佳的社会与经济效益.期刊集群规模的大小与期刊专业领域的影响、期刊发展规划、资源配置状况等密切相关,尤其在刊群建设的初期,规模不宜过大,要在发展中建设,在建设中发展壮大.②专业结盟.虽然期刊集群的聚合有多种方式,但以学科为纽带,因办刊宗旨具有共性或互补性等特征而紧密联系,可集结形成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期刊群,顺应了期刊业的发展趋势,是当前我国刊群建设的核心形态和期刊做大做强的重要途径[6].这方面的典型代表是中国光学期刊网.目前,中国光学期刊网已整合国内95%的优秀光学期刊资源50余种,进入全球TOP1%网站序列[7],为我国期刊的集群化发展提供了一种可复制的样本.③以优质品牌带动集群发展.刊群中优秀的学术期刊是集群化发展的“龙头”,可利用一个或多个影响力非常大的核心品牌期刊牵头组建期刊集群,在专业领域或某区域鼓励一些层次相近的期刊联合起来,整合办刊资源,打造具有一定实力、规模、竞争力的期刊集群.以品牌期刊带动集群整体水平的提升,以规模优势、规模效应提升集群的社会影响力.

2.3基础:资源整合

①整合出版资源.期刊集群是对原有出版资源的整合优化,是出版结构重新布局和优化升级,集群要在原来的基础上根据发展规划对期刊出版结构进一步调整,是集中具有共性的生产和经营要素,以优质资源供给打造优质期刊,因此,期刊集群是一个“竞争、分工、协作”于一体的利益共同体,整体期刊集群的聚合是“神聚”而不是“形聚”.②优化出版结构.伴随着出版资源的整合,出版结构的优化是期刊集群升级改造提升影响力的必要举措.期刊集群应对出版供给、需求、投资、技术等结构进行内部调整,进行出版资源的配置与再配置,使集群比例协调、结构合理、整体升位.③专业细分,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是避免集群期刊同质化发展的唯一出路.各期刊应立足于自己的定位和特色,不追求普遍意义上的“大众化”,寻求特定信息的目标受众,细分市场,走“专、精、特、新”的发展路径,以内容的不可替代性,满足特定受众的需求.虽然目前的政策导向是发展高水平的期刊,但各层次学术水平的期刊有其存在的基础和需求,差异化也是期刊发展的要求.

2.4保障:自主专业出版平台

期刊的影响力不仅取决于内容,也取决于能够实现有效传播的渠道.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带来了期刊编辑工作的革命性变革,引发了编辑出版工作的范式转换.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数据密集性和开放性的学术传播方式催生着期刊信息传播的市场化、数据化、专业化、集群化.目前,期刊内容的传播主要是依靠商业数据库网站,部分英文期刊从数据制作到在线发布都依赖于国外出版商.这种搭载式的出版方式虽然降低了期刊出版主体运营与管理的成本,但泯灭了学术期刊的专业特征与审美旨趣.商业数据库网站虽然数据量大,检索功能强大,但是由于涵盖学科范围广,且网络发行平台与科技期刊的编辑出版完全分离,信息资源没有得到进一步地整合和深度挖掘,因而专业性和针对性不强[8].为适应期刊集群化发展的需要,期刊集群必须建设自己的集数字化采编、数字化出版、数字化发布、数字化服务于一体的出版平台,满足新型出版模式下期刊的优先出版、快速发布、知识挖掘、深度交流、互联互通等需求,以学科领域为导向为读者提供文本的导读,将分散在网上的科技期刊整合、集成到同一网络平台上,使其成为该专业领域学术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和窗口,能为作者、编者、审稿者、读者提供专业性、针对性、时效性、个性化、可定制的服务.专业学术领域学术期刊集群平台是整体化促进领域学术期刊协同发展的有力措施,对提升期刊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

2.5核心:学术质量

内容是出版的灵魂,质量是期刊的生存之本,内容质量是期刊的生命.没有高质量的作品,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就无法形成,期刊品牌就难以打造.无论出版载体如何变化,也无论出版技术如何更新,出版业永远是“内容为王”.期刊忽视了内容质量,只注重技术与形式,会“舍本求末”,期刊就丧失了灵魂.而“失魂”的期刊,免不了要“落魄”.尤其是作为期刊集群中起“领头雁”作用的“名刊”,是集群发展与壮大的“金字招牌”,是期刊的核心竞争力,是能使期刊在社会影响力中产生裂变效应的“品牌”,而打造与维持品牌的内核就是刊物的内容质量.期刊提供的优质内容,都是作者的智慧、编辑的劳动和期刊品牌力的结晶,因此,期刊集群在做好打造高水平的编辑队伍、集结一批高水平的作者队伍等工作的同时,要严守“学术质量是期刊生存与发展的根本”的办刊宗旨;严控把关学术质量、编校质量、印刷质量;维护好自己的品牌.


职称
论文

期刊
发表

加急
见刊

写作
咨询

课题
专答

编辑
顾问

关注
我们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