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郊农村“互联网+休闲农业”发展状况浅析

时间:2018-02-08 编辑整理:韩芳菲 常利娟 赵婷 马佳俊 李宝龙 胡勇 来源:早发表网

摘要:在农业转型升级、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背景下,京郊休闲农业近年来发展迅速,成为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领域。 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背景下,互联网逐渐渗入到休闲农业的各个环节。在休闲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 方面均引起了重大变革,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关键词:互联网 +;休闲农业;对策建议

1 引言

休闲农业是以传统农业为基础,融合了绿色生产、生态旅游、文化教育的一种新兴产业形态,是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与发展方向之一。休闲农业以带动农业经营消费、农民就业增收为目标,把农村产业、经济、文化结合在一起,打造农业体验、亲子活动、文化教育、美食娱乐、休闲减压等多元主题项目,研发创意产品,满足消费者的多元需求。

2 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的阶段与现状

2.1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的阶段

近年来,我国休闲农业随着农业生产能力的不断进步在不断发展,大体经历了4个阶段:萌芽期、繁荣期、规范经营期与创意发展期。目前,我国休闲农业正处于创意发展期,科技文化等社会人文因素被加入到农业产业链中,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与变革。张孟骅、刘芳等人在《北京“互联网+休闲农业”新模式探讨》一文中提出,当前我国休闲农业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产品、经营、管理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

根据以前学者的阐述,笔者将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分为:产生期、发展期、停滞期与创新期。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政府政策的不断扶持与引导,我国休闲农业无论是规模还是形式都得到了快速发展,从最初的生态农业热潮到后来的农业观光园、民俗旅游等发展形式,人文、科技、社会等因素不断融入到其中,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受时间、空间、科技发展的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对管理方式、经营方式的革新与发展也不断提出要求。近年来,许多观光园的收入急剧下降,游客接待的数量和质量停滞不前。

根据调查报告显示,以北京市为例,2010—2015年农业观光园数量较稳定,围绕1300个小幅度波动。高峰时期从业人员数量波动明显,从2010年的4.2561万人,快速增至2013年的5.0406万人,后又快速回落至4.2617。农业观光园就业吸纳能力有待提升。2010—2013年接待人次维持中速稳健增长态势,至2013年接待人次骤降,并在2013—2015年出现逐年负增长情况。2010—1013年经营总收入呈高速增长态势,2013年到达顶峰,之后发展停滞不前,2014年大幅度下跌后,2015年稍有回弹。

当前,我国休闲农业正处于停滞期向创新期的过渡期,发展急需创新与转型,如何结合当前社会环境,将模式的创新与政策的引导、消费者的需求、社会文化的发展相结合,是当前休闲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2.2“互联网+休闲农业”模式的产生与发展

21世纪以来,我国的科技得到快速发展,一个重要的标志是互联网的发展渗透到每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消费需求等越来越受到网络的影响。与此同时,互联网的发展也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对农业的宣传、销售等方面起到重大的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看重食品的安全性、保障性,追求绿色、健康的农产品,“农产品APP”、“休闲旅游APP”等软件的产生加大了人们对绿色农产品的认识,给城市人民与乡村农业搭建了消费的平台,互联网与农业的联系也随之不断加深,推动了“互联网+休闲农业”模式的产生。

2.2.1“互联网+休闲农业”模式的概念“互联网+休闲农业”是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休闲农业相融合,将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云平台等新兴技术融入到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体系中,打造生产科学化、销售多元化、流通便捷化的农业产业发展方式,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从而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业创新、加快农村现代化步伐。

2.2.2“互联网+休闲农业”模式的优越性

(1)减少经销环节,降低产品价格

无论哪种商业模式,同样品质的商品或服务,谁能够给消费者提供更低的价格,谁就更有竞争力。“互联网+休闲农业”模式就是利用网络的优势,去掉中间环节的效率收益,可以被农业主和消费者所分享,表现为农业主可能逃避中间商的压榨,消费者则可以从厂家直接获得更低的价格。以淘宝、“农业APP”等为代表的平台型电子商务快速崛起,减少了传统农业经销的中间环节,从而降低了产品的价格。

(2)搭建网络平台,拓宽销售渠道

销售渠道是连接产品和服务的载体,是企业将产品向消费者流通的路径。这个路径包括销售机构、代理商、经销商、零售店等。对产品来说,它不对产品本身进行增殖,而是通过服务,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对厂家来说,产品、资金、信息等均在销售渠道上流动,渠道越宽,流通越顺畅,带来收益越多。“互联网+休闲农业”模式为农产品的销售提供的更多的平台,拓宽销售渠道,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提高农业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3)树立良好形象,提高品牌效益

品牌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级的产物,良好的品牌有利于产品受到大众的了解,农产品也是如此,品牌形象树立起来,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给商品的生产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品牌的树立提高了农产品的形象,继而增强了人们对农业商家的信任,有利于农产品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占据优势。

(4)增进供需双方沟通,促进“按需生产”

农产品的生产者往往是居住在农村的农民,而消费者却是城市居民,两者之间缺乏沟通与交流,“互联网+休闲农业”模式为双方提供了交流平台,实现了供需双方的对接,生产者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调整生产规模,农产品生产由传统的“以产定销”向互联网时代的“按需定产”转变。

2.2.3“互联网+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

1)多形式交易电商平台模式

目前,很多农业观光园与农业旅游接待户在58同城、美团网、大众点评等电子商务平台发布信息,吸引消费者。生产者经营内容通过文字、图片等多种形式展现出来,同时发布优惠折扣信息吸引消费者。据统计,目前这几家网站上有关北京采摘、农家乐的信息超过3700条,今年1~7月成交额突破1200万元。目前互联网市场上农产品电商销售额排名中,阿里巴巴市场规模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其次为京东、一号店和中粮我买网,其中京东年交易额已超百亿。

(2)以数据为基础预测分析及产品开发

农业由于生长期长,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影响较大,市场预测偏差大,基于大数据支持的市场分析将大大提高市场预判的准确性。例如,在生产环节,作物的生长受到天气、降水、土壤、劳动力等多方面的影响,在统计技术不发达的时期,农民依靠经验种植,风险较高。而在以数据分析为基础的种植中,农民根据科学的统计结果选择最优方案,有利于规避风险。在消费环节,农户可以根据消费者采购农产品的种类与数量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确定第二年的种植计划。

3 “互联网+休闲农业”模式发展的问题分析

3.1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互联网是生产者与消费者沟通的重要渠道,生产者在互联网平台上进行产品信息公布,消费者根据已有信息进行消费选择。二者之间的有效交流与信息对称是促进消费的基础。

消费者在实施消费行为前,希望对产品的特点、质量、性价比、消费体验等有精确了解,生动形象的产品介绍具有较强感染力,能提高消费者的消费欲望,但目前各大电商平台往往对产品的名称、价格、内容等方面信息进行介绍,由于平台的硬性规定,商家无法对产品的独特性、差异性进行个性化展示,致使消费者的消费欲望降低,消费动力不足。

3.2从业人员对互联网的认识水平和应用能力低。

“互联网+休闲农业”模式的运行对农民的个人素质有着很高的要求,包括思想理念和电子设备操作技能等方面。当前农民的文化程度和认识水平相对较低,对互联网的功能认识不足,很难将互联网与农业联系起来,并通过网络对农产品进行宣传与销售。另外,普通农户对电子设备接触少,缺乏基础的操作技能,在没有专业人员指导下,很难进行网上销售。

3.3政府政策支持引导力度不足

在我国,任何一门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引导,良好的宏观环境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物质支持、政策补贴、融资引导和理念培育等帮助。“互联网+休闲农业”作为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之一,在专业领域内已被提出多年,但一直没有得到政府的重视,直至2015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在宏观上引导农民进行产业升级,但并没有具体的优惠政策。

政府政策制定与实施的滞后性是导致农业转型困难的重要原因。

4 促进“互联网+休闲农业”模式进一步发展的策略

4.1建立专属主题网站,提升品牌形象。

随着技术的进步,互联网的作用对农业的销售越来越明显,许多农村观光园的自然条件非常好,但只能通过网络媒介传递给消费者,例如百度地图、携程旅游等APP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有效进行买卖双方之间的沟通交流,休闲农业经营者应培养自己的品牌意识,注意网络媒介的推介作用,根据自身情况和消费者的需求及时更新网络信息,包括微信、微博、APP、相关网站等新媒体。针对新媒体模块化的要求,休闲农业经营者可以拓宽宣传渠道,建立专属主题网站,通过更多个性化、人性化的图片、文字、声音、视频等方式,对农产品进行宣传,提升品牌形象。

4.2成立农业科技组织,构建专业的人力资源体系。

休闲农业经营者的专业技术与服务能力关系到消费者的体验,“互联网+休闲农业”的发展需要构建专业的人力资源体系,包括专业的专家团队和具备各项技能的休闲农业经营者。政府应引导成立更多的农业科技服务组织,作为政府和休闲农业经营者之间沟通的渠道,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及时将政府的人、财、物等方面的政策支持传递给休闲农业经营者,并通过资源了解,引入专家团队对其进行专业的培训;同时,农业科技服务组织能将当前休闲农业的具体状况进行研究、分析,将情况及时向政府反馈。

构建专业的人力资源体系主要分为两方面:管理人员团队、从业人员团队。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应该从经营理念、网络销售模式、企业管理方式等方面进行专业培训,并注重业内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从业人员的培训包括,服务意识、服务理念的培训,以及接待消费者的服务礼仪等方面的具体培训。

4.3发挥政府服务引导作用,提供良好市场经营环境。

“互联网+休闲农业”作为新型农业的发展模式,市场的资源配置对产业的发展仍然发挥着主导作用,政府应加强对休闲农业市场的规范管理,对“互联网+休闲农业”模式提供更多的支持,规范市场经营,为新型农业的经营提供好的市场环境。另外,政府要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在农村基础设施方面,保证水电全通、卫生良好、交通通畅、wifi网络全覆盖等。在市场规划方面,通过政策扶持、立项补助提高农村休闲农业服务水平,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职称
论文

期刊
发表

加急
见刊

写作
咨询

课题
专答

编辑
顾问

关注
我们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