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界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评析

时间:2018-02-24 编辑整理:曹筱阳 来源:早发表网

    通过对美国媒体、智库、学界的考察发现,美国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意图、潜在效果、可行性的认识经历了从观察、观望到研究、应对的方向转变;美国许多学者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的顶层设计,美国应该对“一带一路”持包容的态度,建设性地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去,同时又对中国可能挑战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抱有高度警惕;基于此,提出中国应加强与美国的对话与交流,建立中美“一带一路”合作示范项目,拓宽两国的合作渠道,推动两国合作模式的创新,打造中美利益共同体。

 

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初,美国学界大都持负面看法或漠不关心,认为这将对美国的主导地位构成威胁。随着亚投行的成功运行,美国学界对“一带一路”的关注明显上升,态度也更加包容和乐观。从官方层面来看,自2017年特朗普上台后,美国对“一带一路”的态度变得更加灵活。2017年5月,中美达成新的贸易协定,美国认同“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性,改变了过去奥巴马政府的敌视和抗拒态度。2017年5月,美国特朗普政府派出亚洲政策主要决策者马修·波廷杰(MatthewPottinger)率领的代表团出席在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这也明显地释放了积极的信号。

 

一、美国学界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动因分析

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推动,美国学界对它的关注度明显上升。美国国家亚洲研究中心(TheNationalBureauofAsianResearch,简称NBR)在其2017年7月出版的《亚洲政策》期刊中专门讨论了“一带一路”问题,足见美国学界对它的重视。从整体上看,美国学者们对“一带一路”倡议有三种解释。第一种观点: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对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一种应对,以打破所谓美国在亚太地区对中国的“包围”和限制印度崛起。第二种观点:强调“一带一路”倡议的经济内涵。它源自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之后中国经济阵痛的自然发展,尤其是中国长期以来想要缩小内地与沿海地区经济的失衡;为中国钢铁、制造业之类重要行业的大规模过剩产能寻找出路;更为重要的是,中国要巩固其在全球供应和制造业中心的地位,在全球供应链网络的扩大中巩固自身的优势地位。在这种观点中,“一带一路”的地缘政治目标处于第二位,经济考量为第一目标。第三种观点: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从战略层面的综合考量,不断增强提升其经济、战略影响力和软实力,从而取代全球霸主美国的愿望的自然发展。

 

二、“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的顶层设计

美国学界对于“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的顶层设计这一问题主要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的“经济外交”或新经济战略。另一种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是中国的地区政策,更是中国实现“中国梦”的全球大战略。对于一些观察者而言,“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目的是获取经济收益,是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种延续,用以转移中国的过剩产能,开拓海外市场,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等;此外,则更加强调“一带一路”倡议背后的战略目的和统筹能力。


三、“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及其风险

  1. “一带一路”倡议将推动亚欧大陆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的乔舒亚·梅尔策教授认为,一个包括美国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rans-PacificPartnershipAgreement,简称TPP)将帮助亚洲国家降低“一带一路”带来的经济风险和战略压力。这主要体现在:TPP将扩大亚洲国家与美国的贸易机会,避免在经济上过于依赖中国;为这些国家提供更多的贸易和投资途径,将增加这些国家在战略上推回的空间,要求“一带一路”项目以最符合他们利益的方式运作。但是,随着美国特朗普政府退出TPP,“一带一路”倡议已经变成中国在亚洲地区拓展贸易和投资的关键倡议。特朗普政府退出TPP,对于要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egionalComprehensiveEconomicPartnership,简称RCEP)的中国来说是大好机会。未来,RCEP有可能成为以中国为核心的亚洲-西太平洋的自由贸易区的基础,而且“一带一路”倡议将会加快这一进程。

  2. “一带一路”倡议将重塑亚太地区国际秩序

    大部分美国主流智库都把“一带一路”视为对既定国际秩序的挑战,尤其是特朗普总统上台后,强调“美国优先”,退出TPP,倾向于双边贸易协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则在达沃斯论坛上高举全球化的旗帜,大力推动欧亚大陆的互联互通及基础设施建设。

  3. “一带一路”倡议将对沿线国家产生长远和持续的影响

    许多学者认为,“一带一路”倡议给欧盟带来新的契机。美国布鲁金斯学会菲利普·陆克(PhilippeLeCorre)教授认为,欧盟尚无针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统一政策。欧盟既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表现出很大的热情,积极谋求与中国在基础设施通联方面的合作,但同时对中国抱有警惕[13]。2017年5月,在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欧盟委员会(EuropeanCommission)副主席于尔基·卡泰宁(JyrkiKatainen)提出,任何将欧洲和亚洲联系起来的计划都应遵循包括市场规则和国际标准在内的若干原则,并应成为既有网络和政策的补充。目前,欧盟委员会对首个“一带一路”旗舰项目———贝尔格莱德-布达佩斯高速铁路展开调查,这也是欧盟谨慎态度的一个反应。


四、结语

    综合来看,美国学界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意图、潜在效果和可行性的认识经历了从观察、观望到研究、应对的转变。美国主流智库对“一带一路”的态度是复杂和多元的,以开放、包容的态度来看待“一带一路”的学者增多,但普遍来看,他们对中国仍有较大的疑虑。维持美国的全球主导地位,避免受到任何一个大国的挑战是长期以来美国外交政策的核心。“一带一路”倡议被许多美国学者认为是中国改变地缘政治版图、挑战美国全球主导地位的战略举措,强调美国对中国的警惕和猜疑不会放松。“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实施,既需要沿线国家的积极参与,也离不开美国的支持和参与。美国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国家之一,是冷战后全球规则的制定者和维护者,美国的态度和政策也会影响到其他许多国家的态度。因此,争取美国的支持和理解,推动中美就“一带一路”达成建设性的合作,对“一带一路”倡议及其未来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欢迎美国建设性地参与到“一带一路”倡议中来,本着开放、包容、共建、共享的精神,推动世界经济的良性互动和中美关系的良性发展;同时,也要警惕美国利用地区热点问题离间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阻碍“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因此,为更好地推动“一带一路”的发展,我们需要加强中美“一带一路”对话与交流,消除美国对“一带一路”的疑虑,争取美国的理解和支持;双方应寻求在较易入手的领域开展务实合作,通过建立中美“一带一路”合作示范项目,逐步引导更大规模的合作;拓宽两国在“一带一路”中的合作渠道,推动两国在合作模式上的创新,打造中美利益共同体。

 

职称
论文

期刊
发表

加急
见刊

写作
咨询

课题
专答

编辑
顾问

关注
我们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