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内部转移价格的研究

时间:2018-02-27 编辑整理:潘瑕 来源:早发表网

摘要:企业内部转移价格是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重要的内部决算机制,它会对企业财务管理中各部门的经济责任和业绩管理情况产生直接影响。进一步提高企业内部价格管理机制的科学性,有助于增强企业的内部管理效率,降低企业内部管理成本。本文围绕企业内部转移价格介绍了相关的内容,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措施。

一、企业内部转移价格制定原则

一方面,企业在制定内部转移价格时应当确保其跟成本有关的一切劳务往来和产品往来都进行了成本转账,借助于成本管理的形式,确保企业成本中心内部转移价格机制的形成。内部转移价格过程中的成本应当指实际成本之外的定额成本、计划成本、标准成本,这些都是企业成本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企业的成本转账,不管形式如何,都应当通过内部转移与投资中心和利润中心相关联,以此来确保企业在现行价格基础上进行内部转移价格机制的完善。合理考评业绩管理情况,减少企业价格由于不完全竞争可能导致人为管控的负面影响。

二、企业内部转移价格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 企业内部转移价格的合理性有待进一步提升。部分企业在制定内部转移价格时合理性不够,这主要是由于利益操控等原因所导致的。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往往是采用协商价格和转让定价法来完成。其中,转让定价法主要是依据成本基础和市场基础作为其定价基础。成本则包括标准成本在内的变动成本和成本加成。转让定价方法也包含了三种成本定价方法。这三种方法的制定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比较大。在宏观经济影响下,企业制定内部转移价格,往往受到经济主体追逐经济利益这一核心要素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往往采取对自己有利的内部转移价格定价机制。

部分企业在制定内部转移价格时,也具有比较强的主观因素。除上述影响因素外,我国外汇管理体制、避税需求以及利润操控等相关因素,也是影响企业内部转移价格制定的重要内容。这些因素都会对企业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产生不利影响。

(二) 企业在内部转移价格制定中存在价值链和销售风险。对企业价值链而言,内部转移定价始终贯穿其中。这就使得企业在内部转移定价制定中存在着交易双方的利润空间互相牵制的问题,进而导致利润空间预设比较大的一方挤压利润空间较小的一方。假如利润空间比较大的一方在利润挤压过程中,使得被挤压的一方预算极限被突破,就会导致企业产品制造丢失利益,进而影响到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难以确保生产任务的及时完成,进而引发潜在的生产危机。不仅如此,企业内部转移价格机制不科学,也会导致企业的销售风险加大。这就使得企业的生产成本由于人为因素上涨,进而导致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价格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并对企业的销售环节产生不利的影响,最终降低企业生产经营的利润。

除此之外,企业在制定内部转移价格时也会由于信息不对称问题而影响企业成本,产生一定的内生交易费用。对于企业来讲,在制定内部转移价格时,价格机制的产生需要将议价规则作为基础。在议价规则的前提下,实现交易双方的科学博弈和议价。企业在议价过程中,需要将企业内部转移价格跟自身的经营报酬、利润空间以及经营业绩等相关因素进行直接关联,进而对内部转移价格的科学性进行评估。当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出现交易时,就会由于各部门所具有的信息不对称性和自立性原因,导致企业各部门对内转移价格难以产生一致的意见。在这一情况下,需要企业高层进行管理协调。这一过程就会产生内生交易成本,最终导致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的增加。另外,在管理层和各个网点之间,由于信息层级制所具有的不对称性,使得企业内部转移价格配合缺失,人为增加了企业的内生交易成本。

三、强化企业内部转移价格管理的建议措施

(一) 企业制定内部转移价格相关制度和措施,应当具有系统性和全局性考虑,围绕公司发展需求和战略目标需要,对内部转移的定价进行合理确定。要立足于企业发展全局来制定转移定价政策,在内部转移价格制定过程中,需要全面围绕企业未来发展战略目标来进行布局,在制定过程中,应当积极发挥各网点的自主性,按照公平合理的基本原则,对各个网点之间以及网点与总公司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进行充分科学的协调。以此来减少彼此的利益冲突,形成利益共赢的局面。同时,企业管理者在制定内部转移价格时,重点关注外部市场已经形成完全竞争状态的成熟产品。对于此类产品,在制定转移价格时可以参考转移定价理论模型,通过准确的核算各个网点的边际成本,基于公司边际成本和网点边际成本总额一致的条件,科学的确定企业内部成本转移价格,进而确保企业能够实现最大经济利润。

(二) 要借助于信息化的管理平台,通过引入ERP管理系统,实现对企业内部转移定价的实时监控。信息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必然趋势,能够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增强管理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对于企业内部转移价格的管控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企业管理者要基于内部转移价格管理需求,积极引进ERP管理平台,实现对企业内部转移价格的实时监控。由于ERP管理系统具有便利性、及时性、实时性和整合性的优势,它能够基于对企业技术水平和实际生产经营状况的及时分析,通过预测市场环境,对生产计划进行科学的制定,进而确保管理的合理性,实现企业工作方式、工作内容的信息化对接。除此之外,ERP系统也能够对企业的生产物流状况实现及时的监管,进而通过对企业原材料、半成品和产成品的定期检查和数量核实,提高企业库存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并进一步推动企业投入产出过程中原材料管理环节的衔接。在降低企业制造风险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价值链的管理效率。企业管理者基于ERP系统,降低生产成本,科学的制定企业内部转移价格,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连锁形式的多元化和分销渠道的多元化,借助于广告载体进行有效的宣传和报道,有效推动企业市场效应的良性发展,减少库存风险。

另外,可以借助于企业内部的信息共享,打造内部系统中完全竞争的市场价格体系,提高价格形成的透明度,从而形成理想的转移价格机制;同时,进一步强化企业内部控制。企业管理者可以借助于信息化管理手段,建立健全相应的内部信息传递和共享平台。依靠信息共享平台建设,进一步强化系统内的信息传输和共享效率,减少因为信息不对称可能产生的内部转移价格交易费用情况,降低企业的内部管理成本。企业管理者可以进一步的强化会计管理系统,通过会计管理系统建设,进一步实现企业激励系统、业绩评估系统和决策管理系统的完善优化。通过提高管理决策的精准度和科学性,确保企业内部转移价格在各个网点之间都能够实现整个交易过程的激励和监控,同时,要确保制定的机制具有有效性。这也有助于建立企业财务预警机制和预算预警机制,进而实现企业内部资金的有效管理,进一步推动企业财务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需求。

总的来讲,内部转移价格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活动之一。内部转移价格管理机制的科学与否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了企业的资金流量以及各个业务部门的业绩和经营责任状况。企业管理者要进一步提高内部转移价格机制管理的认识,围绕企业的管理需求和发展实际,结合行业特点来科学的制定内部转移价格。在内部转移价格科学制定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各网点的自主经营权。通过进一步的统一经营目标,有效改善企业的财务管理状况,借助于会计信息化手段,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机制建设,转化企业内生动力为外部竞争力,从而在此基础上为企业健康持续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职称
论文

期刊
发表

加急
见刊

写作
咨询

课题
专答

编辑
顾问

关注
我们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