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家长共同撑起教育的蓝天

时间:2018-03-01 编辑整理:李洁 来源:早发表网

作为一名班主任,忙碌似乎是一种不可调节的状态。更可悲的是,忙碌的结果还可能造成有些家长的依赖心理、学生的抵触情绪。其实,若能艺术地动用家长资源,让家长真正地承担起教育的责任,有可能会对学生的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调整心态,明确责任

很多班主任对学生的事情大包大揽,觉得教育学生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又觉得家长不是专业的教育者,往往忽视了家长的教育作用。其实静下心来想想,教育是兼容并包的多元化文化,学校带给学生的是制度化、纪律化的集体教育,尽管有时会博采众长,但因为班级内人数较多,无法全面顾及,势必会忽略某个学生的某一方面。因此,班主任应该告诉自己,即使你认为家长的力量较薄弱,能够给予你的帮助也很少,但也依然不要忘了他们的力量,他们陪在孩子身边的时间更长,对孩子的了解远远胜过我们自己。这样,至少在出现问题时,你也会觉得自己不是孤身作战。总而言之,必须让家长明确自己在孩子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应承担的责任。

二、文化渗透,润物无声

在家校沟通中,家长会其实是一种最必要的形式,同时亦可产生明确可见的文化成果。在我看来,重视家长会和家长会文化的培养,可以增强家长的责任意识。我认为,班主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实践:

充分准备家长会

就初中而言,想要让家长能重视学校的教育,重视与班主任的配合,最重要的条件是让他对班主任感到认可并信服。想达到这样的效果,班主任就要充分展示自己的正能量,首先从召开家长会做起。

1.须提前礼貌通知家长会的时间、地点,孩子的座位号及家长须带的物品。

2.学生提前把临近考试的试卷和近段时间的作业用夹子夹好,摆放在桌子的左上角,并准备一支笔,让家长来校后能了解孩子近段时间的学习状况。

3.家长到指定座位后,教室里最好播放一些轻音乐,让家长在家长会前的等待时间里心情愉悦。

(二)主题选取为你搭建沟通桥梁

就初中阶段而言,可以分年级确定主题,班主任最好将初中3年每一年的工作要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

初一第一次家长会需加强家校沟通,因此,可以以展示为主。我将家长会主题定为“我选择,我信任”,让家长初次见面就从内心认可学校及班主任,为后来对学校的配合起到铺垫作用。初二时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我针对家长和学生召开了两次亲子共同参与的家长会,并将主题定为“我改变,我期待”和“爱在尽责,倾心沟通”。初三阶段要求学生静下心来,将主要任务放在学习上,备战中考,因此,家长会主题我选择了“净心·静心·竞心”。当然,尽量让你的主题明确,丰富多彩,会更加吸引家长的注意力。其他的主题还有“用心计划,轻松暑假”“态度决定高度”“未雨绸缪显智慧”……其实主题的选取会在一定程度上让家长明白他应该做什么,使学生和家长明白自己身上的责任和义务。

(三)家长是家长会中的主体参与者

我在实践中要求每位家长必须准备一个“家长会交流本”,这个本子的首页由学生完成填写,内容包括学生姓名、班级情况、班主任和各任课老师的姓名及联系方式、家长会召开过程中的纪律和注意事项(如关闭手机,不得迟到)。除了告知基本状况外,每次家长会需要家长做好记录,并在回家后与学生交流,最后完成对家长会的信息反馈,交回班主任处。也许并不是每位家长都能做得很好,但这也是他的一份“作业”,并且我会明确说明,希望家长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孩子做榜样。家长重视了与老师的交流,那么学生必然会更加重视自己的表现,也使得家校教育不至于出现断层现象。

当然,若想有更好的反馈效果,班主任可以多辛苦一些,在家长反馈信息后写上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三、因地制宜,单独培训

除了全体的家长会形式,必要时也可以采用单独培训形式。有些孩子的问题比较复杂,需要家长和老师给予更多的关心,那么便要因材施教,针对孩子的特殊情况来要求家长配合。“培训”的说法并不过分,因为家长并没有代替孩子上课,并不是非常清楚地知道如何帮助孩子。因此,班主任也可以礼貌地请家长来校,与之详细交谈,告知如何配合学校,配合老师。需要注意的是,班主任尽量不要摆出高高在上的态度,因为换位思考,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是同学中的佼佼者,也希望自己能把子女教育得出色,家长并非不想做,可能只是不知道该如何做。作为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我们需要教他们怎么做,如每天需检查孩子是否认真完成作业,检查后在上面签字;签字后翻到上次作业查看正确率,并督促改错;每天询问孩子在校情况,若有问题则及时与班主任联系;每周和孩子谈一次心,关注他的思想变化;每周在孩子的自我反思后填写自己的意见;每月给各任课教师打电话或亲自到校一次,询问孩子的情况;每次来学校见任课教师时需携带笔记本和笔……当然,在明确要求时应该态度诚恳,不卑不亢,让家长看到你的真诚,的确是为了他的孩子而付出,这样家长自己也会心甘情愿、心怀感激地配合你。

职称
论文

期刊
发表

加急
见刊

写作
咨询

课题
专答

编辑
顾问

关注
我们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