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定义批判性解读

时间:2018-03-19 编辑整理:王维霞 郝越 来源:早发表网

摘要:本文结合翻译定义的历史发展概况,对翻译界典型的翻译定义进行简要分析和认识论方面的批判性思考,并提出针对翻译本质的“绝对定义”与“相对定义”概念。“绝对定义”即根据特定目的,实现语言、符号间的话语行为或文本的转换,无需更多限定。“相对定义”则具有多元性,依据现实翻译行为而发展变化,指导具体翻译实践活动,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一、引言
翻译活动在人类沟通、文化交流、社会发展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翻译实践活动必然促使人类探求翻译活动的本质,以求更好地服务自身。从翻译活动之初至如今翻译学及相关理论的提出,翻译学术化进程可谓蓬勃发展,其社会地位越来越得到认可。本义旨在剖析翻译定义演变史与翻译定义实例,从而探究翻译本质以及对现实翻译实践活动的指导性价值。
二、“翻译定义”的历史观解读
“定义”即对于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确切而简要的说明。自人类翻译活动伊始,对翻译本质的探究从未停止过,翻译定义的学说更是纷繁芜杂。本文将翻译定义发展过程大致分为古代(1840前)、近代(1840-1949)、现代(1949以后)三阶段,并列举典型翻译定义,简述人们对翻译本质的求索之路。
1840至1949年间,中国翻译繁荣发展,相继出现了严复“信达雅”、鲁迅“直译”论、林语堂“美学”论、郭沫若“创作”论、傅雷“神似”说、钱钟书“化境”说等等,从不同角度丰富了对翻译本质的认识。从翻译理论与原则的角度进一步界定了翻译的实质,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如钱钟书(1979)说过:“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言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保存原作的风味,那就算得上入于‘化境’”。一定程度上指出翻译是原作与译作之间的“不生硬牵强”而“又保持原作风味”的转换。
现当代翻译名家们尝试多维角度探析翻译本质。张培基(1983.VII.)认为,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王宏印(2002)则更关注译者本身,发挥译者主体能动性,认为“翻译是以译者为主体,以语言为转换媒介的创作性思维活动。所谓翻译,就是把见诸于一种语言的文本用另一种语言准确而完整的再造出来,使译作获得与原作相当的文献价值或文学价值。
经分析古今中外有关翻译定义的论述发现,前人对翻译本质的论述虽千差万别,却有着内在一致性。其中“完全地移注”、“保存原作的风味”、“完整地重新表达”、“意义转换”、“准确而完整的再造”等字眼突出了翻译活动的一般性特征,即实现源语文本与目的语文本之间对等的转换,并得到了译界的普遍认同。此外,至今为止,就翻译本质问题依旧存疑,众说纷纭,并未得出一致的翻译定义,未明确翻译学理论建构,使翻译真正成为一门学术界认可的科学。
三、“翻译定义”的认识论视角解读
对于翻译能否被正确认识,是否具有可定义性,译界存在争论。陈大亮认为“翻译的不可定义性正在于它有无数个定义。无论我们怎么回答翻译是什么,在肯定一种可能的同时却否定了其他可能的存在。”(陈大亮,2007)现存林林总总的翻译定义与译界争论,似乎恰好佐证了陈大亮的观点。
翻译活动伴随着人类认识发展过程而发展进步,因此对翻译本质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某一个特定的时空,显然是错误的。本文认为“翻译”有两种定义:绝对定义与相对定义。“绝对定义”涵盖一切翻译现象,具有无条件性;而“相对定义”仅囊括特定领域、文本、作者、译者、读者、目的、文化环境下的变化着的翻译活动,具有条件性。
至今,各派学者都不能得出一个涵盖所有翻译活动的翻译定义,笔者认为原因是他们只从某一角度探究其所从事的翻译实践活动,并从中得出翻译定义,这一角度往往就成了定义翻译时的“条件”。让其所下“定义”只适用于特定环境。通过综述前人对翻译本质的种种认识,发现定义翻译的条件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文本内容对翻译定义的影响
更多关注文本内容“忠实度”的巴尔胡达罗夫认为“翻译是把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即话语)在保持意义不变的情况下改变为另外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巴尔胡达罗夫,1985)。显然,该定义仅仅局限在语际翻译,忽略了语内翻译和符际翻译,且将言语间“意义不变”的转换视作翻译本质的第一要素。不可置否,这种翻译定义准确限定了翻译中涉及语言学的部分,即文本内容上对等。(二)文化因素对翻译定义的限定
很多学者倾向于将翻译视作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关注的是信息传递的效果与文化传递性,而非言语内容本身。杨大亮和张志强撰文写道“翻译是设法将一种语言所传递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跨文化交际行为”。
四、结论
翻译活动的产生,促使人类孜孜不倦地探求翻译本质,试图寻找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义。反之,不断求索翻译本质的成果又回馈到翻译实践活动中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纵观不同时期的翻译定义,我们看到了翻译发展的清晰脉络,翻译是可被定义的,且对翻译本质的认识不断接近“绝对定义”,统领着众多译者的翻译实践活动;横向剖析影响定义翻译的各种条件因素,我们洞察到每种定义都有其存在的现实指导价值,都值得被肯定,同时又都有条件性,属于“相对定义”,指导着具体的翻译实践活动。
本文通过分析译界名家对翻译的认知发展过程,并对具体翻译定义进行批判性思考,创造性的应用“绝对定义”与“相对定义”理念来解释翻译本质的复杂性与发展性。翻译是不断实践着的人类活动,人们对翻译本质的探究也在不断深入、无限接近“真理”。但在特定时代、特定环境中产生的种种翻译定义同样具有价值,指导着当前的翻译实践活动。总之,翻译定义是可知的,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是单一与多元的结合,是一个发展的概念。


职称
论文

期刊
发表

加急
见刊

写作
咨询

课题
专答

编辑
顾问

关注
我们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