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安全学报》

期刊收录:
  • 万方收录(中)
  • 上海图书馆馆藏
  • 国家图书馆馆藏
  • 知网收录(中)
  • 维普收录(中)
立即咨询
《生物安全学报》是由华东昆虫学会于福建农林大学共同主办的省级期刊,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生物安全学报致力于涉及生物安全领域的学科发展,聚焦于生物安全领域各学科的前沿性与前瞻性原创性研...
  • 主管单位: 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华东昆虫学会;福建农林大学
  • 国际刊号: 2095-1787
  • 国内刊号: 35-1307/Q
  • 出版地方: 福建
  • 邮发代号: ----
  • 创刊时间: 1992
  • 发行周期: 季刊
  • 期刊开本: A4

《生物安全学报》(季刊)创刊于2010年,是由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福建省昆虫学会主办的昆虫学期刊。致力于涉及生物安全领域的学科发展,聚焦于生物安全领域各学科的前沿性与前瞻性原创性研究论文和综述论文,重点刊载: (1)入侵生物学学科发展的新理论与新假设;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特性与特征、入侵的生态过程与后果、入侵种与本地种的相互作用关系;生态系统对生物入侵的响应过程与抵御机制;生物入侵的预防预警、检测监测、根除扑灭、生物防治与综合治理的新技术与新方法。 (2)农业转基因生物的生态与社会安全性,安全性评价的理论体系,定性定量评估的技术与方法,安全交流与安全管理。 (3)农用化学品对生物急性/慢性毒性累加过程与效应,生物对农用化学品的抗性与适应性机制,毒性缓解、抗药性治理与调控技术。 (4)高端新技术(如生物改良技术、物理纳米技术、生化辐射技术等)产品潜在危害的识别与判定、安全性评价方法与技术指标。 《生物安全学报》同时开辟学术聚焦、科技论坛、政策通讯、科技书评等栏目,快速报道生物安全领域的新思想与新发现,鼓励针对学术新观点的辨析与讨论,提倡新思想的及时交流与沟通,发表科技著作的评述,交流生物安全的科技政策与行政管理措施。

刊物荣誉

《生物安全学报》是由华东昆虫学会于福建农林大学共同主办的省级期刊,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

中本刊所发表的论文多次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刊物转载和转摘,影响较大。2006年,本刊被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2008年,本刊被全国高职成高学报研究会评为全国高职成高学报核心期刊。窗体顶端

办刊宗旨

致力于涉及生物安全领域的学科发展,聚焦于生物安全领域各学科的前沿性与前瞻性原创性研究论文和综述论文

                                                                                                                                                                                                                                        《本刊坚持“立足首都郊区、面向全国城郊”、“立足本院、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宗旨,体现都市农业研究和职业教育的主题特色,走理论建刊、实践建刊和质量建刊的特色办刊之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报》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防灾科技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律,活跃教学与科研的学术风气,为教学与科研服务。窗体顶端

 

窗体顶端

坚持党的基本方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鼓励创新精神,突出实践性、地方性、民族性和学术性。窗体顶端

窗体顶端

坚持党的基本方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鼓励创新精神,突出实践性、地方性、民族性和学术性。窗体顶端

窗体顶端

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读者对象

读者对象是从事生物、农业、林业、医学卫生、动植物检疫等科研人员、院校师生、行政和生产科技工作者

收录情况

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

获奖情况

2013年11月本刊在福建省期刊协会举办的“2013年期刊优秀封面”评选中荣获铜奖;

2015年12月本刊作品“我国西花蓟马线粒体DNA-COI基因变异及群体遗传结构分析”荣获福建期刊奖优秀作品银奖;

2016年7月本刊作品“Wolbachia对苹果蠹蛾生殖调控的作用” 荣获福建期刊奖优秀作品银奖;

2017年11月本刊网站荣获第四届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网站。

《生物安全学报》往期回顾

 

《生物安全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2017年 第04期目录

综述论文

(259)云南菊科入侵植物入侵机制及其利用研究进展

王德艳;张大才;胡世俊;闫晓慧

(266)淡水螯虾生理生态学与环境毒理学研究进展

鲁耀鹏[1,2];王冬梅[1];张秀霞[1];李军涛[1];郑佩华[1,2];冼健安[1]

研究论文

(273)入侵害虫梣粉虱的种特异性SS-CoⅠ检测技术

张桂芬[1,2];王玉生[1];冼晓青[1,2];万方浩[1,2];邵嘉文[3]

(280)西花蓟马蛋白的提取及双向电泳体系的建立

王金鑫;杨爽;张鑫鑫;张炬红;席景会;王军

(285)嗜食植物与非嗜食植物对西花蓟马成虫寄主选择性的影响

高杭;郅军锐;刘利

(289)温度对蝇蛹俑小蜂寄生瓜实蝇蛹功能反应的影响

李羕然[1,2];吴伟坚[1,2]

(293)3种菊科入侵植物不同生长时期的土壤酶活性和养分变化

罗雪晶;石青;贾月月;张风娟

(301)转基因高蛋氨酸大豆对根际土壤主要有机元素和酶活性的影响

梁晋刚[1,2];孟芳[2];张正光[2]

(307)进境美国高粱截获杂草种子现状分析

左然玲[1];蒋湘[1];李盼畔[2];宇文东方[1]

(311)基于网络爬虫技术对电子商务多肉物种资源数据的研究

薛华杰;张宁;傅怡宁;徐飞;王书平;徐思越;印丽萍

(316)氨氮和亚硝酸盐对红螯螯虾幼虾和亚成虾的急性毒力

潘训彬[1];张秀霞[2];鲁耀鹏[1];郑佩华[1];王安利[1];冼健安[2]

(323)阿维菌素和高效氯氰菊酯混配对红脉穗螟的增效作用

钟宝珠[1,2];冯焕德[1];张中润[1];吕朝军[2];高燕[3]

(327)新型杀菌剂啶氧菌酯对香蕉叶斑病的防治效果

宋晓兵;彭埃天;凌金锋;殷瑜;陈霞;李子力

简讯

(330)《生物安全学报》加入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栏目设置
学术聚焦、科技论坛、政策通讯、科技书评
投稿要求

1、《生物安全学报》内容要求 

内容完整,论点明确,数据可靠,文字简明通畅,引用资料请注明文献出处,注意保守国家机密,文责自负。文稿应按照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撰写,包括(按顺序):题名、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包括城市名、邮编)、中文摘要、关键词、英文题名、作者姓名(用汉语拼音)、作者单位英文名称、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2、《生物安全学报》格式要求 

2.1文字 

(1)来稿用5号宋体字,正文中的各级题目用“1,1.1,1.1.1……”(左顶格)表示。 

(2)论文题目简明扼要,表达论文主题,一般不超过20个字。 

(3)作者的署名人数及顺序由作者自定,但要求文稿无知识产权争议问题,所有署名作者对文稿署名认可。并应写出作者单位的标准全称及所在地址和邮编。外国人名一律用原名,不译成中文。源自中文的人名和地名在译成英文时,采用汉语拼音。 

(4)摘要内容应以【背景】、【方法】、【结果】、【结论与意义】为小标题来写,不分段;要求中文摘要不低于400个字,英文摘要不低于250个词。关键词3~8个。 注:(2)~(4)均须中英文对照 

(5)首页脚注给出资助项目名称和编号及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详细简介(包括出生年份、性别、职称、研究方向、E-mail)。 

(6)按国家标准正确使用计量单位、汉语简化字和标点符号,量与单位之间空一格。缩略词首次出现时必须给出相应的中文和英文全称。文稿标题中不宜用缩略词,请使用全称。摘要中亦尽可能不用缩写词。 

(7)外文字母和符号请注明文种、大小写和正斜体。上下角的字母、数码和符号,其位置高低区别要明显。 

(8)表题、图题及表图中注字均需有英文对照。 

(9)生物科级以下名称首次出现时应注明拉丁学名,属名再次出现时可缩写,生物属种的拉丁名、公式中的变量应用斜体. 

2.2表格、插图和照片 

表格要求采用“三线表”。文中插图请用绘图纸黑墨绘制或使用高质量的激光打印样图,要求线条清晰、均匀。图幅宽度:8cm以内(半栏)或14~16cm(通栏)。图线粗细:坐标线、指引线用细线,线宽约0.13~0.25mm,函数曲线用粗线,线宽约0.25~0.5mm。图字大小:图中所有字符的字体与字号应一致,均用6号宋体字。图片与照片需提供分辨率为300dpi以上的TIF文件,照片请用光面相纸印出,要求层次清晰,反差适中,不污损,无折痕。以比例尺示明图像实际大小。图样和照片应大小适当,以利制版。插图作为附件与正文一同发送。正文中相应处画一方框标明图的位置,框下注明图序、图题和图注,图注文字应精练。 

2.3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的引用应符合国际和国家有关版权规定,且必须为已公开发表的文献。正文中引用处应在圆括号内注明原著者姓名和年代,2名作者之间用“和”(中文文献)或“&”(外文文献)连接,3名或3名以上作者时只给出第一名作者,后加“等”(中文文献)或“etal.”(外文文献),西文著者只给出姓氏即可。文后参考文献列表采用“著者-出版年”制,列出全部著者姓名,并按英文字母升序排列。只列正文中引用的且为公开发表的文献,未正式发表的资料不得列入。中文参考文献无需译成英文,且排列在英文文献之前。英文文献,先姓后名,姓全称(首字母大写),名缩写(大写,2个以上用空格隔开),且不要缩写点,最后一个作者前加and。期刊名需用全称。同一著者在同一年出版的多篇文献时,出版年后应用a,b,c…区别。

用户评论

请登录后再使用评论功能

去登录

职称
论文

期刊
发表

加急
见刊

写作
咨询

课题
专答

编辑
顾问

关注
我们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