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

期刊收录:
  • CA 化学文摘(美)
  • 万方收录(中)
  • 上海图书馆馆藏
  • 哥白尼索引(波兰)
  • 国家图书馆馆藏
  • 知网收录(中)
  •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 维普收录(中)
立即咨询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主办、统计源期刊,综合影响因子为0.699。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面向临床,突出理论与临床应用相结合,提高与普及想结合,提高广大普外专业医生的疾病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国际刊号: 1007-9424
  • 国内刊号: 51-1505/R
  • 出版地方: 四川
  • 邮发代号: 62-7
  • 创刊时间: 1994
  • 发行周期: 月刊
  • 期刊开本: A4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月刊)创刊于1994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主办的专业性学术期刊。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办刊宗旨:面向临床,突出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相结合,理论与实践并重,提高与普及兼顾,为提高广大普外专业医生的疾病诊治水平服务。主要刊登:普外专业和相关学科的临床研究成果,以及与临床联系紧密的基础研究、实验研究成果与进展。读者对象:以从事普外专业的临床、科研、教学的高、中级人员,研究生,以及相关专业的医药卫生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1999年获四川省高等学校优秀学报优秀期刊奖、2000年四川省第二届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被俄罗斯文摘(AJ)和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封面

刊物荣誉

本刊于1998年被俄罗斯《Abstract Journals》和1999年被美国《Chemical Abstracts》收录,本刊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引文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同时本刊被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及中国生物医学现刊目次数据库(CMCC)、中国医学文摘外科学、《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收录

中本刊所发表的论文多次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刊物转载和转摘,影响较大。2006年,本刊被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2008年,本刊被全国高职成高学报研究会评为全国高职成高学报核心期刊。窗体顶端

办刊宗旨

本刊办刊宗旨是面向临床,突出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相结合,理论与实践并重,提高与普及兼顾

                                                                                                                                                                                                                                        《本刊坚持“立足首都郊区、面向全国城郊”、“立足本院、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宗旨,体现都市农业研究和职业教育的主题特色,走理论建刊、实践建刊和质量建刊的特色办刊之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报》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防灾科技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律,活跃教学与科研的学术风气,为教学与科研服务。窗体顶端

 

窗体顶端

坚持党的基本方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鼓励创新精神,突出实践性、地方性、民族性和学术性。窗体顶端

窗体顶端

坚持党的基本方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鼓励创新精神,突出实践性、地方性、民族性和学术性。窗体顶端

窗体顶端

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读者对象

以从事普外专业的临床、科研、教学的高中级人员、研究生以及相关专业的医药卫生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

收录情况

CA 化学文摘(美);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哥白尼索引(波兰);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维普收录(中)

获奖情况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1999年获四川省高等学校优秀学报优秀期刊奖、2000年四川省第二届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被俄罗斯文摘(AJ)和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往期回顾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往期回顾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最新期刊目录

2018年 第2期目录

述评

(129)乳腺癌保乳手术的发展与变革

吴炅;张琪

专家论坛

(134)保乳切缘的病理学评估

柳剑英[1];步宏[2]

(138)保乳术后放射治疗的研究进展

李平;李燕

(143)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的个体精准化放疗

马家宝;王捷

乳腺癌的保乳治疗

(148)乳腺癌保乳术中利用组织瓣修复腺体残腔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徐秀丽;廖建伟;赵辉;董芳

(154)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保乳手术问题现状

张玲菡[1];柳梅[1];龚灿[2];王晓东[1]

论著

(161)内分泌治疗在乳腺癌原发灶激素受体阴性而腋窝淋巴结转移灶激素受体阳性患者中的疗效

郑向欣[1];吴骥[1];顾书成[1];江小玲[2];侍孝红[2];袁牧[1];陆柏林[1];邱兴[1];张旭旭[1];柏建印[1];管小青[1]

(166)腹腔镜围术期后mFOLFOX6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宋英杰[1];全昌银[1];曹胜华[1];章园[1];邵新宏[1];王朝晖[1];樊涛[2]

(171)血清血脂和脂蛋白水平与乳腺癌发生及其临床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张艳利[1];陈茂山[2];杨光伦[1]

(178)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再次手术分析(附11例报道)

胡琳[1];崔爱民[1];柏楠[1];张自琴[1];宋磊[2];张强[2];王彦彬[1]

(184)应用精细化被膜解剖技术经颈入路切除Ⅰ型胸骨后甲状腺肿75例临床分析

余幼林;胡超华;沈雄山;韩运涛;李卫民;沈浩元;彭东杰;徐元兵

(191)气压泵联合微波治疗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预防效果

马志强;范军朝;王文胜;师丙帅;赵爱国;张筱扬;张双林

(197)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

梁涛;呙宇兰;伍晓汀

(202)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联合直肠闭式修补术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中远期疗效比较

李晓军[1];范雷涛[2];李春雨[3]

创新复杂手术荟萃

(207)保留尾状叶肝次全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病

柴乃俊;蒋泽斌;赵慧琪;高鹏;杨晓军

疑难罕见病例MDT讨论

(213)胃肝样腺癌的MDT讨论

苏伟[1,2];张胜龙[3];王文涛[1];陈卫霞[4];鲁昌立[5];彭星辰[6]

短篇论著

(221)门静脉动脉化在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

邱建国;李明;史政荣;杜成友

(225)甲状旁腺全切除+前臂自体移植术对肾功能衰竭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合并关节周围软组织钙化患者的疗效分析

张智[1];李建文[1];陈伟杰[1];黎思毅[1];许托[1];覃文懿[1];蔡文松[2];徐波[2]

腹部影像

(229)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

刘露[1,2];鲁亚[3];刘曦娇[1];伍兵[1]

综述

(235)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出血的诊疗策略

杨建明;陈梓洋;高峰

(242)人精子蛋白17在乳腺癌中的研究现状

周宇婷;谭秋雯;邱娟娟;吕青

(245)术后腹腔粘连的研究进展

张龙龙[1];樊强[1,2];顾越雷[1];杨孙虎[1]

(251)透光旋切术治疗静脉曲张术后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李力宏[1,2];李春民[1]

病例报告

(255)先天性胆囊缺如1例报道

肖刚;于宏;王越市;陈永生


栏目设置
基础与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临床经验交流、新术式及新技术介绍、论著摘要、腹部影像、讲座、继续教育问答
投稿要求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对来稿的要求

1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欢迎下列来稿普通外科及相关学科领域的临床研究、实验研究以及与临床联系紧密的基础研究等方面的论著,反映国内外外科学进展、学术动态的述评、综述、讲座,普外领域的新技术、新手术、短篇报道、学术争鸣的文稿,以及有实际指导意义的病例讨论、医学书刊评价和国内外最新期刊文摘等。文稿应具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内容翔实,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文字务求准确、通顺、精炼,层次清楚,标点符号准确,图表规范,数据准确,规范。

2文献标志码为便于文献的统计和期刊评价,确定文献的检索范围,提高检索结果的适用性,每一篇文稿或资料应标注一个文献标志码,并以【文献标志码】作为标志,放在中文关键词之下,接排在中图分类号之后(前空3个字)。本规范共设置有5种,即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B: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特约评论等);D:一般动态性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等);E:文件、资料(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机构、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不属于上述各类的文章以及文摘、零讯、补白、广告、启事等不加文献标志码。

3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中图分类号凡具有文献标志码的文稿均应标注分类号,并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进行分类。每篇文稿一般只标注1个分类号,有多个主题的文稿可标注或3个分类号;主分类号排在第1位,多个分类号之间以分号隔开。分类号前应以【中图分类号】作为标注,放于中文关键词下方,文献标志码之前。

4基金项目受基金资助产出的文稿应以【基金项目】作为标志,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并在圆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放在篇首页左下脚作者单位之前。基金项目名称应按照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若属多项基金资助项目应依次列出,其间以分号隔开。凡属A类的文稿还应附基金的英文全称,并以【Foundationitem】作为标志,放于英文关键词下方。并请随来稿附上基金证书复印件。凡国家级和省、部级以上的重点攻关项目,拟申报科技成果奖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来稿,请注明项目名称、编号,并附上有关证书或证明复印证,一旦审稿合格本刊将优先发表。

5文题凡文献标志码为A、B、C三类的文稿应有英文文题,题名中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代号以及结构式和公式。文题力求简明、醒目,反映文稿主题,且中文文题一般宜控制在0个汉字以内为宜。

6作者署名作者姓名署于文题之下,作者署名顺序应在投稿时确定,投稿后不应再作更改。作者姓名的右上角注明*或序号1、、3等字样,再在同页左下以脚注形式列出作者工作单位、所在城市及邮政编码,并以【作者单位】作为标志。英文摘要中的作者署名方式是:紧随英文文题之后列出全部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标注同中文),再在其后列出全部作者的英文工作单位、所在城市及邮政编码以及通讯作者及其E-mail地址。中国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采用姓前名后,中间为空格,姓氏的全部字母均大写,复姓应连写;名字的首字母大写,双名中间加连字符,姓氏与名均不缩写。外国作者的姓名写法遵从国际惯例。以【通讯作者】作为标志列出通讯作者姓名及E-mail地址;以【作者简介】为标志列出第一作者的简介,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学历、职称、主研方向、E-mail地址等。

7摘要凡文献标志码为A、B两类的文稿均应附中文摘要,其中A类文稿还应附英文摘要;英文摘要内容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摘要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及结论4部分,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用"本文"、"作者"等主语。中文摘要限400字以内,英文摘要以400个实词左右为宜,放中文关键词之下。

8关键词凡文稿的文献标志码为A、B、C三类者均应标注中文关键词,有英文摘要者还应给出英文关键词。一般每篇文稿可选3~5个关键词,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中英文关键词均不能用缩写。

9正文论著性文稿通常分引言、方法、结果、讨论及参考文献5部分。

9.1引言概述观察或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思路、实验基础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明确写出本研究的目的,无须进行文献综述,不要涉及本研究中数据或结论。一般不超过300字。

9.2方法描述实验对象(人或实验动物,包括对照组)的选择及基本情况。可列出建立实验方法的文献,对新的或有实质性改进的方法要阐明改进之处及理由。如为自己创新的方法则宜详述,以备他人重复。所有的病例、动物、植物、药品、试剂和仪器,应说明来源、批号和规格。要写明为前瞻性或回顾性研究及所用的统计学方法,并列出有关文献。

9.3结果按逻辑顺序在正文、表格和图中表达所得结果。结果的叙述应详细、确切、客观,不应与讨论内容混淆。主要结果应有简要文字叙述,但文字部分内容与图表的内容不应重复。

9.4讨论紧密结合本文报道的内容,着重讨论研究中的新发现及从中得出的结论,包括发现的意义及其限度,以及对进一步研究的启示。不必重述已在引言和结果部分详述过的数据或资料。应将观察结果与其他有关研究相联系,并将本研究的结论与目的相关联,应避免不成熟的论点和本研究不足以得出的结论。理由充足时可提出设想和建议,但应恰如其分。

10文内标题层次序号文内标题层次序号:文内一级标题序号用1,,3…;文内二级标题序号用11,1,13…;文内三级标题序号用111,11,113,…;余类推,一般分三级标题即可,若再有可用①、②、③、④……形式接排。各层次的序号均左顶格书写,后空一字距后再接着书写标题。

11医学名词以1989年及其以后由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文药物名称应使用1995年版药典(法定药物)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辑的《药名词汇》(非法定药物)中的名称,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得用商品名。

用户评论

请登录后再使用评论功能

去登录

职称
论文

期刊
发表

加急
见刊

写作
咨询

课题
专答

编辑
顾问

关注
我们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