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林学院学报》

期刊收录:
  •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 万方收录(中)
  • 上海图书馆馆藏
  •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 国家图书馆馆藏
  • 知网收录(中)
  •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 维普收录(中)
立即咨询
《福建林学院学报》是由福建农林大学主办的与林业有关的学术类期刊,综合因子为:0.772,被北大核心期刊、CSCD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收录。福建林学院学报以传播最新林业学术成果和信息,促进学术交流,...
  • 主管单位: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办单位: 福建农林大学
  • 国际刊号: 1001-389X
  • 国内刊号: 35-1095/N
  • 出版地方: 福建
  • 邮发代号: 34-90
  • 创刊时间: 1960
  • 发行周期: 季刊
  • 期刊开本: A4

《福建林学院学报》创刊于1960年,是由福建农林大学主办的与林业有关的学术类期刊,刊载全科林学的科研成果、学术论文等文章,国内外公开发行,面向全国组稿。 《福建林学院学报》长期以来被确定为中文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来源期刊,同时被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国际农业科技情报系统数据库(AGRIS)、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数据库(CAB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万方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中国生物学文摘》收录。所发表的论文被国内外同行专家大量引用,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2011版)》公布的结果显示《福建林学院学报》影响因子为1.238,影响因子学科排序第8位。《福建林学院学报》立足中国,面向世界,鼓励学术创新,以传播最新林业学术成果和信息,促进学术交流,推动林业科技进步和科技成果转化,培养林业学术人才为己任,主要刊登林学基础理论、森林培育与经营管理、森林资源与环境、森林生态与自然保护、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治理、木材工业、林产化学与工业、林业机械与土木工程的学术论文、科研成果等文章。读者对象为国内外农林科技工作者及高等院校师生。获奖情况: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福建优秀科技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福建省高校优秀学报一等奖;华东地区最佳期刊;全国高校优秀学报一等奖;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全国首届《CAJ-CD》执行优秀奖等多个奖项,在2010年由教育部科技司举办的“第3届中国高校精品•优秀•特色科技期刊奖评选”中,《福建林学院学报》荣获“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

注:《福建林学院学报》现已更名为《森林与环境学报》。


《福建林学院学报》封面

刊物荣誉

发表的论文被国内外同行专家大量引用,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2011版)》公布的结果显示《福建林学院学报》影响因子为1.238,影响因子学科排序第8位。

中本刊所发表的论文多次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刊物转载和转摘,影响较大。2006年,本刊被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2008年,本刊被全国高职成高学报研究会评为全国高职成高学报核心期刊。窗体顶端

                                                                                                                                                                                                                                        《本刊坚持“立足首都郊区、面向全国城郊”、“立足本院、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宗旨,体现都市农业研究和职业教育的主题特色,走理论建刊、实践建刊和质量建刊的特色办刊之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报》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防灾科技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律,活跃教学与科研的学术风气,为教学与科研服务。窗体顶端

 

窗体顶端

坚持党的基本方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鼓励创新精神,突出实践性、地方性、民族性和学术性。窗体顶端

窗体顶端

坚持党的基本方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鼓励创新精神,突出实践性、地方性、民族性和学术性。窗体顶端

窗体顶端

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读者对象

读者对象为国内外农林科技工作者及高等院校师生。

收录情况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维普收录(中)

获奖情况

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福建优秀科技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福建省高校优秀学报一等奖;华东地区最佳期刊;全国高校优秀学报一等奖;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全国首届《CAJ-CD》执行优秀奖等多个奖项,在2010年由教育部科技司举办的“第3届中国高校精品•优秀•特色科技期刊奖评选”中,《福建林学院学报》荣获“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

《福建林学院学报》往期回顾

 

《福建林学院学报》往期回顾

《福建林学院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2017年 第4期目录

(385)银丝竹不同叶色叶绿素合成及叶结构差异

陈凌艳;何丽婷;赖金莉;何舒婷;吴玉香;郑郁善

(392)杉木愈伤组织及再生芽分化的细胞学观察

黄娟[1,2];吴鹏飞[1,2];魏志超[1,2];王玉珍[1,2];马祥庆[1,2]

(398)类芦对铅胁迫的生理响应

韩航[1];陈雪娇[1];陈顺钰[1];侯晓龙[1,2];刘爱琴[1];蔡丽平[1]

(405)4个杜鹃品种的抗旱性比较及生理响应

胡肖肖[1];金荷仙[1];庄晓林[1];唐宇力[2];段玉侠[1]

(412)聚乙二醇处理对‘717’杂交杨组培苗的影响

魏子涵[1,2];袁斌玲[1,2];陈茜[1,2];邱娜菲[1,2];陈颖[1,2]

(418)15种草本植物春季滞留颗粒物效应研究

吴艳芳;闫淑君;段嵩岚;田高飞;刘震;金妍超

(423)湿地松半同胞家系生长和产脂性状遗传变异

杜超群[1];许业洲[1];杨代贵[2];雷清虎[3];方丽丹[3]

(429)基于SRAP的锥栗主栽农家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董蒙蒙;陈辉;李颖林;郑芳奕;郑国华;李煜

(435)西藏兰科一新纪录种——秉滔羊耳蒜

吴沙沙[1,2];刘震[1,3];张鹏飞[3];董建文[1,2]

(437)福建新记录种——大武金腰和长须阔蕊兰

郭生挺;高元龙;陈永滨;李恒;郑燕枝;林菁

(440)1995—2015年厦门市土地利用变化对植被覆盖度的影响

周梦遥[1];何东进[1,2];覃德华[3];游巍斌[1];巫丽芸[1];肖石红[1]

(446)西双版纳12 a间森林扰动监测研究

鲁宁;寇卫利;徐伟恒;狄光智;王欢;杨雪静

(453)基于哑变量的云南松蓄积生长模型

王金池[1];邓华锋[1];冉啟香[1];黄国胜[2];王雪军[2]

(459)木林子大样地多脉青冈种群动态及点格局

陈俊;艾训儒;姚兰;郭秋菊;林勇;陈思艺

(465)托木尔峰自然保护区朽木生地衣物种分布特征

艾尼瓦尔·吐米尔;阿不都拉·阿巴斯

(471)干旱河谷草本植物随海拔变化的物种多样性

王飞[1,2];王永元[1,2];杨萌萌[1,2];杨永红[1,2];叶得杰[3];李伟强[3]

(477)添加氮素化合物对天竺桂废弃枝叶分解的影响

朱祎珍[1];黄自安[1];魏茂胜[1];黄清平[2];王安娇[3];宋漳[3]

(483)茂兰喀斯特森林湿地地表节肢动物群落结构

兰洪波[1];冉景丞[2];王万海[1];姚正明[1];蒙惠理[1];李河[3]

(488)松材线虫病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刘金燕[1,2];李庭波[3];张飞萍[2];黄秀萍[1,2]

(496)户外用蜡浸注木工艺及物理力学性能

杨小军;徐汀竹;张璐;郁岗;马澜;庞康颖

(502)黄枝润楠木材结构特征的分析

齐文玉[1];李清芸[1];陈孝丑[2];林金国[1];任凯[1]

(507)马尾松木材管胞特征与物理力学性质的相关分析

徐慧兰;胡拉;林家纯;杨章旗

简讯

(512)致谢2015-2017年审稿人


栏目设置
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综合述评、学术问题
投稿要求

1.1《福建林学院学报》来稿应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遵守科技工作者的道德规范,保守国家机密和专利机密。

1.2《福建林学院学报》论文要求与林业有关的,论点明确,数据可靠,文字精炼,语句通顺。每篇论文一般不超过8000字(均包括图、表、摘要及参考文献)。可通过电子邮箱投稿。

1.3《福建林学院学报》来稿首页注脚应注明课题来源及课题名称,获得基金资助产出的文章(省部级以上重大课题基金资助产出的文章予以优先考虑刊用)应以“基金项目:”作为标识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并在圆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多项基金项目应依次列出,其间以分号“;”隔开。并附第1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份),性别,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1.4论文必须包括(按顺序)题名(不超过20个汉字)、作者姓名(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间应用逗号“,”隔开,不同工作单位的作者,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阿拉伯数字序号)、作者工作单位(写明地址和邮政编码,并在其工作单位名称之前加与作者姓名序号相同的数字,各工作单位之间连排时以分号“;”隔开)、中文摘要(100~300字)、关键词(3~8个)、中国图书分类号、正文、参考文献、英文题目、作者(汉语拼音)及英译单位、外文摘要(Abstract:)、关键词(Keywords:)。

1.5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于文后;以“参考文献:”(左顶格)作为标识。

用户评论

请登录后再使用评论功能

去登录

职称
论文

期刊
发表

加急
见刊

写作
咨询

课题
专答

编辑
顾问

关注
我们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