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与民俗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在汉举行

时间:2018-07-09 编辑整理:早发表网 来源:早发表网

摘要:  6月30日,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华中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学术期刊与民俗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召开。来自全国民俗学、人类学研究领域以及多家学术期刊的5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交流。

探索民间文学研究新增长点


  民间文学是民俗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与会学者围绕民间文学的发展类型、研究方式、创造性转化等问题作了深入交流研讨。


  创世神话反映古人对天地宇宙和人类由来的原始观念,是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南民族大学教授向柏松指出,中国创世神话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由最初短小、单一的释源神话最终发展为完整的体系神话,其间经历了若干发展阶段。首先是单一释源阶段,即从旧石器时期晚期至新石器时期早期与中期,该时期简单采集与狩猎劳作决定了人们的思维还处于单一思维阶段,因此人们对世界的起源只可能做单一解释。其次是综合释源阶段,对应的是以神农炎帝为代表的原始农业高度发展时期。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农业生产是一种综合性的劳动,它训练和培养了人们综合思维的能力,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用综合的视角来解释世界的起源。最后是系统释源阶段,主要对应于民族、国家形成的奴隶社会初期。该时期民族与国家的逐渐形成,产生了构建共同的信仰体系的需求,人们开始系统地解释世界,创世神话也因此在内容、形式上也发展到了更高阶段。



  《三问龙王》《孤儿和龙女》《王小冬寻三宝》《做好事不问前程》……在丰富多彩的中国民间文学中,这类故事特别受到普通民众的欢迎。它们的故事特征可以概括为世代受穷的主人公出门寻求好运,在先人后己热心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自己也终于获得幸福。这类“求好运”的民间故事,将自强不息求好运和乐于助人得好报的美好意趣巧妙融合,不光在中国20多个民族世代传承,许多亚欧国家的民间文学中也能发现它们的身影。华中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刘守华自1979年开始追踪研究此类故事,并提倡用“故事诗学”的眼光对其进行解读。他认为,民间故事首先是一种最为大众化而且富于魅力的口头语言艺术,致力于诗学解读,有助于向大众突显其优美动人的特质;其次,中国民间故事传说多是在口头文学、通俗文学和作家文学“三位一体”的格局中发育成熟的,作诗学探索,有助于发掘其中华文明的优良基因。以诗学眼光来解读“求好运”这类民间故事经典,不但能够让民间故事回归文学,也能够吸引大众特别是青少年回归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家园。


  当代诗人谢克强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借用民间文学资源创造了约三百首现代情歌,取名《巴山情歌》,分成《巴山情歌》和《鄂西情歌》两部分。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邹建军以此为例,分析了民歌在现代诗歌创作中的创造性转化所取得的经验和留下的教训。邹小军认为,从民歌到新诗,作家对于民间文学资源的借用也是很有讲究的,首先在于继承,其次在于转化,第三才是创造性。民歌的真谛在于那种真情的、大胆的、夸张的内容与手法,诗人在对民歌进行创造性转化时,应该对这些内在本质予以充分重视并加以继承。邹建军同时指出,民间文学是民间无名氏集体创作的文学,作家文学是作为个体的作家所创作的文学,二者要有严格的区分。


促进民俗学学科与学术期刊良性对话


  学术期刊是科学研究成果展示的平台,是了解一个国家科学研究现状的窗口。会上,如何促进民俗学学科与学术期刊良性对话、以高水准的对话平台助力民俗学发展,成为学者们热议的话题。


  与会学者一致认为,民俗学学科与学术期刊只有形成互动共赢的对话机制,方可扩大学科影响力。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段友文表示,民俗学学科与学术期刊的对话意识,是建立在民俗学学科专业人员与学术期刊编辑人员高度的学术使命感、对学术发展勇于担当的自觉意识基础之上。学科专业人员与期刊编辑人员通过对话,实质上是要完成对“自身”的超越,二者分别由单纯地编辑刊物,或单方面地完成科研任务进行写作,转向通过期刊与论文,形成作者——编辑——期刊——读者等多方面的交流互动,进行观点的磋商、思想的交锋,建构一个动态运行、蓬勃向上的学术生态环境。民俗学学科与学术期刊长效对话机制的建立,一是要有对民俗学、民间文学学科发展的顶层设计,确立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学科定位、性质、体系以及特殊方法论;二是要以开设具有学科前沿性质的研究栏目等方式,推动民俗学学科与学术期刊的互动;三是专业学科要与所属一级学科做交叉性、打通式研究,在权威学术期刊发声亮相。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和重视给民俗学学科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河南省社科院《中原文化研究》编辑部杨旭东认为,尽管发展势头良好,我们仍要清醒认识到,当前一些民俗学研究依然难以跳出多年来形成的研究模式或套路,这种模式、套路和民俗学体的最大弊端在于让民俗学学科成了自说自话、自娱自乐的小众、边缘学科。造成如此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关键的是不少青年学者缺少厚而博的原始积淀和必要的学术训练,导致在选题上缺乏宽度,把追求“孤例”视为创新,而不是在已有研究上发现不足,从而推动某一研究的深入发展;在理论提上缺乏高度,往往就事论事,不具备与宏观层面的勾连能力,难以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在一个更大、更高的层面上与本学科或其他学科的理论形成互动、呼应、补充乃至颠覆性的关系。从一个编辑的视角来看,一篇好的文章要么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要么能够引领学科的研究方向,学科的良性发展应该是期刊和学者共同推动的结果。期刊与它的编辑必须和学者达成共识,甚至要超越本学科学者现有的见识,才能推出具有引领学科发展的高质量文章。


  会上,来自《文化遗产》《民族艺术》《民俗研究》《社会科学动态》《民间文化论坛》《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贵州民族大学学报》等多家学术期刊的编辑人员分享了他们在民俗学研究领域的栏目策划、选题发掘、稿件撰写、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做法与经验,同与会的民俗学学者就该学科的前沿热点进行了深入探讨。


 


本网站部分文章转载自互联网以及作者的分享,如本网站所引用的文章涉及著作权问题, 请您及时通知本站,我们将及时妥善处理。

职称
论文

期刊
发表

加急
见刊

写作
咨询

课题
专答

编辑
顾问

关注
我们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