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江西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建设的对策

时间:2018-09-06 编辑整理:熊涛 谢颖 罗林广 来源:早发表网

摘要:文章阐述了江西省区域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现状,并对区域农业协同创新水平不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从稳步推进江西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的建设、逐步解决江西省农业科技创新的关键问题、加快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一体化的进程等方面提出了提升江西省区域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能力的对策。

关键词: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供给侧改革对策江西省

协同创新是科技创新的有效组织模式,可显著提升创新驱动能力和效率。推进区域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能力建设,是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中央财政科技计划改革提出的新要求。江西省的农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两个从未间断向国家贡献粮食的省份之一。但江西省不是农业强省,现阶段江西省生产的很多农产品在全国都没有很强的竞争力。以早稻为例,生产得越多,稻米的销售压力就越大。要改变这种现状,江西省就必须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供给质量和效率,使农产品供给数量充足、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要,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表示,农业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在全国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的成立给全国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了一个新的协同创新模式。随后,江西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于2016年114日在南昌成立,这是新常态下江西省农业高效协同创新和管理模式的有益探索,有利于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区域协同创新的能力,是江西省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举措。大力推进协同创新,顺应了世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潮流,是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举措,事关江西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全局和未来。

1 江西省区域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江西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成立之前,对全省农业科研机构进行调查发现,整体布局小、散、乱,机构设置追求小而全。总体来说,全省科研各自为战,没有统一规划,重复研究严重,整体科技创新能力较弱。江西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成立后,集中了全省52家成员单位,汇集了全省的优势农业科技创新资源,基本形成了“一盘棋”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格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但是,通过近两年的项目实施,发现全省协同创新存在以下问题。

1.1 江西省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水平整体偏低

江西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成立后,对江西省农业科技创新格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创新能力整体有所提升,但是整体创新能力依然不强,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联盟成员单位科技创新能力普遍不强,地级市农业科研单位科研能力不容乐观,课题小、科研领域散、竞争能力弱的情况突出,部分地级市农科所的科研经费中联盟的经费占比过半。二是联盟成员单位的科技创新人才层次不高。一方面,部分地级市农科所已经出现了多年招不到科技人员的局面,人才队伍面临断层的危险,引进高层次人才很难;另一方面,省级农业科研单位领军人才短缺,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引进、培养滞后。三是科研平台建设落后,不能满足农业科技创新的需要。四是具有重大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科技成果较少。

1.2 江西省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投入普遍不足

江西省区域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以实施协同创新专项的形式整体推进,对提升江西省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能力发挥了较大作用。目前,江西省财政给予联盟稳定的经费支持,每年支持资金是1800万元。虽然农业科技创新经费相对联盟成立之前有了大幅的增加,但是对于农业科技创新需求来说仍显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联盟经费的主要开支是设立农业区域协同创新专项,解决江西省农业生产中的重大关键性问题。江西省农业发展面临的科技问题很多,目前已经设立了13个协同项目,经费需求总量很大。二是协同创新经费来源相对单一,地方配套经费不足。目前,江西省农业领域协同创新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江西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的经费支持,其他的资金来源很少。三是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经费使用效率不高。

1.3 创新为农业生产提供的科技支撑力不足

江西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在全省范围内实施协同创新项目,目前已经设立3批项目,共计13项,针对农业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关键性问题,集中全省的优势科技资源开展协同攻关。研究领域涵盖畜禽养殖、高效种植模式、赣南脐橙黄龙病、种质资源、稻谷烘储技术瓶颈、池塘养殖草鱼效益低下、草畜一体化关键技术、薯类作物新品种新技术新应用、肉鸡产品产供安全过程控制关键技术、江西优质晚粳新品种选育及机械化轻简化栽培技术、农业生产废弃物综合利用等多方面的内容。现阶段,项目的实施比较顺利,获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但成果水平不高,不能有效解决生产中的重大关键问题,科技支撑力明显不足。

2 江西省区域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水平不高的原因分析

2.1 江西省区域农业科技协同创新顶层设计不完善

江西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成立后,对区域农业科技创新进行了顶层规划,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一是江西省区域农业协同创新项目前期做到了在全省范围内的广泛调研和征求意见;二是邀请了以院士为代表的专家团队对项目进行评审,以确保项目保持在较高水平。但是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如一些已立项的协同创新项目与现实生产需求还存在一些差距:一方面,项目的研究内容追求涉及面广,研究深度往往不够,不能为生产提供足够的科技支撑;另一方面,项目设计的整体大方向能够做到与生产实际需求相匹配,但子课题在实施过程中与生产实际需求匹配度不高。

2.2 区域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成员单位创新实力不强

江西省区域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能力不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联盟成员单位的整体实力不强,作为各项目的承担主体,联盟成员单位实施项目的能力直接影响整个项目的实施水准。以地级市农科所为代表的农业科研单位创新能力不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多数地级市科研机构经费不足、负担重等,这些严重制约了其自身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二是多数地级市科研机构承担项目的能力与经验不足,科技创新能力很弱;三是普遍存在引不进人,留不住人,培养不出高层次科技人才的现象,科技创新可持续性较差。总体而言,经费少、团队规模小、缺少有能力的科技人员等现象普遍存在。

2.3 区域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成员单位缺乏统筹管理

江西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项目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协同创新,集中全省相关的优势科技资源,组织项目成员单位开展协同创新。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发现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联盟成员单位分别隶属于不同级别的行政部门,缺乏统筹协调机制;二是在重大科技协同专项立项与实施后,缺乏对各成员单位的有效监管,重复研究现象比较普遍;三是科研平台、设施设备和试验基地共享不足,仪器设备重复购买、闲置浪费严重;四是很难有效监管各项目子课题的经费。

3 提升江西省区域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能力的对策

3.1 政府主导,稳步推进江西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的建设

江西省是农业大省,农业发展是全省的中心工作之一,江西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也是在江西省委、省政府的主导下组建的,目标是形成全省“一盘棋”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格局,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全省农业发展提供有效科技支撑,支持农业供给侧改革。提升江西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协调好各农业科技创新主体的利益与矛盾,促进资源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内的无障碍流动;二是加强创新平台建设,重点做好各成员单位创新资源的共享共用,做好协调组织各方面的工作;三是明确各创新主体的职能作用,实现分类指导,各司其职,相互配合。

3.2 问题导向,逐步解决江西省农业科技创新的关键问题

推进江西省农业供给侧改革,对科技创新来说,就是根据农业生产的需要、农民关心的问题,开展科技攻关,归根结底就是以问题为导向开展科学研究,解决制约江西省农业生产的共性和核心关键技术问题。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重点支持解决影响江西农业发展的重大关键性区域农业问题。一方面,在全省范围内征集项目建议书,再通过实地调研来发现问题;另一方面,围绕江西省委、省政府关注的重大农业问题开展科技攻关,如目前的“净空、净土、净水”问题正是江西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立项的重点。二是坚持成果导向,研发一批具有重大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科技成果,在一些领域形成强大的科技支撑力。三是做好科技成果示范,加速推进先进实用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断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3.3 创新机制,加快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一体化的进程

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是当前农业科技创新的新模式,如何达到“1+1>2”的效果,关键在协同机制。只有创新机制,通过利益驱动,充分激发和调动联盟成员单位合作创新的积极性,才能形成科技创新上中下游“一条链”、综合解决方案“一体化”的良好局面。对江西省农业科技创新来说,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与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的合作,积极参与湘鄂赣农业创新联盟为代表的区域创新联盟,走出一条开放合作的创新之路;二是对协同创新单位,坚持以合作需求和共同利益为基础,提高协同创新的能力与效率;三是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利益共享、资源平台共享共用等机制,加快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一体化的进程,切实增强各类创新主体的动力和活力。


职称
论文

期刊
发表

加急
见刊

写作
咨询

课题
专答

编辑
顾问

关注
我们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