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历史人物的艺术特色分析

时间:2018-09-21 编辑整理:张寒晴 来源:早发表网

摘要: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成功描写诸多人物最伟大的传记之一。他笔下描写的人物多种多样,众彩纷呈;他所刻画的人物宛然如生,跃然纸上。司马迁刻画人物所用艺术手法的主要特点有:一是借助于小故事突显人物的性格;二是由故事中的大场面体现出人物的精神面貌,三是精用文字,借助于人物对话彰显出人物独有的思想性格、神态心理以及身份信息等。本文对《史记》中历史人物的艺术特色分析。

关键词:《史记》;历史人物;艺术特色

前言

司马迁记载的众多历史人物大大丰富了中国文学的人物画廊,让中国文化的人物画廊更加多姿多彩。如果仔细探究《史记》中刻画的人物,不难发现,这是一本蕴含着无穷玄机与智慧的书。

一、《史记》中历史人物的艺术特色分析

(一)巧用抑扬法

人们认识客观事物时,基本上是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刚接触时,因对事物的不熟悉,没有深入、全面的了解,很容易造成误解。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误会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弱甚至消除。就《史记》而言,其中部分篇目借次要人物的视角描写主要人物,运用抑扬手法,进一步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例如其中的《毛遂自荐》一篇便是灵活运用到抑扬法,后扬先抑,并且先后三扬三抑,整篇文章抑扬顿挫,给读者以较强的心灵冲击,从而巧妙地将毛遂智勇双全、忧国忧民的“小蔺相如”形象(见梁启超《饮冰室专集》)刻画出来。自荐一段中最能体现出“三抑三扬”的手法,赵国平原君奉命赴楚,欲挑二十名有勇有谋的门客,但是只挑出了十九人,而毛遂却居于二十名之后,此为一抑;毛遂向平原君自荐时,却未受到重视,且被冷言拒绝,平原君认为毛遂在门下三年来无重大成就、可歌可颂之处,因此不能赴楚,此为二抑;但是毛遂不放弃,继而借平原君的比喻反驳他,此时选中的十九人皆嘲笑轻视毛遂,借他人态度刻画毛遂的性格特点。这三次贬抑都是借他人对毛遂的不了解而对其进行刻画,为下文褒扬毛遂埋下伏笔。

(二)妙用互衬法

互衬法是指由人物之间相互衬托,突出人物性格的手法。例如《信陵君窃符救赵》中,作者叙述魏公子与侯赢交往时,侯赢是一个穷困潦倒的隐士,而魏公子谦恭有礼,空出尊位,亲自去迎接夷门的侯赢,但是径直走上车去坐在公子的上座,毫不谦让,魏公子手执辔头,(表情)愈加恭敬。而侯赢又对公子说“:我有个朋友在街市的肉铺里,希望委屈(您的)车马顺路拜访他。”但是魏公子依旧保持谦敬,而侯赢与朋友说话时态度高傲,街上的人们和骑马的随从都赞叹魏公子的谦卑,窃骂侯赢的高傲。从骑越骂侯赢,越能彰显出他倨傲无礼,侯赢越高傲,越能彰显魏公子的谦卑有礼。运用互衬手法,惟妙惟肖的刻画出侯赢倨傲无礼的性格特点,以及为了成就公子之名,甘愿被市人和从骑窃骂自我牺牲精神,和魏公子礼贤下士、谦卑有礼的美好品德。

(三)善用详略法

有详有略,疏密相间,既可使文章平添几分波澜,又能把人物形象描绘地更加丰富多彩。文言文《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作者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将相合欢三件事情进行阐述,充分表现了其运用详略分明的特点。文章开始,作者简单阐述了廉颇、蔺相如两个人的身世,这是对人物基本情况必不可少的交代,又接着为后面写廉颇自恃功高、鄙视蔺相如的身世埋下前提条件。随后,作者详细描写了完璧归赵的故事,把蔺相如在朝廷上大智大勇的表现描绘得生动形象,丰富多彩。而结尾只是言简意赅地一笔带过——蔺相如被拜为上大夫“,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第二件事对渑池之会的原因写得也很简略“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两次战役的阐述只用了仅仅17个字,很快就进入了主题事件的描述,详细写廉颇、蔺相如的计议,廉颇的巧妙布置,蔺相如在会上的争斗等等,在这些表现中可以看出对二人性格详细交代完之后,对渑池会的结尾同样也是简单地交代二笔,就转入了三件事中。第三事件是先详细写廉颇妒忌蔺相如,然后接着写蔺相如以国家大事为重,退让不止,这部分写得极为详细,然后写廉颇知错能改,由此表现出二人爱国的热情。最后以九个字简略的结束了这一件事“卒相与欢,为刎刭之交”。在写这三个故事中,蔺相如是主要人物,廉颇是次要人物。蔺相如在完璧归赵这个故事中的主角地位很突出,在写他的时候,也同时写到了廉颇。如完璧归赵一段“,赵王与廉颇诸大臣谋”,可以看出廉颇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秦王为什么不杀蔺相如,主要也是因为赵国有“以勇气闻于诸候”的廉颇。渑池之会后,廉颇的影响更加明显,他送赵王离开时说的那一段话,足以证明他对赵王的忠心不二。蔺相如知道秦王是“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为争取时间,要秦王“斋戒五日”才得受璧,暗地里派人将和氏璧送回赵国。作者借他处于极差的关系矛盾中,生命处于很危险的情况下,抓住他在这种情景下所做出的行动和发表的语言,给予刻画,把一个有勇有谋,处事果断、爱国主义的人物形象刻画出来了。

二、小结

《史记》不但对中国文学史的影响不但非常深远,而且各方面都有涉及,假如细分下来,《史记》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法还有很多种,前面提到的两点仅仅是从映衬手法方面的表现而言,对其进行模仿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有利于对小说和文学史的阅读和理解。


职称
论文

期刊
发表

加急
见刊

写作
咨询

课题
专答

编辑
顾问

关注
我们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