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具身认知转向:扎根于身体与想象操作的学习

时间:2018-04-09 编辑整理:徐慧艳 陈巍 来源:早发表网


[摘要]第二代认知科学提出了“具身认知”的观念,认为心智依赖于身体。其拥护者相信,学生的阅读作为一种认知活动,是可以借助于身体操作与想象操作的机制来完成理解的。从学习科学视域来审视具身阅读的基本要素,可以将其概括为自由的学生、适宜的读物、多样化的学教具以及情境式的阅读环境。其中,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促进上述基本要素的有效融合。学生通过对学教具的身体操作获得具身经验,学会想象具身经验,从而在阅读时能够运用想象操作来完成理解过程。虽然具身阅读作为一种学习理论受到一系列的质疑,也并不能完全地取代传统阅读,但它可能是非常适合低年龄段阅读者和具身性强的阅读材料。

[关键词]具身认知;具身阅读;索引假说;身体操作;想象操作;镜像神经元;虚拟现实

一、阅读的具身化转向

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学习行为和心智活动,阅读是人们走进知识宝库、提升智力水平、开阔人生视野、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手段。阅读对于个体和教育而言都十分重要,良好的阅读能力为学生一生的学习打下基础,阅读能力被称为“学习的基础,教育的灵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多次重申阅读和书籍的重要性:“使读书成为每个孩子最强烈的、精神上不可压抑的欲望,使人终身入迷地想同书中的思想、美、人的伟大精神、取之不尽的知识源泉打交道,这是一条最基本的教育规律”。学生的阅读是一个追求意义的过程,阅读理解不仅仅是一个语言学习或教育实践,从本质上讲更是一种认知活动。这个过程非常强调个体的体验与感知。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阅读理解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大脑贮存的语言知识图式和世界知识图式相互作用,不断地对新输入的信息进行验证、分析和推断,直至完成对文本的解码。然而,在过去二十年中,基于信息加工心理学的符号表征主义的语言理解与阅读观正在受到一系列的批判与质疑。

长期以来,教育与教学作为一种促进心智发展的“高级过程”,不仅与身体欲望、感觉运动系统等“低级过程”无关,有时甚至是一种对立关系。然而,具身认知的拥护者相信,教育应该把身体放置到作为学习的高位,并尝试论证认知、思维、记忆、学习、情感和态度等,是身体作用于环境的活动塑造出来的。教育活动基于教学主体的心智活动,而心智活动基于并源自身体。因此,阅读理解作为一种认知活动,教育工作者可以在具身认知的视野下看到阅读的一个重要转向。

二、具身阅读的基本概念与机制

作为具身认知的代表人物,著名认知与语言心理学家Glenberg提出了“索引假说”来解释语言理解。具身阅读被视为扎根于身体操作与想象操作的阅读策略,而镜像神经元系统的活动是其神经基础,阅读理解本质上是一种具身模拟的认知过程。

(一)索引假说

基于具身认知理论,Glenberg等人提出了语言理解的“索引假说”(The Indexical Hypothesis,IH)。根据“索引假说”,读者理解一个句子会经历三个步骤:索引(Indexing)、提取功能承受性(Derivation of Affordances)和整合(Meshing)。首先,对句中的词汇短语与环境中的物体或感知到的象征符号做出索引(映射)。其次,从索引物体中提取功能承受性,由物体得出某种承受性。例如,一张椅子能够承受一个人坐在上面却不能承受一头大象,同样是一张椅子能够承受一个小孩躲在下面而不是一个成人。承受性依赖于身体的形态与能力,它涉及知觉系统的参与,因此对知觉系统的控制,会影响承受性进而影响语言理解。最后的步骤是根据语法对功能承受性进行整合,通过相互协调而产生一个一致的模拟,提供知觉者某种行动的可能。

读者将文字“索引”或“映照”到文字所代表的物件上这个过程完成得越好,就越容易达成语言理解。Glenberg发现,在理解文本的上下文时,那些与文本相关联的活动会增强索引的过程,从而产生正面的认知结果。例如,在文本呈现中实际操作与文本有关的玩具物体来模拟文本里所描述的动作,就能正确地操作物体并且更好地实现上下文索引,使得获取意义变得容易。因此,通过与文本内容相关联的活动来模拟文本有利于增强索引,这是具身阅读中重要概念“身体操作”的起源。

(二)身体操作与想象操作

根据索引假说对语言理解的具身解释可知,理解在索引的过程中就已开始产生。具身基于文字本身的同时也基于动作,其索引过程包括身体操作(Physical Manipulation,PM)和想象操作(Imagined Manipulation,IM)两个部分。所谓身体操作,可以演绎为学生阅读一篇发生在农场里的故事的文章,他的面前有各种玩具(例如,玩具谷仓、动物、拖拉机、农民),当他读完一个关键句子后,被暗示去操作玩具来对应相应的句子。这个操作确保了词汇索引到对象,功能承受性被派生(学生必须操纵玩具),概念被整合来模拟这个句子。所谓想象操作,就是在身体操作之后,去想象操作玩具的过程。想象操作产生效果的大小与身体操作产生的相差无几。

(三)镜像神经元与具身模拟

20世纪90年代初,意大利帕尔玛大学的神经科学家Rizzolatti所领导的团队发现一种新的运动神经元——“镜像神经元”(Mirror Neuron)。这种神经元会在豚尾猴执行一个指向目标的动作时产生放电,也会在只是观察同类其他个体或实验者执行同样(或类似)的动作时产生放电。后续的PET、EEG、TMS和fMRI及脑损伤研究证实,在人类大脑皮层中存在着具有类似功能的镜像机制,观察和操作两种过程都能激活同样的神经生理机制。

镜像神经元是具身阅读的神经基础,身体操作与想象操作是读者对读物所描述情境的一种具身模拟。镜像神经元与具身模拟机制的存在,使得读者能够有效地模拟读物情境。

三、构成具身阅读的基本学习要素

阅读通过“身心一体”的认知机制去理解、领悟、吸收和鉴赏,学生在对文本材料进行阅读的过程中模拟动作,感知情境,或者只是透过阅读材料对动作或情境进行想象,就可以像亲自执行动作一样,激活镜像神经元系统。如果在当代学习科学视域中对具身阅读进行系统的审视,可以发现,其基本要素包括自由的学生、适宜的读物、多样化的学教具以及情境式的阅读环境。虚拟现实技术所采用的设备,是一种典型且在未来具有很大开发价值的具身阅读学教具,它所创造的高度真实的情境,也是具身阅读环境非常重视的内容。

(一)自由的学生

作为阅读主体的学生,是一个身体的客观存在,具身知识和概念通过我们的身体活动而生成。

(二)适宜的读物

阅读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对读物的意义建构,即完成“理解”的任务。

(三)多样化的学教具

多样化的学教具是指各种各样的操作材料,在阅读中包括学具和教具:学具是指学生自主阅读学习时所用的工具;教具是指教师阅读教学过程中需要与学生共同使用的工具。具体的学教具能够在阅读理解中产生大量优势。多样化的学教具既可以是真实的物件,也可以是虚拟的物件。

(四)情境式的阅读环境

根据具身认知理论可知,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获得的认知,是身体(大脑嵌入身体中)物理状态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所产生的知觉、行动和自我内省的体验。

四、具身阅读的基本框架

学生身体处于与文本内容相关的学教具环境中,具身阅读是学生主体、读物、学教具与环境的多维互动,而不是其中的任意两方的简单互动。在阅读情境中,阅读者借助学教具和虚拟现实技术,启动身体操作与想象操作实现对文本的理解。

(一)通过身体操作获得具身经验

Gibbs认为,身体在动作时,主观感受到的种种经验都成为语言与思想最根本的扎根基础。]研究表明,身体操作可以加强对抽象内容的处理和对已有概念的理解。而这种操作所使用的材料与情境越具体真实,阅读者的理解就越容易。

(二)学会想象具身经验

具身认知理论认为,抽象概念通过情境模拟或隐喻与感知经验发生联系。所谓想象操作,就是在身体操作之后要求儿童去想象身体操作的过程。想象操作不同于简单的想象指令,而是在之前实际操作的基础上进行,它就像是在视觉想象基础上产生了一个显著的动作元素。

(三)文本阅读时想象经验

阅读文本显然是一种符号性的材料,学生具备身体操作的经验与想象操作的能力,在阅读的过程中想象这个经验,这样就能加强理解的效果。

五、具身阅读实践前瞻及其对具身化学习理论的启示

具身认知理论能够丰富我们对于阅读的理解,在具身认知的视野下提出具身阅读,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身体与教育之间存在一种紧密的联系,教育并不是与身体相互隔离的。这种观点实际上与很多教育家的观点不谋而合,例如,皮亚杰、维果斯基、蒙台梭利等人都强调动作对儿童学习的重要性,儿童思想的发展来源于动作。具身阅读在某种程度上借鉴口语表达的方式,借助于身体或身体的某一部分,学生通过对学教具的身体操作来丰富经验,进一步发展为想象操作,在适宜的阅读环境中更为轻松地完成理解。然而,具身阅读项目是具身认知运动在阅读教学和学习中的一种实践形态,势必会受到具身认知理论本身局限性的影响。具身认知理论强调认知过程会受到身体的影响,认知基于情境,在行动中产生,并且可能脱离内部表征而产生。

也许具身阅读并不能完全地取代传统阅读,很有可能是它适合于某些特定的阅读者和阅读材料。读物本身更多地描述可以被感觉——运动系统模拟的情境,运用具身阅读策略就能更容易地实现理解。


进一步来说,来自具身阅读研究的证据,也为具身化的学习理论提供了新的收敛性证据。我们对阅读理解的本质、机制与基本要素的讨论旨在表明,学习不仅仅是一种符号知识的内化过程,也是促使学生的相关经验、情感、思维和动作行为发生结构重组与功能嬗变,从而实现其本体认知系统建构升级的过程。


职称
论文

期刊
发表

加急
见刊

写作
咨询

课题
专答

编辑
顾问

关注
我们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