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学习者,你准备好了吗——美国ISTE《学生标准》解读及启示

时间:2018-04-11 编辑整理:尹睿 来源:早发表网


摘要:为帮助学生在未来技术驱动的互联世界中成功地学习、生活和工作,美国教育技术国际协会(ISTE)于2016年6月发布了《学生标准》。该标准旨在从更广阔的视野改变教育实践工作者对未来学习的认识,勾勒出未来学习者的新图景。解读ISTE《学生标准》,可以明确如下问题:一是该标准提出未来学习者的七大角色:拥有学习权力的人、数字公民、知识建造者、创新设计师、具有计算思维的人、创意沟通者、全球合作者。二是该标准蕴含四大核心理念:学习赋权、公民意识、创造与设计、思维与技能。三是该标准强调教学论导向,而非技术工具导向,即关注学生如何更好地利用恰切的技术变革学习方式。四是该标准的制定采用多途径、多渠道的方法,确保了其有效性、实用性和适用性。以ISTE《学生标准》来观照我国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学生发展,应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和教育信息化规划中凸显“为学生学习赋权”的重要性;二是在我国制定的各类教育发展规划和标准中突出“技术促进学习”的方法导向,增强其可操作性;三是要特别重视将“学生的思维与技能发展”纳入学生培养体系中,这是技术促进学习的价值追求。

关键词:未来学习,学生标准,学习赋权,学习权力,技术促进学习

立足于美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新阶段,针对美国教育面临的困惑和挑战,美国联邦教育部教育技术办公室于2015年11月颁布了第5个“美国教育技术规划”——《为未来做准备的学习:重塑技术在教育中的角色》,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为未来做准备的学习”基本框架(赵建华等,2016)。为了实现NETP2016提出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在未来变幻莫测的技术驱动的互联世界中成功地工作与生活,培养学生成为终身学习者,为学生提供适应未来世界挑战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意识到技术在增强人类协作、创造和沟通上的无限潜能,从而在全球范围内获得平等的学习机会,这是极为重要且必要的。美国教育技术国际协会于2016年6月发布了《学生标准》,旨在从更加广阔的视野改变教育实践工作者对未来学习的认识,勾勒出未来学习者的新图景,为教育实践工作者引导学生从容面对未来学习指明了方向(ISTE,2016a)。本文对ISTE《学生标准》的制定过程、指标维度和核心理念进行较为系统地呈现和解读,并结合我国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学生标准》对学生发展的启示进行讨论,以期为深化技术促进学习,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升学生数字化学习能力提供新的思路。

一、ISTE《学生标准》的制定过程

ISTE是致力于促进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支持和提高K-12教育和教学、科学技术和管理的非盈利专业组织,其会员代表来自全球范围内超过10万个专业领域。2006-2016年期间,它发布了《学生标准》、《教师标准》、《领导者标准》、《技术人员标准》和《计算机科学教师标准》等一系列标准,为信息时代各类教育群体的发展提供了指南。此次发布的《学生标准》是第三版。

二、ISTE《学生标准》的指标维度

“让每一位学生为未来学习做好准备”是美国联邦教育部“连接教育”(ConnectED)这一教育信息化倡议活动的核心构成部分。众多教育领导者都希望以学习标准的方式对未来数字时代的学习做出规范化阐释,并颁发给各州、各地区和各学校采纳使用。目前,美国已有《州共同核心标准》和《下一代科学学习标准》与这些标准不同的是,此次ISTE发布的《学生标准》更加凸显教学论(Pedagogy)导向,而非技术工具导向,即关注学生如何更好地利用恰切的技术变革学习方式,而不仅仅强调掌握哪些技术工具。可以说,ISTE《学生标准》为未来数字时代技术促进学习提供了一个指南性的框架。该标准包括7个维度28项指标。每一个维度都以未来学习者的角色加以定位,每一项指标都以学生利用技术促进学习的活动加以详细阐述。具体内容如下:

1. 维度1:拥有学习权力的人

“学习权力”是未来学习者的首要特质。学生要成为拥有学习权力的人,应能积极、主动地利用技术促进学习,充分发挥技术在实现选择、获得和展示知识等学习目标上的无限潜能。该维度又细分为如下四个指标:

(1)学生明确并设定个人学习目标,开发技术促进学习的各种学习策略,自觉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以改善学习结果,达到学习目标。

(2)学生基于个人或学习兴趣,利用信息技术(如社交媒体、邮件、视频会议、数字笔友等)与其他学习者或专家建立社群网络;为满足学习通用设计的需要,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如视频、音频、文字语音转换工具、社会书签、云协同工具等)自定义学习环境,实现处处可学。

(3)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如拼读检查工具、语法检查工具、学习分析工具和协作活动空间等)获得学习过程的反馈信息,以调整、优化和完善学习策略;利用信息技术(如数字板报、数字故事、博客、电子学档等)创作人造物(Artifacts),实现学习目标可视化。

(4)学生掌握技术工具的基本操作,自主选择不同的技术工具解决技术问题,并探索新兴技术的使用。

2. 维度2:数字公民

由于互联网所具有的互联特性,培养学生成为负责任的、具有法律和道德意识的数字公民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未来的数字公民,应能充分意识到互联世界中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权利、责任以及机会,并以安全、合法、合乎伦理的方式规范自己的行为。该维度又细分为如下四个指标:

(1)学生通过社交媒体报道、公众在线评论等活动在网络上建立起数字身份和良好的数字信誉,意识到他们在数字世界中言论行为的持久性。

(2)学生使用在线社交工具或互联网络设备时,会采取积极的、安全的、合法的、合乎伦理的行为。

3)学生理解使用知识产权的权利和义务,尊重知识产权。

4)学生利用数据收集工具(如网络Cookies、检索算法等)跟踪、管理个人在线数据,以确保个人的数字隐私和安全。

3.维度3:知识建造者

在未来社会,学习不仅仅是一种消费知识的活动,更是一种生产、建构和创造知识的活动,学生应成为一名知识建造者。作为知识建造者,学生应能利用各种数字工具批判性地使用各种数字资源,创作人造物,获得有意义的学习经验。该维度又细分为如下四个指标:

(1)学生利用各种技术工具(如数字图书馆、在线书签、在线笔记等)高效地收集信息和数字资源,以实现学术性知识学习和创造性知识学习的目标。

2)学生对各种信息、数据或其他数字资源的准确性、可信度和相关度进行甄别、评估。

 (3学生借助各种技术工具(如引文注释工具、目录索引工具等)和方法从各种资源中提取有效信息,开发出人造物,从而建立有意义的知识连接,创造和生产知识。

4)学生积极探索真实世界的主题或问题,产生新的概念、观点或理论,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促进知识建构。


职称
论文

期刊
发表

加急
见刊

写作
咨询

课题
专答

编辑
顾问

关注
我们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