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企业亟需健全内审容错纠错机制

时间:2018-06-20 编辑整理:陆征 葛凯华 来源:早发表网

[摘要]在反腐败斗争已经形成压倒性态势的新形势下,内部审计要更新对“容错”理念的认识,健全完善容错纠错机制,为调动领导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打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企业良好政治生态发挥保驾护航作用。

[关键词]内部审计,容错纠错机制,石化企业

一、健全完善审计容错纠错机制的基本视角

在从严治党持续发力、国有企业改革持续深化的新形势下,内部审计面临新的挑战。

从外部环境来看,一方面,为官不为等懒政现象有所扩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从严治党,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对党的执政基础威胁最大的突出问题,形成了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制度日益完善,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与此同时,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为官不为、慢作为、懒作为等懒政现象有所抬头并有发展趋势,不仅给企业的正常运营带来消极负面影响,更会威胁到企业的深化改革和转型升级发展。另一方面,企业改革创新、攻坚克难,迫切需要敢创敢试、宽容失败的政治环境。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进入攻坚决战阶段,中国石化近期面临着打赢“处僵治困”“四供一业”分离移交和“瘦身健体”三大攻坚战,远期肩负着做优做强,把中国石化打造成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阵地。建设世界一流能源化工企业的历史重任,迫切要求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解放思想、敢于创新,大胆探索和尝试,也就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因为缺乏经验、先行先试造成的失败,出现为推动改革造成的失误和错误。内部审计是企业经济活动包括改革探索举措最直接最具体的观察和意见发表者,对于改革创新、干事创业中的错误与失误进行评价,内部审计躲不开、绕不过。

从内部审计自身发展分析,一是审计职能的扩展使容错的重要性不断增强。内部审计经历了账簿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已经发展到风险导向审计阶段。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对现代内部审计定义为“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营运。它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程序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随着内部审计职能从单纯的查错纠弊,发展变化到检查监督和咨询评价并举,对内部审计判断和评价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全面深入调查研究,仅仅对照“本本”查问题作结论,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对内部审计的要求。二是审计容错对内部审计发挥作用具有现实意义。随着内部审计受重视程度不断增强,内部审计判断评价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审计结论既可以为改革创新者遮风挡雨,也可能会挫伤干事创业者的积极性,最终影响的是内部审计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内部审计必须敢于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

在审计工作实践中,正反两方面的例子都不胜枚举。例如,在某省石油分公司总经理离任审计中,审计发现该公司为抢占市场,存在为部分参股合营加油站的合作方垫资的情况,按照现行制度属于违规行为,但是审计部门综合考察发现,一是该企业对垫资的风险进行了事先评估,二是项目实现了利润增长资产保值增值,三是垫资款项已按期收回,对其他的合资合作还产生了积极影响,所以最终没有作为问题进行反映,不仅正向激励了改革探索行为,也使审计工作得到了积极的肯定。反之,对于企业外创市场队伍人工成本增长问题,我们往往忽视外创市场的艰辛和物质激励的必要性,不分青红皂白定性为人工成本超支,甚至下达审计决定要求退还已经发放的外创市场补贴,问题屡禁不止,无法得到根本解决,同时也伤害了外创市场员工的积极性和利益,最终影响到审计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二、审计识错容错纠错的观念更新

内部审计是现代公司治理的三大基石之一,是内部经济监督的重要力量,内部审计的容错纠错是企业和社会容错纠错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人员必须树立正确的识错观,提高容错纠错能力和水平,科学把握纠错和容错的辩证统一关系,促进企业健全完善容错纠错机制。

(一)更新观念,树立新的识错观

识错就是发现和识别问题,是鉴别问题的第一步,也是纠错和容错的基础与前提。在驰而不息全面从严治党、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已经进入决战攻坚阶段,我们既要继续深化反腐败斗争,又要鼓励领导干部带领广大干部群众爬坡过坎、撸起袖子加油干,不因为循规蹈矩、因循守旧而丧失机遇,贻误战机,对识错观进行调整和修正就显得十分必要。

内部审计人员要更新识错观,首先必须要深刻领会审计对于推进改革创新、促进干事创业、保护领导干部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作用;要结合实际,深入了解石化行业党风廉洁建设和打好转型升级发展“三大战役”的复杂严峻环境,从关乎中国石化建设风清气正的一流政治生态和贯彻落实改革、创新发展战略的高度来提高认识;要充分领会、判断和评价问题的新政策导向,在现有规章制度、现成经验做法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需要的情况下,针对改革创新、干事创业过程中产生的错误失误,更新对错的划分界限,以保护和激励创新探索的精神与实践。

(二)提高站位,加强容错能力培养

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已经形成的错误和失误进行评判,更要追溯和分析问题产生的主客观原因和事物发展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提高对改革创新、干事创业过程中产生错误失误的宽容度,同时,依法依规,追责处理其他违纪违规问题。

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的容错难度和复杂程度很大。容错是对待错误和失误的积极态度,容错的内涵既包括对错误失误的宽容,更在于其产生的正向引导和鼓励等积极效应,容错要求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在习惯于挑毛病、查问题的否定型思维定式下,展现包容和肯定,所以容错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就显得十分重要。要提高容错的能力,一是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只有具备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才能把握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科学鉴别错误和失误的性质,才能实现对问题的纠错和容错。二是增强大局长远意识。要提高政治站位,立足大局长远,树立“一盘棋”思想,把错误失误放在中国石化甚至是国家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大时代里去鉴别和判断,不以一时一地论短长,不以成败论英雄。三是力求掌握问题的全貌和本质。只有了解了问题全貌,掌握了问题本质,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与评价,“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不能一叶障目,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四是培养为担当者担当的勇气和胸怀。担当是一种勇气和责任体现,为担当者担当也同样需要勇气,同样需要高度负责的意识。要树立科学的审计政绩观,正确理解和使用手中的权力,有时甚至需要在“小我”上有所舍弃,敢于和乐于激励改革创新,宽容失败,为干事创业、打造风清气正的一流政治生态凝聚正能量。

(三)辩证统一,科学把握容错纠错的关系

纠错与容错互相对立,又相互依存。“纠”与“容”好比“放”与“收”,看似对立,但宽严相济、有收有放,更有利于正确处理内部审计监督与服务关系,更有利于树立审计权威和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同时,在一定的条件下纠错与容错也可以相互转化。以唯物辩证法的辩证统一的思维分析,纠错既是对错误失误问题的纠正,但同样也可以理解为从否定的角度对改革创新、干事创业者的保护;容错是对改革创新、干事创业产生的错误失误的宽容,同样也是对钻改革空子胆大妄为者的否定和批判。另外,随着人们对错误失误的认识深化,一时的错误失误可以转化为最终的成功,如上游企业的勘探业务,就是从一次次失败失误中总结经验,最后取得成功;反之,暂时的成功也可能成为最终的错误失误,如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取得的经济发展,最终需要付出更沉重的代价去弥补。容错纠错的辩证统一关系,要求我们从正反两方面看待改革创新、干事创业过程中存在的错误失误,科学运用纠错与容错两种手段,以宽容之心对待无心之失、无心之过,为改革创业者的先行先试保驾护航,以零容忍的态度,不给借改革创业之名乱为妄为者以可乘之机,对于一时难以判断的问题,不轻易下结论做处理。

三、审计容错纠错机制的有效构建

在长期的审计实践中,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时时面临着容错纠错的抉择,也有许多正确容错促进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成功案例,对企业改革发展和稳定,对促进广大干部改革创新、干事创业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从总体来说,这些行为是偶发、单一和局部的,没有上升到机制建设的层面。石化行业要基于顶层设计,建设“大监督”格局,其中内部审计的容错纠错机制不可缺位,它也是构成企业和社会容错纠错机制完整版图的重要和关键内容。要使政策落地,并成为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科学合理运用好容错纠错手段,就要在健全完善容错纠错机制上下功夫。审计容错纠错机制的建设,不涉及部门和人员的增加、流程和程序的重新设计,最重要的就是在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更新识错观念、提高容错纠错能力和把握容错纠错辩证关系等基础上,建立容错纠错长效机制,并真正落到实处。

(一)创新审计思维,及时更新标准规则健全完善容错纠错机制,要在制度建设上下功夫。中央针对改革创新探索提出了“三个区分开来”的标准,石化行业已经提出了细化标准,扩大到日常的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内部审计要从经济监督的角度,在基本明确“必须为、可以为、不能为”原则的前提下,为一些形势把握不准、政策理解不透的问题和情况保留容错空间,进而提高制度判断和问题评价的可操作性。针对新领域、新事物和新问题,也可以采用正(负)面清单制、案例法等多种形式,既保证容错纠错长效机制的建立,又能及时调整完善政策导向。要通过制度创新,适应审计不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把对改革创新、干事创业者的保护和激励,对以改革创新为名肆意妄为者的惩戒处罚都要落到实处。

(二)及时沟通联动,减少容错纠错偏差对于改革创新中发现的问题,容错纠错的时效性比以前显得更为重要。各级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由于政策水平、信息掌握程度等差异,对一些新问题新情况往往会出现判断不准和难下结论的情况,这就要求审计部门拓宽信息沟通渠道,建立及时有效的上下沟通机制。实现下情上达、上情下达、上下通达,帮助各级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及时正确做出判断和评价,避免由于审计部门内部沟通渠道不畅、问题上报流程过长等造成的“肠梗阻”“马后炮”,尽可能减少容错纠错过程中出现的偏差以及给改革创新、干事创业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完善内部考核体系,保证容错纠错落到实处进一步调整完善内部考核体系,对容错纠错手段



职称
论文

期刊
发表

加急
见刊

写作
咨询

课题
专答

编辑
顾问

关注
我们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