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逐客书》

时间:2017-11-14 编辑整理:早发表网 来源:早发表网

前246年,“郑国事件”爆发,韩国派了一个叫郑国的水利专家来韩国修渠,取名曰“疲秦计划”,可惜不就即被识穿。于是,那些秦国贵族们趁机对秦王进行挑拨,“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史记·秦始皇本纪》)秦王嬴政遂发布逐客令。
  李斯本为楚国人,自然也在被逐之列。早在年少时,李斯便有仓鼠之叹。他是个不甘平庸没世的人,想做大事业,拥有大富贵。于是,他拜师荀况,修习帝王之术。在辞别恩师时,他说道:“诟莫大于卑贱,哀莫甚于穷困。”①进取之心可见一斑。所谓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李斯反复权衡:楚王胸无大志,鼠目寸光,不值得他去煞费苦心;韩魏赵燕齐的君主非愚即昏,也不值得他去奔走趋奉;唯独强秦,国家兴勃宛若新出的太阳。于是,李斯得出一个重要结论:若想显志,非秦不可。作为一名卓越的政治家,这实在是他眼光精准又深远的地方,他的选择很对。
  是金子总要发光,李斯在秦国确实受到了当权者的赏识,可叹他刚立稳脚跟一道逐客令即下,打击来得突然而猛烈,简直是当头一棒。李斯顿觉天昏地暗,不甘没世的希望渺茫。如何?是听从君命另觅他路,还是冒死请谏放手一搏?抉择的过程必然是艰难的,如今的我们只能看到一个结果。李斯终究选择了后者,他相信自己的才华和学识,历史也回应了他的期许。这篇《谏逐客书》在秦文学中一枝独秀,被鲁迅先生赞为“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②在当时则有力挽狂澜于既倒之功效,刘勰曾有几句中肯的评论:“李斯之止逐客,并顺情入机,动言中务,虽批逆鳞,而功成计合,此上书之善说也。”③文章精彩之处自是不胜说。
  文章由四段组成,结构紧密,行文严谨;气势非凡,铺张扬厉。
  先看首段,李斯陈述那么多,反反复复只有一个意思:驱逐客卿是错误的,因为历史证明客卿对秦国发展有功不可没的贡献。起句简短有力。“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宋文论家李涂对此称赏备至,“起句即见事实,最妙",“文字起句发意最好,李斯《上秦始皇逐客书》起句,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文章精义》)。明明是秦王下令逐客,却说是“吏议”,措辞婉转,可见李斯高超的讽谏策略。论点已鲜明摆出,接下来就要提供有力的论据。首先回顾历史,四位先君重用客卿而使国家致富变强,一系列史实的铺陈,到最后发出“客何负于秦哉!”的反诘,一气呵成,令人不容置疑客卿在秦国发展中的卓越贡献,气势非凡。接下来又从反面论证,如果君主因为是客卿而不重要他们,秦国不会取得今日之成就。可谓层层推进,层层渲染,又如此腾挪跌宕,反复论证,将客卿对秦国的重要作用阐述得极为透彻。
  让无数文人为之倾倒的是文章第二段。
  首先是构思之妙。第一段已经用事实透彻说明客卿的卓越贡献,第二段理应回到现实,从当下事说起,转入正题说逐客的错误了,李斯却笔锋一转,设了许多比喻,说秦王爱人才不及珠宝美女,这样下去的后果可想而知。
  然后妙在内部结构的曲折多变和严谨有序。李斯在论述秦王对物的态度时,先是以珠宝等物为喻,设问做结:这些美好的东西都不出自秦国而陛下却很喜爱它们,原因何在?只问不答却有不答自明的效果,意味深长。第二层又以玩好、美女等为喻,用假设论证之法,如果非要是秦国生的事物才可享用的话,那么陛下喜爱的这些器物、美女将不能再陪伴陛下。其实说到这里,就已经透彻得说明“必秦国之所生而后可”的荒谬性。但李斯仍旧意犹未尽,第三层又以音乐为喻:秦国抛弃本国的音乐,却采用别国音乐,这是为什么?这一回,李斯不再设问,而是直接点出这不过是图个一时痛快的视听之娱罢了!这个回答既紧接上文,又远承第一层的设问,有首尾相连,前后贯通之妙。对一个帝王来讲,臣子这样说话的语气不免有些强烈,但要知第一层中的设问绝非摆设,秦王读到第一层时内心其实早已有了答案,李斯到最后直接道出的“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正符合秦王的心理预期,铺垫已做足,回答也便不显唐突。一直到这里,都是在论说秦王对物的态度,其实几层的意思大致相同,可是,李斯一会儿正说,一会儿反说,一会儿铺叙,一会儿反诘;或略变化几个字,或稍变化一下手法,真是跌宕生姿,极尽曲折变化之能事。最后,在前面的层层比喻论证下,第四层李斯终于明确道出:秦王重视物色远胜人才,这绝非“跨海外、制诸侯之术”!综观四层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层层递进,严谨有序。宋代李涂就说:“中间论物不出于秦而秦用之,独人才不出于秦而秦不用,反复议论,痛快,深得作文之法。”(《文章精义》)
  第三段终于直面当下,点明驱逐客卿是错误之举。先是比喻论证,以山水为喻强调君主广纳人才方可无敌于天下。议论文长于说理,一般枯燥乏味,李斯之文令人读而不厌,和大量使用比喻有很大关系,比喻增加说理之形象性、直观性、具体性,使文章生气盎然。此外,构成的排比句法也增强了论述的气势。倘不如此,人才流失,实则是削弱本国力量而倍增敌国势力。“籍寇兵而赍盗粮”,此句看似平易道出,实则一举击中秦王要害。秦王嬴政绝非简单人物,心怀一统天下之大志,历史证明他也有与之相匹配的雄才大略,如此卓越的政治家怎会不明晰人才的重要性?精明的秦王绝不允许自己放出的人才被他国所用,他宁愿将客卿全部处死,也不会便利敌国。这是一个险招,想必李斯也做好了要么打动秦王,要么身首异处的打算。说秦王有慧眼识珠的智慧也罢,说李斯破釜沉舟的勇气打动了秦王也罢,李斯最终说服秦王。

不驱逐客卿离开的论据自然还能提出许多,以李斯之才,上个万言书也并非难事。只是话到此处,已全然说尽,添一字一言,俱是赘语。
  于是,呼应前文,自然收尾。精彩已尽,第四段的结尾简洁而果断。
  从形式上看,第二段文辞华美,曲折婉转,技巧多变,于四段中为最佳。但从内容上看,意义的真正核心却在第三段。第二段将人才与物作比,已暗含人才珍贵之意,实际上是为第三段点明人才对于完成统一大业之重要性做铺垫。第三段所说的话,是李斯自信的根源所在,也是他最后的杀手锏。他说放逐这些客卿实质上是为敌国增加力量,言外之意,如果要避免这种状况发生,只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是留下客卿并重用,另一条,是处死所有客卿。秦王的虎狼性情他不会不知,也许只要帝王的脑海中有阴差阳错的一闪,他就朝不保夕。行文至此,是李斯将自己逼到一个断崖,成则贵,败则命,说到底,这是以他的生命做赌,赌他不甘埋没于世的半生,他已绝无后路。然而,前文的文势已造足,犹如滔滔江水,滚滚而下,以超越生死的勇气,在这断崖处激情一越,水浪四射,精彩迭出!可否超越险境,可否绝处逢生,天命而已。文势自此散尽,李斯再无可言。
  当他决意把这篇奏疏上交给秦王时,他的自信胜过了对失去生命的胆怯,他相信自己的才华,也相信秦王的智慧。对于满腹经伦又胸怀大志的勇士,历史不会辜负他的一腔热血,秦王没让他失望,李斯自此被秦王重用。
  如果人生是一场折子戏,他活得最精彩的一段,一定要从这篇《谏逐客书》开始。
  注释:
  ①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
  ②鲁迅:《汉文学史纲要》,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
  ③刘勰:《文心雕龙·论说》(范文澜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M].中华书局,1980.
  [2]李斯.谏逐客书(法家著作译注丛书)[M].天津人民出版社,1975.
  [3]冯惠民.李斯[M].中华书局,1981.
  [4]鲁迅.汉文学史纲要[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5]刘勰.文心雕龙·论说(范文澜本)[M].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6]马文静.李斯文学研究[D].济南大学,2009.

职称
论文

期刊
发表

加急
见刊

写作
咨询

课题
专答

编辑
顾问

关注
我们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