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西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初探

时间:2018-03-02 编辑整理:陈娟娟 来源:早发表网

摘要:2013年9月、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构想。这一构想将西北民族地区从边缘地带推向了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西北民族地区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本文简单回顾了民族旅游研究的发展,分析了“一带一路”背景下研究西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意义,提出了“一带一路”背景下西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阐明了“一带一路”为西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最后,对“一带一路”背景下西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一、民族旅游研究的发展

旅游研究开始涉及民族旅游始于1987年贾光杰发表的《积极开发民族旅游商品》一文。民族旅游研究之初便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联系在一起(江婕,2015)。近年来,一些学者从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开发及发展影响因素角度出发,论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深度开发与研究,并提出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策,开展民族地区生态旅游(赵进国,2010);关于西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现状、旅游产业竞争力、产业联动开发以及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窦开龙研究了西北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七大特点,并对西北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劣势进行了分析(窦开龙,2008)。把多勋则从文化视角来研究西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对旅游地社会影响、民族文化保护、旅游产品供给等(把多勋,2007)。“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提出后,民族地区的旅游产业发展被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王治顺认为民族文化旅游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必不可失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的重要方法(王治顺,2016)。王佳果、吴忠军认为“一带一路”使民族地区由对外开放的大后方、边陲、末梢,走向了最前沿、重要节点和关键枢纽,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王佳果、吴忠军,2016)。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研究西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意义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西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研究的学术价值

首先,以“一带一路”为背景,为研究西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提出西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新模式。其次,丰富了民族地区旅游学研究的理论内涵,为民族旅游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角度。再次,以“一带一路”为背景,深度挖掘西北民族地区民族文化的内涵,将西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研究提升到一个新高度。最后,丰富了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化扶贫理论的内容。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西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研究的实践意义

长期以来,受到国家实施东中西地区梯度发展战略的影响,加上民族地区大多地理位置偏僻、自然条件恶劣,自身发展能力较弱、经济欠发达,其战略定位偏重于维护国家领土完整、民族团结和边疆安全,国家的政策重心较多着力于改善基础设施,发展经济以解决边民生产生活困难、稳定人心、整固边防。至今,民族地区仍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西北民族地区尤为如此。发展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总钥匙。2013年9月、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战略构想,这一构想将西北民族地区从边缘地带推向了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西北民族地区一跃成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能源基地建设的重要节点和关键枢纽,西北民族地区的发展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对西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进行研究实践意义重大。

其一,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推进西北民族地区精准脱贫。西北民族地区贫困现象较为严重,精准扶贫是我国扶贫新阶段的重大战略部署之一,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的关键。旅游业作为新兴的综合性产业,具有综合性、关联性强的特点,能够带动经济社会发展。西北民族地区历史悠久,民族文化呈多元化发展状态。在体验经济时代,西北少数民族文化的魅力深深吸引着追求异质文化的旅游者。2014年6月,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跨国项目丝绸之路通过审议,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首例跨国合作、成功申遗的项目。这条文化路线长约5000公里,共有遗迹33处,中国段有22处,除了4处分布在河南省以外,其余18处均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其中陕西省7处、甘肃省5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6处)。旅游产业已成为西北民族地区最具开发潜力的产业。旅游产业的发展能够为当地经济注入新活力,促进经济增长,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同时,旅游产业发展对于西北民族地区经济的推动还体现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西北民族地区经济较为落后,劳动力供给过剩的问题一直较为突出,旅游业的发展可增加就业机会,从一定层面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对城市的压力。尽管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但他们在旅游这一特殊的产业中却是“专业”人才。旅游产业的发展拓宽了就业渠道,解决了一部分劳动力的生存问题,帮助民族地区摆脱贫困、实现跨越式发展,推进民族地区精准脱贫,进而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其二,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做出积极贡献。我国2.2万公里陆地边界线中近1.9万公里在民族地区,138个边境县(区、市)中109个在民族地区。其中新疆是国境线最长、交界邻国最多的省区,与邻国共有5400公里左右的边界线,约占中国与邻国边境线总长度的1/4。据统计,近年来我国西北地区向中亚五国出口产品总额达到西北地区总出口的一半以上。西北民族地区自古以来就与丝绸之路息息相关,有着很深的渊源,少数民族群众对丝绸之路有着很深的情感认同。这些地区与睦邻国家山水相连、语言相通、文化相同、习俗相近,文化的共性为“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人民的沟通交流搭建了桥梁。西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可以调动和凝聚各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汲取和借鉴历史经验,服务当代实践,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强劲的动力,加强我国与中亚各国乃至欧洲之间经济文化的联系,为推动“一带一路”的实施做出积极贡献。

其三,促进文化交流,让世界认识中国。民族文化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有可能导致民族、国家之间的相互误解,甚至造成摩擦与冲突,从而影响经济发展。西北民族地区亦是我国民族问题多发地带。“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西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研究必将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传承,弘扬丝绸之路友好合作精神,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人民“交流、交往、交融”,对周边国家开展旅游外交,让世界认识中国。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西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西北民族地区发展起点低、基础设施落后、地理位置偏僻,虽然国家给予了差别化的优惠政策,但在市场起主导作用的资源配置机制下,西北民族地区的劳动力、资源、资金源源不断的流向东部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呈现不断拉大趋势,旅游产业发展面临许多问题。

(一)旅游产品结构单一,产业集约化程度低

西北民族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少数民族众多,具有一定的旅游资源优势,但资源优势不能等同于产业优势,西北民族地区由于其地理、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约,旅游产品结构单一。乡村旅游、观光旅游产品较丰富,但休闲度假游、养生游等高端旅游产品较为匮乏。另外,由于西北民族地区可进入度较东部发达地区存在一定差距,因此,产业集约化程度低,产业效率低。以入境过夜游客人均天花费为例,西北民族地区入境过夜游客人均天花费在全国处于中下水平,其中宁夏、青海垫底。

(二)旅游管理体制落后

西北民族地区的旅游体制改革相对东部地区要滞后一些,旅游业与其他相关行业之间还存在一定矛盾。当地的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也制约了旅游管理体制的进一步改革与完善,职能转变缓慢,旅游开发市场化程度低,甚至部分地区旅游景区景点的管理还存在多头领导、多部门管理的现象。这些都严重地影响了西北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从而影响到整个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三)旅游开发资金短缺

西北民族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及经济发展现状决定了西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投资开发水平较低,旅游开发资金短缺。可以这样说,西北民族地区本身自有资金少,而外部资金又不愿意进去。据统计,2011年中国西部地区旅游投资全国比重仅占8%,截止2013年底,民族地区公路、铁路、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营业里程全国比重仅为23.84%、27.19%、19.08%、4.82%。旅游开发资金短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严重阻碍了西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

(四)旅游人才等软资源极其匮乏

一个地区的旅游人才等软资源直接影响着当地旅游资源的规划与开发、旅游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旅游服务的质量与信誉、旅游接待设施的设计与改善以及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等。西北民族地区旅游教育相对落后,技术储备低,旅游教育培训投入少,加之旅游人才向东部发达地区的流动,外部人才又不愿来,因此,西北民族地区旅游人才十分匮乏。

(五)生态环境脆弱

西北民族地区部分区域是生态极度脆弱和中、重度脆弱区,而且在国家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生态重要性很高,有相当一部分地区属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或禁止开发区域。2017年4月13日,中央第七环保督察组在向甘肃省反馈督察意见时,把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破坏列入了问题清单(《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刘世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甘肃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在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一定要努力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但近年来的“掠夺性”放牧、旅游开发项目未批先建、小水电项目陆续上马等行为,导致祁连山生态已不堪重负,一些局部破坏已不可逆转。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导致了旅游开发各利益主体的行为表现出更多的短利性。

(六)传统民族文化被同化和冲击

西北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众多,少数民族风情独特,丰富的传统民族文化深深吸引着各地游客,但近年来的旅游开发将传统民族文化商业化、庸俗化,传统民族文化被同化和冲击,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发展已成为西北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一带一路”为西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带来的新机遇

“一带一路”战略空间的构建,“一带一路”沿线的“互联互通”建设为西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互联互通”带来交通、物流等旅游基础设施的极大改善,对外开放的格局,加强了区域旅游合作,旅游市场不断拓展,旅游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投资贸易等经济活动将大幅增长,经济活跃度得到增强,为西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一带一路”背景下西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对策初探

(一)创新协同发展理念,积极参与国际旅游发展

“一带一路”构想创建的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为国际合作和区域发展带来了新的理念,如多边共赢的合作理念、空前包容的开放理念、均衡协调的发展理念等。旅游区域协作发展已经成为旅游行业国际化发展的表现之一。西北民族地区应充分发挥政府与产业界的合作,创新协同发展理念,推动旅游区域合作发展,发挥地缘优势,使西北民族地区成为“一带一路”国内国际区域旅游合作的前沿,加强与周边区域的旅游合作,促进区域共同发展,和谐发展。

(二)深化旅游体制改革

深化旅游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建立高效的旅游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建立、健全行业自我管理组织。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建立市场竞争机制。

(三)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的内涵,加快旅游产品转型升级、创新

民族旅游的灵魂是民族文化,西北少数民族文化底蕴深、品位高,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的内涵,大力发展特色旅游,形成具有民族特征、文化特色、地域特点的旅游产品,加快旅游产品转型升级、创新。

(四)充分整合西北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形成联动效应

西北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具有一定替代性,充分整合各类旅游资源,将替代关系转化为互补关系,形成合力,避免同质开发、恶性竞争等现象的出现,实现共生互补,形成联动效应,提升西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在海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

(五)实施人才战略

西北民族地区想要发展旅游,实施旅游人才战略刻不容缓。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通过政府的推动,形成新的旅游人才竞聘机制,加强西北地区旅游院校建设,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当地的居民与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改善旅游从业人员的就业环境,不但要吸引人才,还要能留住人才,从而改变西北民族地区旅游人才与技术匮乏的问题。


职称
论文

期刊
发表

加急
见刊

写作
咨询

课题
专答

编辑
顾问

关注
我们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