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的秘密不在仙丹而在细胞

时间:2018-03-14 编辑整理:陈编辑 来源:早发表网

摘要:  从古至今,有太多的人想要长寿,上到皇冠贵族,下到黎民百姓,有些人毕生都在寻找长寿的方法。我们的古人也为我们总结整理了这种各样关于长寿的秘诀。但是你知道吗,人为什么会变老?人怎样才会长寿?这些答案其实就隐藏在人的细胞之中。

从古至今,有太多的人想要长寿,上到皇冠贵族,下到黎民百姓,有些人毕生都在寻找长寿的方法。我们的古人也为我们总结整理了这种各样关于长寿的秘诀。但是你知道吗,人为什么会变老?人怎样才会长寿?这些答案其实就隐藏在人的细胞之中。

                                             
伊丽莎白·布莱克本是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她也是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系教授。她的著作《端粒效应》研究的就是这个课题。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下什么是端粒。
我们都知道人体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不停地分裂来实现更新换代。当然,细胞分裂并不是无限的。 1961年,美国微生物学家奥那多·海夫利克提出了“海夫利克极限”理论。这个理论说的是,人类体内细胞在分裂56次之后就会因自产毒素而消亡。当人的全部细胞停止分裂,新陈代谢也会停止,人就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而这56次分裂的上限次数就是由细胞中的端粒决定的。端粒存在于染色体的两头。端粒的长短就影响着细胞分裂周期。每次染色体分裂后,端粒都会因为磨损而变短。当分裂次数过多、端粒过短时,细胞就接近衰老了。换句话说,如果一个端粒太短,它已经保护不了染色体的两头,细胞就会停止分裂。这时就是细胞达到了“海夫利克极限”,已经分裂56次后自行消亡。
这样,端粒的长度就和人的寿命挂上钩了。当我们了解了端粒之后,我们能否用一些办法来通过端粒来延长我们的寿命呢?我们是不是能通过改良生活习惯,来促进端粒酶的再生,保持端粒的健康状态呢?这也是布莱克本一直想要解决的问题。她的研究显示,压力和端粒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怎样避免端粒的过度磨损,怎样健康长寿。
2004年,布莱克本找到了一组孩子有先天疾病的母亲,还有另一组有着健全孩子的母亲,对她们进行了跟踪研究。
最终她发现,照顾孩子的时间越久、感到自身压力越大的母亲,端粒数量越低、长度越短。把她们个人的其他影响因素,比如年龄、身体状况等差异因素控制以后,得到的结果还是相同的。也就是说,端粒的长度与承受压力的时间长短有关。短期的压力并不会伤害你的端粒,这种刺激反而会增强细胞的体格;但是长时间的压力就会给端粒带来致命性的打击。
这么说,如果一个人有一份高压的工作,是不是他的端粒就无药可救了呢?实际上不是这样。
研究还发现,有的母亲即使压力很大,依然有着和常人一样的健康端粒。其实她们面对的压力可能相同,但是不是所有人对压力的反应都相同。准确说, 只有一种压力反应直接导致了端粒的损伤,那就是 “危机焦虑”这种心理压力。
危机焦虑不是现代人独有的,它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面对危机所作出的本能反应。比如你的面前冲过来一头狮子,危机焦虑就会陡然上升。或者假如你明天有一场对300人的演讲,你也会紧张地难以入睡。危机焦虑程度很高的人,往往都有预见性的担忧。他们把很多还没有发生的事情想象得非常糟糕,因而感到恐惧、焦虑,甚至自卑。
所以,压力产生的危害主要不是来自外在的压力本身,而是它给你带来的心理上的胁迫感——即使经历本身还没有发生,如果你的心智长时间被这些心理压力所占据,那么端粒缩短的速度就会大大加快。
到这里,你就会问一个问题,如果自己总是心理压力很大,有高度的危机焦虑,有没有什么办法能积极调整呢?
在面对压力的时候,一个人的反应不可能是完全负面,或者完全乐观的,他的反应一定是感觉无望的危机性反应和要挑战试一试的挑战性反应的综合。挑战性反应会调动体内的积极响应:心跳加速,血氧含量增加,各种生理反应都在为迎接挑战而准备。挑战性反应能够帮助你更好地做出决定、完成工作,还能让你的大脑保持年轻。只要挑战性反应的占比大于危机性反应,你就可以健康地面对压力,你就能更好地去选择你的生活体验:把危机转化为挑战。
这听起来很简单,不就是拥有一个好的心态吗?确实,这说起来很容易,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一个好的心态。在此,作者给我们列出了两条建议:

第一是减少自尊心的威胁;第二,把感性自我和理性自我分开。
以上就是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对线粒体和人的寿命的研究,让我们从科学的角度重新审视长寿的秘诀,其实它不是来源于外界,而是取决于我们自身的细胞。既然和人的寿命挂钩的是端粒的长度,那就要让端粒保持一种健康的状态,而想要达到这个目标,乐观的心态才是最重要的。

 

本网站部分文章转载自互联网以及作者的分享,如本网站所引用的文章涉及著作权问题, 请您及时通知本站,我们将及时妥善处理。

职称
论文

期刊
发表

加急
见刊

写作
咨询

课题
专答

编辑
顾问

关注
我们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