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价值取向的偏差与修正

时间:2018-06-08 编辑整理:武志烨 来源:早发表网

摘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持有的价值取向,会对其在具体教学中的呈现方式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使教师对教学过程的价值有一个新的认识,以对自身的教学行为有所改观。但现实中存在着知识观、方法观以及伦理观等方面价值取向的偏差,实现其修正,也有必要从这三方面体现其本体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价值取向,教学过程,偏差,修正

课堂中不同教学方式的出现,是差异化的教师个体所导致的。有的教师可能会注重对学生知识技能的考察,通过练习来不断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而有的教师可能会看中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当然也存在一部分教师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不拘泥于单向知识的理解,旨在塑造学生形成一个完善健全的人格。那么,总体看来,不同的教师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会表现出因人而异的教学行为,究其根本来说是由于教学过程价值取向的差异所导致的。也就是说,不同价值取向的持有者,在教学过程中会以不同的教学行为体现出来。因此,教师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不仅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对于整个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学过程价值取向的概述

1.价值取向的内涵

“价值取向就是个体在某些场域下用于指导行为方式而产生的有意识的价值倾向。”当然,由于价值观念同价值判断主体的世界观与需要相关,因此对于同样的事物或者现象,不同的人会持有不同的价值追求。而在相对价值取向指导下的行为体现也会进一步影响被实施行为的受众群体。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价值取向是指教师在教学目标或者一定价值观的指导下在教学过程中呈现出的行为倾向。教师的教学行为,究其根本是教师根据一定的价值取向,经过价值判断而作出的价值选择。同时由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所持有价值取向的客观正确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无数的事实证明,正确的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主体的主客观需要,而且能促使事物朝着正态的方向发展,即两者是相得益彰、完整统一的。”价值取向的影响是无处不在的,人类个体的所有意识、行为举止、活动等,无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都是在一定的价值观念或者价值取向的影响下产生的。可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依据的价值取向会决定在实际中表现出来的具体行为操作,教师的行为取向受价值取向的制约。价值取向的对错影响着行为取向的实施方向。

2.价值取向对于教学过程的意义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某些方面具有相对的自主性,教师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对课堂教学结果的呈现起着决定作用。

教师的自主性特点一方面表现在课堂教学的外部环境,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包括教师对于知识和文化的传递,学生对其进行相应的反馈。再加上年龄的差异以及教师在知识占有方面的权威地位,使得教师在教学活动的推进过程中处于相对的优势地位。而自主性特点的另一方面表现在教学过程的内部环境,由于在教学活动开展中无论是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方法的运用,还是教学结果的评价方式,教师都具有很大自主选择的权利。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以及学生的反馈进行灵活的调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相对的自主性,决定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持有正确价值取向的重要性。教师教学的价值取向直接关系到是否对教学结果达到有效的反馈。就某些方面来讲,教师所践行的课堂教学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其在课堂中呈现出的行为表现产生影响,而教师的行为表现会进一步使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接收结果产生作用。因此,对教师教学过程的价值取向这一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不仅对于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且从长远角度来讲,对于教育朝着良性方向发展也是大有意义的。

二、教学过程中价值取向的偏差

1.知识观的偏差

知识观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前,对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及能力等方面的一个大致的预估。具体来讲就是,在教学的某一课时需要学生掌握什么样的知识以及方法等,掌握到哪一个程度才算是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因此,教师所持有的知识观就显示出其非常重要的地位。

目前,仍有一定数量教师依旧存在静止的知识观。通常情况下,人们会把知识狭义地界定为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直接经验简单来讲就是学生通过在具体的操作实践过程中,并根据已有习得的知识,而获得的新建构的知识。间接经验是指学生通过了解前人已经证实过的、无误的经验,而掌握到的书本上的知识。静止的知识观认为:学生在习得这两种知识时,从一定程度上来讲,两者并不存在绝对紧密的联系。也就是说实践经验的获取与书本知识的习得是相对分离的,它们处于一种静止的状态中。

教师在这种静止知识观的影响下,片面地认为作为教师只需把书本上的客观知识,一般性的真理告知学生就算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只要习得了这些先辈留下的文化遗产,就结束了对学生进行的教育教学过程。而反过来讲,学生在学习掌握这些知识过程中逐渐发现与个体生活的现实世界存在着巨大的鸿沟,使教学结果没有达到预期的成效。总体来讲,由于教师狭隘地理解了知识应有的内涵及它的丰富性,将学生的学习场域限制在书本范围之内,导致了学生厌学心理的产生。

2.方法观的偏差

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总会借助一定的方法作为与学生进行沟通的媒介。其中包括语言性和非语言性质的方法,本文只谈在课堂中作为语言性的教学方法的运用。许多教师认为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就是教师传递权威的一个过程,那么,教师作为一个传声筒只需要把已有的经验传递给学生。因此,教师为了保证学生可以很好地接收到,并且保证经验的完整性,就需要采取机械重复的方法以期达到预期的效果。那么,在教学活动中就会发生这样的情况:教师围绕教材,按照课堂教学的一般步骤,并根据课程教学标准中已经明确规定好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来设计课堂教学的一般流程。这种教学活动的进行只是单纯地完成知识的传递,只是在机械地完成一些预先已经设定好的程序。

在这种错误的方法取向指导下,教师的教学过程变成了一个模式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缺乏了与学生的实时互动交流,不仅使教师自身无法得到与学生情感的碰撞,而且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无法与知识本身产生共鸣。

3.伦理观的偏差

教学活动过程的伦理观偏差集中表现在教师缺乏对学生的情感教育。“爱和关心是教育科学的条件。”由于教师这一职业的特殊性,教育是一个生命影响另一个生命的过程,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想要学生习得怎样的情感认知,那么作为教师就应该身体力行地去传递和表达相应的情感。再者,我们说,作为个体的人,当把知识、技能和完善的人格放在教育终极目标的天平上,无疑重量是向完善的人格这一边倾斜的。如果用机械化、模式化的手段可以完成对学生知识方面的传授,那对于完善人格的建立和形成,教师对学生关爱及情感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而在现如今的教学过程中,往往缺乏对学生的教育关心。一方面表现在教学从整体上强调如何让学生形成认知结构,进一步完成教学任务,达到课程标准上规定的教学目标。教师也无时无刻不在传递,学生目前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占有尽可能多的知识以在不断竞争的市场经济下取得竞争优势。这无疑忽视了教育最重要的部分,即对学生人格、情感、价值观的影响和熏陶,忽视了教育对人最基本、本质的要求。另一方面表现在教师没有做到对学生应该有的尊重。尊重是教育关爱的基础和保障,但事实上,在教学活动中缺乏尊重的现象屡见不鲜,教师随意辱骂学生,认为其是见过最笨的学生,学生犯了错误采取极端的解决方式等等。在此情况下,学生会漠视与教师的沟通,教师也会忽视学生的反馈,如此循环往复。

三、教学过程中价值取向的修正

1.动态的知识观

教师与学生都是知识的构建者。每一个学生个体每天都在对知识进行着创生和构建,其中既包括有意识的也包括无意识的。学生知识的获得来自于很多方面,比如通过书本上习得的,或者来源于与他人互动交流的过程中,也可能是基于自己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同样教师的知识来源也并非只限于书本上所得来的,更多的也是表现在与自己所接触到的人或者事物,通过与他们的互动来不断地对自身形成反馈,从而反思自我以建构习得知识。其中,教师与每一个学生个体的交流成为其知识最普遍性的来源。

像上文所提到的,谈到知识,从普遍意义上来讲一般会把它界定为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直接经验就是个体在实践过程中习得的知识,而间接经验就是掌握先人留下的已经被证明了的普遍意义的真理。其实任何知识的获得都不是单一性的,并不是单纯的某一方面的经验在起作用。相反,而是综合各种经验所产生的结果。也就是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习得,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离开任意一方面,都会对知识的习得产生影响。个体习得经验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创生的过程,即动态的知识观。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讲,知识的获得也表现在通过其在课堂上有意义的互动,学生从教师的讲解过程中获得启发和感悟,教师也依据学生的反馈来不断地建构。

2.灵活的教学方法

教学形式是具体教学活动呈现的媒介,任何教学内容的传达、教学思想的传递都需要一定的教学方法作为依托。同时,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也是考察一个教师组织能力及综合素养能力的主要方式。纵观目前对教学方法进行研究的书目,存在着多样的教学方法,比如教授法、提问法、课堂讨论法、小组合作法等等。我们说,多样的教学方法会对课堂的呈现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也可能使教学方法流于形式,对教学效果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因此,在这里所讲的灵活的教学方法,并不是纯粹地表现在形式的多样化方面,而是指普遍意义上教师将个人的阅历、经验,以及对知识独到的理解和见解以对话的形式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和互动,而不是单向的知识传递。即灵活的教学方法更多的是体现在教师根据教授内容以及已有的个人经验呈现出来多元性的表现形式。

在这种灵活性的教学方法取向的指导下,课堂上的教学过程不再是教师施以学生单方面的知识传递,而是一个双向的互动过程,共同完成对知识的创生。学生通过教师使自身的知识面、考虑问题的维度得到拓展,教师也借助学生对自己的反馈不断地完善和提高。那么,课堂的氛围及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也会更加地趋向良好。

3.正确的伦理观

正确的伦理观是开展课堂教学过程的保障和前提。如果在实施的过程中背离了这一基础,那么就脱离了作为教师这一职业的特殊性,谈论教育的终极目标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正确的伦理观表现在,其一,看重对学生完善人格的培养。人格是一个人之所以成为人的基础和保障,也是教育最重要的目标之一。个体完善人格的形成,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发展,同样也会对整个社会活动产生影响。试想一个有人格缺陷的人,尽管他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学识超群,遇到挫折、失败却不能积极自如地应对,甚至作出极端的行为,危害社会。因此,作为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身体力行地去影响学生,指引他们形成正确的发展观。其二,尊重学生的情感表达。个体的情感通过具体的行为外显出来,具体行为的表现也寄寓了一定的情感。对于学生在课堂中或者日常学习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教师应该跳出事情的表象,深究学生的内心世界。尊重学生情感的表达,争取做到与学生情感的沟通,去感受心灵的碰撞,使师生之间做到真正的相互理解。情感都得到了有效的表达,无论对教学活动还是师生关系都有事半功倍的成效。

本文从教师的角度来考察实际教学活动过程的价值导向问题,通过分析教师价值导向表现在一些方面的偏差,从而做出相应的修正。以期对当代的教学活动过程产生相应的指导意义。


职称
论文

期刊
发表

加急
见刊

写作
咨询

课题
专答

编辑
顾问

关注
我们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