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本科院校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时间:2018-06-29 编辑整理:郝祥坤 来源:早发表网

摘要: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是财会类专业的核心课程,该门课程教学的有效与否关系着财会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效果。文章通过分析重点本科院校与新建本科院校生源质量的不同及学校教学的实际的对比,对新建本科院校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提出建议。

关键词:中级财务会计,新建本科院校,教学

一、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概述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是财会类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在各高校财会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财务会计知识与其他专业课程有很强的关联性,它是基础会计课程的深入,成本会计、管理会计、金融会计、外贸会计等专门会计课程是它的分支,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依据是财务会计提供的数据,同时,财务会计知识也是学生将来从事财务相关工作的理论和实践依据。由此看来,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无论是对任课教师还是对学生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内容比较抽象,部分章节难度较大,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这会使很多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传统的财务会计教学又是以任课教师在课堂上讲授为主,学生课下练习为辅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的参与度几乎为零,学生的积极性及自觉性大打折扣,往往会导致任课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而台下学生昏昏欲睡的情况出现,教师和学生都会身心俱疲,课堂效果不理想。鉴于此种情况的存在,各个高校的财务会计任课教师创新了多种教学方法试图改变现状,比如翻转课堂、慕课,并且采用了多种软件平台,实际操作起来效果也不尽相同。究其原因,不同高校的学生生源质量是不同的,学生的理论基础、理解能力、自觉性及执行力也不尽相同,因此,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选择更适合本校学生的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方法才是更明智的选择。

二、重点高校与新建本科院校情况对比

重点高校财会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大多为科研与应用并重的复合型人才或者更偏向于研究型人才。教师授课过程中理论与实践并重,课程中探讨性的内容较多,对于基础知识的强调较少,总体难度较大。同时,学生生源质量较好,学生对于中级财务会计的前修课程:基础会计的理解比较到位,学生接受难度更大知识点的能力较强,课余时间主动学习和练习的自觉性也较强。培养目标要求学生毕业后具备在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中运用所学会计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在高校或科研机构从事进一步研究型工作的能力。

而新建本科或者普通本科院校财会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多为具有会计实务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教师授课偏向于账务处理过程及报表的形成过程,课程中实践及应用类内容较多,总体难度适宜。学生生源质量相对于重点高校要差一些,学生会计学理论基础相对薄弱,对于难度较大的知识点的掌握能力相对较弱,课余时间主动学习和练习的积极性相对较低。但普通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中应用实践类的内容相对较多,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较强。培养目标要求学生毕业后能成为在中小企业、事业单位中胜任财会相关工作岗位的应用型人才。

三、提升教学效果的几点建议

鉴于重点高校与新建本科和普通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情况的不同,后者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更应该因地制宜。传统的教学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课,学生坐在教室里听,大学课堂多为两节连上,每节课五十分钟,但是一般成人的注意力不会超过五十分钟,所以仅仅借助课上时间进行满堂灌的教育方式势必造成效率降低。因此,创新改进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方法势在必行。

(一)重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学习积极性较差的学生,通过课前课间的交流了解他们不愿意学习财务会计知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没有意识到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在会计类专业知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第二,不清楚财务会计知识在将来参加工作后的用途;第三,对部分较难知识点存在畏难情绪。任课教师应对以上问题采取一些针对性的措施,在学期第一节课对学生介绍课程性质、教学目标、教学进度等内容以让学生更好了解该课程的地位及重要性,增强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上课过程中更多地介绍企业财务部门实际要求,讲出不同的账务处理方法的选择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影响,让学生明白财务会计知识在今后工作中的作用;上课过程中更加重视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会计处理,而不是单纯地介绍各种名词及会计分录。可在课堂上介绍与学生就业相关的证书,鼓励学生考取中级会计职称等,这些会计类考试都是以财务会计作为主要考察内容的。另外,多数研究生院校的笔试或者复试考试科目中也有中级财务会计内容。将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有用性”介绍给学生将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他们的学习动力。

(二)充分利用案例式教学法

鉴于普通高校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相对薄弱、抽象思维能力不强的特点,我们应更多地采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案例或情景式教学法。针对难度较大的知识点,可把企业或者生活中的案例引入课堂环节,以实例的形式向学生提供若干特定的情境,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案例教学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思考企业财务部门面临的各种情况,教师通过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预设问题,由浅入深不断提问以激发学生思维,从而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在案例的选择上尽量采用学生身边的案例,这样更容易把学生带入到教学情境里,激发学生主动思考。

(三)充分利用网络进行教学

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之下,借助网络的力量进行教学未尝不是一个好的尝试。“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互联网与各领域的融合发展具有广阔前景和无限潜力,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正对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着战略性和全局性的影响。可见互联网与教学的融合也是未来的一个趋势,利用现有免费的软件或者工具,如蓝墨云课班、微信公众平台等,可实现在移动设备或台式电脑上,教师可以相对轻松地管理自己的班级,进行管理学生、发送通知、分享资源、布置批改作业、组织讨论答疑、开展教学互动的操作。在上课过程中或课后,可以随即开展调查问卷、主题讨论、作业展示、计时答题等互动教学活动。教师发布的所有课程信息、学习要求、课件、微视频等学习资源可以通过网络即时传递到学生的移动设备上,从而让学生的手机从此变成学习工具,不再只是聊天、游戏。通过软件也可以实现对每位学生学习进度进行跟踪和对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学期末教师可以得到每位学生的学习评估报告。

(四)重视采用激励教学法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生活条件较为优越,前三种需求基本都能得到实现,而在师生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学生的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则不容易得到满足,教学过程中的强制式的措施虽然能让学生按时完成任务,但部分学习较差的学生可能会应付了事,不能达到预定效果。部分高校针对学生上课玩手机而采取课前收手机的方式,虽然能杜绝玩手机现象,但只要学生注意力不在课堂采取任何强制措施都不会达到让学生学习的目的。学生更希望得到老师的鼓励和认可,而这两点也是作为教师除了知识以外更容易施加给学生的。课堂中适当地采用激励教学法能够满足学生的尊重需求及自我实现的需求,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将取得较好的课堂效果。另外,激励教学法的实施可以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课前激励学生树立成才目标、完成预习任务,课中激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课后激励学生独立完成作业。

(五)重视课前、课中、课后全方位的考核

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成果及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方式,传统的中级财务会计课的考核方式存在着一些问题,最后的总成绩往往由平时成绩及期末考试成绩构成,平时成绩占20%至40%,平时成绩中包含考勤、作业等内容,期末成绩占80%至60%,这样只能对学生进行课中及课后考核而忽视了课前考核,另外,在实施此方案的过程中不同任课教师对于平时成绩的评判标准往往不同,主观性较大,造成不同班级不同学期的成绩没有可比性。以往期末试卷着重考察学生会计分录的编制及相关的计算,造成部分学生临近期末考试突击背分录的情况,达不到考核的目的。因此改进考核方式将更好地督促学生学习,课前、课中、课后全方位的考核能更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课前考核督促学生及时预习新内容,课中考核及时发现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情况,课后考核对学习成果进行最终检验,期末试卷或者平时作业中增加案例分析类题目,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结语

任何教学方法的实施都有赖于教师本人的素养,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学习过程。同样,教学的过程是教与学相互促进的过程,如果学生愿意和老师沟通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也会促进教师不断完善知识体系中的漏洞,更好地组织教学。师生关系则是教与学之间的纽带,如果师生关系比较融洽,教师在课堂上实施的各种教学方法就能更好地得到学生的执行,相反,如果师生之间有较大的隔阂或者没有较好的交流,那么教师的想法也不会得到学生的理解,不利于课堂效果的提高。教师可以利用课间主动接触学生,了解他们的偏好,了解学生对这一门课程的看法,了解他们想从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中学到哪些知识以及上节课讲过的课程中没听懂的部分,还可以在第一节课公布自己的工作邮箱及联系方式以便课后答疑。通过交流可以建立较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今后各种教学方法的实施,显著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职称
论文

期刊
发表

加急
见刊

写作
咨询

课题
专答

编辑
顾问

关注
我们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