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的价值定位与路径选择

时间:2018-07-19 编辑整理:白新睿 来源:早发表网

摘要:特色课程是学校课程建设的重要着力点,但我们对特色课程价值定位、建设思路等认识上的偏差所带来的诸多实践困惑亟待关注与澄清。特色课程建设之于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的满足、教师专业化发展诉求的关照及学校特色化发展追求的实现具有重要价值。特色课程建设应有的思路是:立足本色、彰显特色,坚守特色课程建设之根基;系统规划、整体设计,平衡特色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多方协同、分工合作,构建特色课程建设共同体。

关键词:特色课程,课程建设,协同创新

随着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确立以及新课改的不断深化,自主开发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成为很多学校课程建设的努力方向。从某种意义上说,“课程建设已经成为当下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最活跃的探索主题”,特色课程作为学校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学校特色课程建设正成为学校教育关注的重点”。然而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的浪潮也夹杂着、裹挟着诸多问题,如学校对特色课程的认识缺乏准确理解及由此导致的定位偏差,特色课程建设的盲目性、功利性导致实践中“为特色而特色”的现象时有发生,特色课程建设方向不清、路径不明。对特色课程认识上的偏差导致实践中的诸多困惑,探讨并厘清特色课程的功能定位及建设思路对于端正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的态度与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一、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的价值定位

特色课程内涵的界定是探讨特色课程建设问题的前提和基础。目前学术界有关特色课程的定义并不统一,通过对现有定义的粗略分析,笔者认为,“独特(有一定特征)”、“有影响力”是目前学术界对特色课程定义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揭示了特色课程的独特性、优质性特征,尽管学者们对特色课程外延的认识存在分歧,但笔者认为这并不构成实质性的矛盾,可以结合具体的实践情境对特色课程的范围大小进行取舍。在本文中,特色课程是指在学校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的指引下,以满足学生发展需求为核心,借助学校自身的历史传统与优势资源自主或合作构建的具有独特性和影响力的课程体系。特色课程建设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需要长时间的酝酿与积淀、打磨与提炼。那么对于一所学校来说,为何要进行特色课程建设?特色课程建设之于学校发展的价值与意义有哪些?对这个问题的正确认识有助于摆正学校对特色课程的功能定位,激发特色课程建设的原动力。

1. 特色课程建设之于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的满足

课程是为了培养人和教育人而产生、发展的,培养人是课程的本体功能,一旦离开了这个本体功能,课程便不复存在。课程育人功能的发挥主要是通过对学生发展需求的满足来实现的。特色课程作为学校课程的一种存在形态,其根本价值便在于对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的满足,这与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是一脉相承的,也是学校进行特色课程建设的根本动力。特色课程建设对于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的满足主要体现在:差异化课程目标的设置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生的发展需求,由于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生活经历、兴趣爱好等各有差异,课程目标作为对学生课程学习预期结果的规定也应尊重这种差异,做到层次化、弹性化。特色课程的目标设置既包含对所有学习学生结果的基本要求,也包含了对不同层次水平学生学习预期结果的差异化、弹性化要求,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的个性差异及多样需求。差异化的目标设置必然要求提供多样化的课程内容做支撑。内容是达成目标的关键,没有多样化、适切性的课程内容做保障,即使设置了再多层次的目标也终究只能成为目标,而无法转化成现实的结果。此外,对于成长经历各异、发展需求各不相同的学生而言,丰富多样的课程内容也是帮助其实现自我建构、多元发展的基础。多样化的课程实施模式为不同类型学习风格的学生都提供了参与其中的机会和途径,也为不同学生提供了选择空间。个性化的课程评价一方面使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有助于学生在自我评价的过程中提升自我认识,并逐步明晰努力的方向;另一方面也能为学生提供更多、更丰富的展示渠道,尽可能发掘学生的潜在优势。

2. 特色课程建设之于教师专业化成长诉求的关照

课程开发能力越来越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必备素质,而参与学校特色课程建设既为教师专业成长带来了挑战,同时也提供了机遇,是对教师专业成长诉求的关照。因为一方面,教师课程能力的提升必须要在“做”中实现,不给教师提供亲身参与课程建设的机会,终究只能纸上谈兵,且课程开发与建设工作的情境性、现实依赖性强,教师参与特色课程建设会促使教师在做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反思,增强教师专业成长的自觉性;另一方面,特色课程比较容易与教师的特长、优势相结合,进而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突破口。具体而言,特色课程的校本性特征赋予了教师对特色课程开发的自主权,教师可以根据自身对学生情况、学校情况和自身情况的了解提出自己的课程主张,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特长和兴趣优势,依据区域、学校和自身条件等开发可利用的课程资源,挖掘并确定“特色点”,在资源条件的支持下尝试自主或与他人合作开发特色课程。在此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诸多困难和挑战,如课程目标的定位是否合理,课程内容的设置是否科学,课程实施能否很好地落实课程计划,课程评价是否能取得预期的效果等。课程开发每一个环节的顺利进行都需要诸多条件的支持,而其中至关重要的条件便是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课程开发能力。

3.特色课程建设之于学校特色化发展追求的实现

特色课程建设与学校特色发展之间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特色课程的建设要依托学校特色来进行,学校特色也要通过课程建设来落实和表达;另一方面特色课程建设促进学校重新思考、凝练和提升自身特色,而学校特色的聚焦则有助于特色课程“特色点”的明晰。特色课程建设之于学校特色化、内涵化发展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首先,特色课程建设是一个挖掘、聚焦、总结、提炼、升华学校文化的过程,其中既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及一切价值观等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及行为文化等,也包括学校历史文化传统、现实情况与未来发展规划,学校特色课程建设要紧密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及文化建设,统筹考虑特色课程的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诸环节的文化内涵,有助于学校文化特色的形成;其次,特色课程建设有利于提升学校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一方面,特色课程以其自身的魅力能增加对学生和家长在择校时的吸引力,从而为学校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提升其竞争力,另一方面,“课程支撑特色,推进特色学校建设的根本途径是课程”,学校特色作为一种符号标识,归根结底是要靠课程来落实,即实现从学校特色到特色课程的转化,而这一转化的完成必须依赖学校自主的教育实践与创新。

二、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的路径选择

1.立足本色、彰显特色,坚守特色课程建设之根基

特色课程建设的第一步就是要进行特色定位。“特色”不是毫无基础的标新立异,更不是为特色而特色的无中生有,而是立于学校实际的本色彰显,坚持育人为本、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扬长避短,走校本发展之路,这是学校特色课程建设应坚持的原则,也是特色课程建设所应坚守的根基。所谓本色,即“关于事物是什么的描述,是对事物本身属性的规定”,强调的是对事物本身个性特质的挖掘和表达,正如世界上不存在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世界上也不存在两所完全一样的学校,它们在办学传统、学校文化、办学理念、教育资源、发展需求等方面存在必然的差异,即任何一所学校都有其区别于其他学校的本色,这是特色的生长点和基点,因为“实践证明,越是校本的,往往就越是特色的”。立足本色的特色课程建设旨在处理好学校本色与课程特色之间的关系,指的是特色课程建设应立足学校实际,尊重学校之间的差异,将每所学校都视为独一无二的个体,挖掘并发扬学校的独特优势,立足学校自身的课程需求,基于自己的方式构建适合学校的特色课程,进而促进学校特色化、内涵化的发展。具体而言,首先要系统梳理和总结提炼学校的文化传统和精神内核,包括学校的发展历史、办学理念和核心价值观等,这是学校开展各项工作的灵魂,特色课程建设也要在学校教育理念和文化思想的指引下进行。事实上,梳理总结学校的文化传统有助于发现学校的独特文化基因,从而为特色课程建设找到“特色”的种子,并使其在丰饶的文化土壤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其次,课程资源是特色课程建设的必备素材和条件保障,因此开发建设特色课程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充分挖掘学校的优势资源,并将这种优势资源合理运用或有效放大,进而服务于特色课程建设。一般来说,学校的优势资源可以是有特色的自然资源,也可以是积淀下来的人文资源,关键在于识别和挖掘学校资源的优势,规避资源的劣势,对特色课程进行准确定位。

2.系统规划、整体设计,平衡特色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

特色课程作为学校课程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建设必须要坚持系统性原则。“学校课程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整体结构,理应也必须系统规划、整体推进”,在此有两层含义:一是以系统思维妥善处理特色课程内部诸要素的关系,包括特色课程目标、特色课程内容、特色课程实施、特色课程评价等在内的各要素的关系,这是建设好特色课程的前提和基础。具体来说,特色课程目标是特色课程系统内部诸要素的灵魂,特色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应服务于特色课程目标的实现,特色课程实施方式的确定应切合特色课程内容呈现的要求,特色课程评价作为贯穿于课程建设全过程的一个环节,则对系统诸要素的优化改进发挥着重要作用;二是超越特色课程内部系统的局限,着眼于学校整体课程体系系统,将特色课程放在学校整体课程体系之中,系统规划、整体设计,处理好特色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说,学校课程建设要在育人目标的指引下进行科目设置,厘清各科目之间的结构关系、课时比例、顺序组合等,避免同类型科目数量的简单增加造成的结构失衡、课时比例失衡以及开课顺序混乱造成的对课程功能的抑制等。在进行特色课程建设时也要考虑上述关系的制约,特色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与其他课程之间的结构关系如何,又是如何与其他课程共同发挥育人合力的,对这些问题的全面思考和系统考量有助于平衡特色课程与非特色课程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学校课程系统的整体优化,也有利于特色课程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多方协同、分工合作,构建特色课程建设共同体

特色课程建设除了要处理好特色与本色之间的关系、特色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外,也要实现工作机制的创新,确立多方协同、分工合作机制,构建特色课程建设共同体,这既是由课程建设本身的专业性、复杂性决定的,也是课程建设顺利进行的现实要求。在课程建设的长期实践中,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课程开发工作绝不能是一两个人的独唱,而应该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多方协同、分工合作,以学校为主体,构建校内外联动的课程开发共同体才是课程建设的“正道”。目前在中小学课程建设领域,协同理念已被广泛认可,并且出现了U-SAC-U-S 等协同形式,其核心价值追求便是以共赢为基础,实现多元主体合作,在学校课程建设中各显其才、各尽其责,共促学校课程建设。基于多方协同的特色课程建设共同体的构建需要相应的制度作保障。首先,协同主体要多元,打破单一的人员构成,丰富开发主体的结构,校内外人员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专业与非专业相结合。具体来说可包括校长、主管课程的领导、教师、学生、课程专家、家长及社区人员等,并有意识地构建课程开发共同体,调动相关人员的积极性。主体结构的多元有助于集众人之所长,并将课程建设置于众人的监督之下,提升课程的科学性。但多元的主体也需要完善的制度进度管理和支持,如完善课程开发研修制度,提升多主体的开发能力,完善协同合作激励制度等,关注不同主体在协同建设特色课程过程中核心利益的满足,并促使合作逐渐由利益共享向文化共生迈进。其次,健全特色课程建设的物质保障机制,如构建特色课程资源库,为特色课程开发提供资源支持;完善学校课程建设经费保障机制,为特色课程开发提供资金支持等。



职称
论文

期刊
发表

加急
见刊

写作
咨询

课题
专答

编辑
顾问

关注
我们

返回
顶部